你的大脑会说谎,老话的眼见为实其实全靠脑补!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意思是不要轻信传言,看到的才是真实的。这句话最早其实是汉代的刘向所书: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其实本意是告诉世人不要道听途说,要自己去看才有发言的权利。

你的大脑会说谎,老话的眼见为实其实全靠脑补!

但是今天小编根据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杠精”附体,带大家来拆穿“眼见为实”的谎言。

先让我们从神经科学方面入手解释为什么说眼见不为实。

首先,要想打破一个论点,就必须从它的作用机理开始,那么现实生活中的景物到底是怎么被人类的眼睛所看到的呢?当光线照射在某样物体上,物体会反射组成白色光的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中的一种,光线通过视网膜变为一种视觉信号进入大脑的神经细胞中,通过不同细胞反映给大脑的信息,最终形成对物体的认知,这就是被我们所看到的过程。小编描述的很简单,但实际过程非常复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方面的书。

你的大脑会说谎,老话的眼见为实其实全靠脑补!

举个例子,几年前网上的一条裙子突然火了起来,裙子本身没什么特别的,只不过有人问了广大网友一个问题:这条裙子是蓝黑色还是白金色的?这一话题顿时激起了千层浪,蓝黑党和白金党纷纷涌现,就连情侣之间爱情的巨轮也摇摇欲坠:三观不同怎么恋爱?(咳咳,跑题了)

你的大脑会说谎,老话的眼见为实其实全靠脑补!

其实,人们所看到的颜色不同不是视网膜差异和色盲造成的,仅仅是周围的环境,光照就足以影响人的视觉,容易产生视觉错觉,这也是因为大脑在“说谎”。人类在利用双眼观察世界的时候,每一分钟,大脑都会收到很多视觉神经传导过来的信息,为了能够不耽误人类使用,大脑凭借多年经验,创造出了一些“偷懒”的小方法,类似:人脸都是凸出来的等等经验之谈,这些小方法简化了大脑的运行过程,缩短了时间,对人类进化有很大帮助,但也正是这些便捷的方法使得我们容易产生视觉上的错觉。

蓝黑色裙子之所以看成是白金色,也是大脑“偷懒”走了捷径,实际上我们看到了蓝黑色,但是大脑分析处理视觉信息的时候,认定在较暗的光照下,这条裙子是白金色的。

所以对于我们日常所看到的景物,我们不只是在看,也同时在“脑补”。眼见不为实,其实是大脑在“说谎”。

你的大脑会说谎,老话的眼见为实其实全靠脑补!

除了科学地解释为什么眼见不为实,从人们的“主观偏见”也可以解释这一问题。

其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说,写了一天作业的你在休息,刚拿起手机玩一会,妈妈就会说“又玩手机,玩一天手机了,还不赶紧学习,你看看隔壁小明学习balabala”;熬夜工作,结果电脑死机,文件没保存,转天向老板认错,有的老板可能会说“别找借口,就是你没完成工作”。

你的大脑会说谎,老话的眼见为实其实全靠脑补!

人们对于眼睛所看见的事情无比确信,这与人本身的主观意识有很大关系,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会读心术的我们,经常是从个人的角度去解析他人的行为,认为所见即事实。

孔子周游列国时受困,七天都没有吃上米饭。一天,颜回讨米,讨回来后煮饭,米饭快要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用手抓锅里的米饭吃。不一会儿米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装作不知所见之事,说道:“今天我梦见了先人,我想用米饭来祭拜他们。”

颜回立刻回答到:“不行!”

“为何?”

“刚才草灰掉到米饭上了,我觉得扔掉太可惜了,就把它抓起来吃了”

孔子感叹道:“我所信任的是眼睛呀,可是眼睛也不是完全可以信赖的;我所依靠的是心呀,可是心也还不足以完全依赖。弟子们要记住:认识了解一个人真是不容易啊!”

你的大脑会说谎,老话的眼见为实其实全靠脑补!

连古代圣贤孔子都认为眼见不一定为实,为什么在现代社会,我们还在犯错呢?

去年网上流传着一张最美逆行照:一位兵哥哥正赶往救援地与一位正在往外跑的人形成鲜明对比。图片一流传出来,大部分人都在批评正在往外跑的人,然而当真相揭晓时,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个人是一名非常热心肠的司机,往外跑是为了对自己的职业和乘客负责,帮乘客取回东西,这时人们又一致地从辱骂变为赞扬。

你的大脑会说谎,老话的眼见为实其实全靠脑补!

有些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我们看到的世间万物,芸芸众生既可能被走捷径的大脑所影响,又可能被自己的主观偏见所蒙蔽,所以,眼见不为实,小伙伴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啊(敲黑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