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出外打工8年,女兒深夜收到父親送的禮物,才知父親已經不在

趙馨是個正在讀研究生的女孩子,從小就很聰明,深得老師和長輩喜歡,但是由於趙馨父母在她3歲的時候因為雙方之間的分歧,導致了他們的離婚,所以小趙馨只能跟著母親一個人生活。她父親只是個普通的農民,而母親是個大學生,文化和眼界都不同,他們的結合本來就是錯誤,在生下了小趙馨後,矛盾就越來越大了,在母親眼中父親並不能帶給她幸福的生活,兩人最終只能落得離婚收場。

母親是個事業心很強的人,當時憑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在城裡打拼,終於有了一番事業,女兒趙馨的生活則越來越好,雖然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但是母親對趙馨的愛一點都不會缺少,只要她有什麼要求都會滿足她,她想幹什麼都會支持她。反觀她的父親,在妻女離去後,整個人都變得自暴自棄了,更加地不思進取了。

父親出外打工8年,女兒深夜收到父親送的禮物,才知父親已經不在

最後是在趙馨奶奶去世後,她父親才猛然醒悟,自己還有個女兒,想著給點關心她,無奈女兒對她的印象實在是太少了。在她們隔了多年後的一次見面,趙馨也認不出父親,直到父親表明了自己是身份後,趙馨卻被這突如其來的“父親”給嚇跑了。

原來這麼多年以來,趙馨的頭腦根本就沒有父親這個概念,她以為當時是父親拋棄了她和母親,所以心裡就對父親有股莫名的怨恨。現在父親出現在她面前,她當然是又驚又怕,心裡想著自然是這個拋棄她們的壞蛋怎麼又來找她了,連忙跑掉了,殊不知虎毒不食子,作為親生父親,又怎麼會害自己的女兒呢,父親也是有苦說不出,只能自己當年犯下的錯誤,已經無法彌補了。

父親越想向趙馨解釋清楚,請求她的原諒,趙馨就越是抗拒,父親對此也是無比的傷心,自己的親生女兒卻不認自己了。後來母親也知道了這件事,跟父親談了很久,最終在雙方的協調下,父親可以每半年來探望趙馨一次,但是前提是不能打擾到女兒和她的正常生活。

父親出外打工8年,女兒深夜收到父親送的禮物,才知父親已經不在

再次相見,母親也向趙馨解釋了當年的情況,趙馨心裡也開始放下了對父親的怨恨,但是仍然不是對他很喜歡。父親知道這是一個好的開端,也不著急,這樣的情況是要慢慢來才行的,很多時候父親都會來到女兒的學校門外,遠遠的看上女兒一眼他就心滿意足了。後來他不知道哪裡知道了女兒的婆婆留給她的鑽石項鍊不見了,她不開心了很久,於是父親就想著買來送給她當生日禮物。

項鍊挺貴的,以父親現在的經濟狀況是買不起的,為了完成女兒的心願,他選擇了南下打工,爭取掙夠錢幫女兒買回她那丟失的項鍊。雖然他在外面打工,但是每到女兒生日的時候,他都會回來送她一份小禮物,剛好那天是上學的日子,她知道女兒不喜歡有人知道她父親是誰,每次他都是把禮物放在門衛處,然後遠遠的看著女兒把禮物取走。

就這樣日子過了8年,父親由於一次意外身受重傷,他在臨走前交代了一個朋友讓他拿著自己多年的積蓄買那條項鍊然後在生日那天送給女兒,他只希望女兒能夠原諒他這個父親。囑咐完這一切後,父親也離開了,朋友按照父親的叮囑照做了,在女兒生日的那天給她送去了禮物。

父親出外打工8年,女兒深夜收到父親送的禮物,才知父親已經不在

其實女兒在心裡早已原諒的父親,只是拉不下這個臉面,只要父親再來找她一次,她就會接受這個父親。今年生日女兒早早的在等待父親的到來,直到深夜她才收到信息讓她下去拿禮物,當她把禮物拆開後發現是自己當年丟失的項鍊,心裡可謂是開心不已,想著過去感謝父親。

她知道父親每次都會躲在一邊看她拆禮物,看到她心滿意足後才會離開,這次她主動找上了父親,不料卻發現那人不是父親。那人是父親最好的朋友,他向趙馨說明了一切,最後他說父親只是希望得到她的原諒,女兒聽到這裡終於忍不住了,放聲大哭,要是自己早日放下成見,那麼父女倆早就可以團聚了,不必向今天這樣分別。

世界上的父母沒有一個是不愛子女的,趙馨也在事後帶著母親去給父親上香了,她希望來世能夠好好的報答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