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点“数学笔记”,与教师教学引导“同频共振”!

妙招/学生写点“数学笔记”,与教师教学引导“同频共振”!

教学笔记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上课做的笔记和课后写的后记。

作为上课做的笔记,我们可以放在两个地方,一个就在书上,在相应的地方相应的空白处,写出来,让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能联系书上的实际例子。

而也可以坐在笔记本上。这样就实现“把书读薄”的目的。但做在笔记本上,学生会陷入“死记硬背”的境界。那么我们思考一个话题:如果上课学做笔记,将笔记写在本子上,如何让学生能不看书上的知识、例题等而也一样能举一反三?

而对于课后的后记。小编叫它为日记。还可以是周记,还可以是单元记,等等。形式不一,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有什么写什么。说是日记,更多的时候是“周记”。每周一次。内容有“你认为最有兴趣的一节课”、“你有什么困惑”、“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你的自学笔记”、“你的操作过程”、“你得出的结论”、“你的调查”、“你的实践活动”、“你对这次考试的反思”等等。

老师们认为可以引导孩子从以下几个方面记笔记:记教师的重点板书。记学生各自的难点、疑点、易错点。记课外的知识延伸。记创新的分析解答。记瞬间即逝的灵感。学生都可以写。

妙招/学生写点“数学笔记”,与教师教学引导“同频共振”!

从学生的日记里,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不太明白的知识点在写的过程中变得清晰。还可以让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比如,学生对作业的反思——对自己的责备。对自己的刻薄。可以读到孩子的内疚和没有客观分析的态度。

对课堂的描述看到阴暗的——可以看出学生自己的心理活动,以及学生的心态。

对自己的课堂的描述看到的阳光的——(上课听讲,转变了自己的不良习惯);上课的认真,讲题的耐心。

对自己学习后的心情描述——终于把这道题攻破了,我兴奋极了,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数学可以让我疯狂……

可以是精彩片段的描述(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对知识的梳理——单元复习(老师引导),但要注意不能刻意给学生一种模式。单元复习课上,可以带着学生系统地梳理这一单元的知识,把这一单元主要的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方法理一理,记一记,让学生在梳理、记录的同时,回忆和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这就是我这一周在做的事。

从上面对“什么是数学笔记”的阐述中,我们应该已经明白了一些简单的数学日记的写法。

但这个问题,个人看法是中高年级可以写,作为低年级不要让学生去写什么笔记或者日记。老师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更多的知识点形象具体地描述,而不是将形象具体情境的转化成文字。

对于习惯的养成,课后的笔记比较重要,而学好数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做好课堂笔记。

那么如何做数学课堂笔记呢?

一、记提纲 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并且讲课时老师会将备课提纲书写在黑板上,这些提纲反映了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有条理性,因而比较重要,故应记在笔记本上。

二、记问题 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

三、记疑点 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

四、记方法 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五、记总结 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怎样做课堂笔记:

专心听,认真记,看板书,明要点,圈点划,作旁注,复习时,有依据。

妙招/学生写点“数学笔记”,与教师教学引导“同频共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