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一种修养

倾听,是一种修养

领读人|豆子 ·主播 | 李斌

倾听,是一种修养

倾听,是一种修养

在上一部分,我们介绍了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来表达自己。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倾听”。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者需要读懂对方说话的内容,了解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然后给予反馈。

之所以要用一整个篇幅来讲述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倾听,是因为倾听是一项很难掌握的技能,也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工具。想要创造一个沟通的安全环境,让对话畅通无阻地进行下去,不光需要双方正确地表达,也需要彼此正确地倾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共读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的第三部分,建议读完第86至118页。在开始阅读之前,让我们先思考两个问题:你更愿意选择表达自己还是倾听别人?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吗?

无论是谁,都希望被关注,被倾听,希望自己的感觉获得共鸣。而得到了满足的人们,就会获得安心感,进而渐渐敞开心扉。

倾听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人们拥有更多的从容不迫与推己及人。合格的倾听者,都需要有这样的想法:“我的观点可能与你不同,你的想法我也不一定喜欢,但是我愿意尝试从你的出发点和立场去理解你。”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感受与需求,这个要求给沟通过程增加了挑战性。但是我们通过倾听,可以找到双方共有的情感,这也会让我们的自我表达更加容易

当你受到攻击和羞辱的时候,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进而因为恼怒或者害怕而无法进行倾听。卢森堡博士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无法平复内心的情绪,就需要暂时离开现场,通过与自己对话,或者向好友倾诉,来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在平静之后,再返回现场与对方交流。为了明白对方在暴力言语背后的真正意图,我们需要用心体会对方话,哪怕是斥责和嘲笑,我们也不能生气或放弃。当我们越是专注于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就越容易发现,那些指责和嘲讽可能都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

倾听,是一种修养

倾听,是一种修养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倾听的具体方法。

当你的朋友告诉你:“我昨天失业了,现在感觉好难受。”你会如何应答呢?你是否会说:“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或者是说:“高兴点,不用这么难受。”还是说:“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这三种回答其实都会妨碍朋友继续向你倾诉。

如果对方向我们表达痛苦与不安,我们常常会急于安慰对方、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态度。但是我们忽略了,倾听意味着对方能够充分地表达痛苦,我们需要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很多时候,朋友需要的是我们能够了解他的困境,明白他痛苦的原因,所以我们急于采取行动,一味地安慰和建议,可能都不是朋友最想要的。这也是“倾听”与“理解、同情”之间的差异。

所以倾听的第一步,就是什么都不要做,不要安慰,不要建议,不要否定,也不要同情,只是平静地观察和体会对方的境遇。

倾听的第二步,就是给予反馈。当我们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的时候,适当的反馈会让对方了解谈话的进度,并对我们的理解进行补充。

在给他人反馈的时候,语气非常重要。所以卢森堡博士建议我们采用疑问句的方法进行反馈,这样对方会觉得我们是在尽力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下结论似的评判。比如,“你觉得灰心吗?你是希望得到我的肯定吗?”

倾听的第三步,就是保持关注。我们需要持续性地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要,直到他们进行充分地表达。那么如何确定对方已经表达完毕了呢?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就会变得非常轻松,你也会感受到气氛的放松。

有时候,我们没有足够的好心情去倾听别人,是因为自己也处在艰难的境地。这时我们可以再次转换为表达者,由对方向我们施以援手。卢森堡博士相信,如果我们能够直接表达我们的痛苦,那么即使对方也处在痛苦之中,他们也能够体会到我们的需要。

我们还有一种选择,如果无法向外界倾诉,那么我们就是做自己的倾听者。你可以更换自己所处的环境,留给自己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言自语、写日记,只要是用你觉得舒服的方式,都可以倾听到内心的声音。

倾听,是一种修养

倾听,是一种修养

亲爱的有书书友,今天我们就将《非暴力沟通》的第三部分读完了,你是否已经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并且知道该如何有效倾听了呢?明天我们将品读最后一个部分,也就是非暴力沟通的应用场景。

今天文章的最后,我为大家送上一首小诗,来自于一位青年导演毕鑫业,希望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从倾听中获取认同与力量:

这是个喧嚣的世界,

我从未觉得安静过。

他的繁荣,他的昌盛,

带给人们却只是更多的疲惫,更多的抱怨。

于是我捂住双耳,

不去听他的疲惫,不去听他的昌盛,

不去听他的繁荣,也不去听他的抱怨。

于是我以为我的世界安静了。

只是这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人,

哪怕她不曾对我讲过一言一语,

但我却听得见她的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