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各市教育局长座谈会上,王品木局长这样说!

山东省各市教育局长座谈会上,王品木局长这样说!

8月20日至21日,各市教育局长座谈会在济南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邓云锋出席会议并讲话。

山东省各市教育局长座谈会上,王品木局长这样说!
山东省各市教育局长座谈会上,王品木局长这样说!山东省各市教育局长座谈会上,王品木局长这样说!

邓云锋指出,

今年以来,系统上下按照年初工作要求,科学谋划、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党建基础不断夯实、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招生政策更加完善、深化改革成效显著、教师工作稳步发展、教育治理持续提升,呈现出理念加快更新、环境逐步优化、要素持续升级、高质量发展态势愈发清晰的良好局面。

邓云锋强调,

要针对教育领域痛点难点堵点,补齐工作短板,解决政策落地不畅、校园安全事故多发等问题。

要坚持立德树人抓方向,立足真学、真懂、真做,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坚持依法治教抓底线,依法落实政府投入法定责任、依法规范办学行为、依法治理校外辅导培训机构,贯彻落实好各项法律规定和制度要求,坚决不踩“红线”、不越“雷池”;

要坚持民生为本抓发展,把满足群众对教育的美好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扎实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完成全面改薄、解决城镇大班额年度任务,加强两类学校建设,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发展特殊教育,推进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等工作,用发展的成绩来回应群众的期待;

要坚持聚焦关键抓改革,深化教师管理改革、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改革、扎实做好高考综合改革应对工作;

要坚持底线思维抓安全,强化责任意识,坚守底线思维,开展系列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切实把校园安全工作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做到思想上零懈怠,态度上零容忍;

要坚持目标导向抓考核,开展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加强重点考核、专项督导,进一步查漏补缺、加快进度,务必完成全年任务;

要坚持压实责任抓党建,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过程,选优配强党建工作力量,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山东省各市教育局长座谈会上,王品木局长这样说!

座谈会上,各市教育局围绕中小学校党建、解决大班额、中小学招生入学、课后服务、中小学生减负、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应对新高考、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改薄、职业教育发展等工作汇报了上半年开展情况和下半年打算。

济南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品木做了题为“聚焦质量 精准发力 办‘均衡而有特色 公平而有质量’的济南教育”的发言。

上半年回顾

紧盯目标,久久为功,

济南教育迈向优质均衡新格局

创新党建,驱动学校整体工作提升。在狠抓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实现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三会一课”制度全面落实的基础上,建立“基层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项目化管理机制”,上半年,局党委共确定突破项目27项、创新项目162项,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集中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日常教育、“党员主题日”、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等方面破题、解题,将项目管理的要求落实落细、落具体,带动了各学校整体工作的提升。

规划引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把历史遗留问题交给历史,积极主动推进编制发布《济南市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和《济南市中心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实施意见》,构建起教育资源配置工作新机制,严把教育设施配建审查关,在规划、用地管理、建设手续、住宅预售、竣工验收等环节设置五个制度卡口,保障配套教育设施与首期住宅项目“三同步”,落实后能有效解决城区141个小区教育设施历史遗留问题,缓解教育资源不足矛盾,基本满足居住区就学需求,这在济南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未来三年计划新建改扩建392所教育设施,其中2018年建设119所,目前已开工38所。今年消除大班额问题规划的26所新建改扩建学校已全部开工,完工17所,完工率65.38%。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将新建改扩建215处幼儿园,其中,2018年新建、改扩建96处,目前已开工60处。年初确定开工新建改扩建50处学生集中就餐场所,实际开工53处。在2017年基本完成全面改薄原规划任务基础上,根据省厅规划调整安排,调增校舍建设规划项目31个,规划面积12.3万平方米,目前,21个项目已完工,其余年底前全部竣工。

立德树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注重假期指导。出台中小学寒暑假工作及课程建设意见,开启“课程化”为主要标志的学生假期生活科学指导方案,引导学校和学生设计体现学校特色、沉淀学校本色的寒假课程,让孩子们在假期中“忙的兴致盎然,闲的悠然自得”,将假期教育的“空白期”变为“可为期”。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组织召开首届20个全市德育品牌、教学品牌表彰及推介现场会,开展中小学校心理健康状况的全面调查,关注“心困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加快实施“领航学校、特色学校、新优学校”创建行动,外部推动和内生变革相结合,撬动每一所学校高质量差异化发展,办好百姓家门口每一所学校,不断增强学生、家长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下大气力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完善学生课外负担第三方监测和公示制度,倒逼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课堂效益,提质增效。与公安、民政等5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民办培训机构集中整治行动的通知》,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建立“负面清单”和民办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避免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让孩子们享受到童年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统筹推进,协调各类教育发展。学前教育聚焦规范。将学前教育发展和管理责任纳入对县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考核”,建立了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政策(这两项工作对济南学前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与综治、公安、民政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全市集中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相关政府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清理整顿工作小组,确定现有无证幼儿园年度整治计划,组织全市幼儿园常规管理拉网式检查。义务教育致力均衡。坚守“零择班、零择校”被人民日报点赞,在教育部有关会议上做典型发言,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建评估工作。建立“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推进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的共进机制。普通高中深化改革。对接新高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采取“分数+等级”的多样化评价招生办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扩大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引导学校建立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录取制度,助推高中学校找到特色化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职业教育加大推力。全面落实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2017年全市高职院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4.55%和20.61%,中职学校分别增长8.66%和21.21%。巩固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衔接试点工作,新增29个贯通培养试点专业;优化重组济南市文化艺术等6个市级职教集团,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和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等项目培育工程;全面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能工巧匠”进校园活动,并给予市级专项经费支持;实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梳理发布中职学校40项管理风险清单,开展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制度。特殊教育强化保障。推进落实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强家校合作教育研究,助推家长和社会对于残疾儿童少年的行为接纳和态度认同。

点面结合,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堵疏结合,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济南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力度不减治理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开展联合整治行动50余次,严厉查处50余人;开展“义教助学”“空中课堂”等免费辅导,重塑教师“学高为师,身正示范”的师德形象。确保安全稳定底线。全面制定实施《济南市学校安全风险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各级履职尽责“主动化”,落实安全工作“流程化”,推进安全管理“痕迹化”。全面开展幼儿园、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及安全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全市共排查幼儿园1600处,发现各类隐患4221个,其中已整改3402个,819个正在整改过程中;摸排民办培训机构1935所,发现存在问题的办学机构970所,边查边改124所,目前正处于针对问题集中整治阶段,9月底前将全面完成整改;排查中小学818所。连续两年会同公安、检察等11部门下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相关文件,确保学生安全快乐成长。

同频共振,强化教育服务功能。全面推进学生“午间就餐和课后延时服务(三点半课堂)”两项举措,全市100%学校用“食堂+配餐”的方式解决了学生午间就餐问题,全市课后服务覆盖率已达97.24%,做到了“早到可进校,进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导,晚走有管护”,切实解决了家长后顾之忧,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拥护,教育部充分肯定、新华社点赞。优化营商环境,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专门工作班子,依托三个平台,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聚焦“三大痛点”,全面推进全市教育系统“一次办成”和“一网通办”改革,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进全链条办理,打造高效便捷的为百姓服务环境。

下半年续航

深化改革,聚焦内涵,

写好济南教育“奋进之笔”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治“痛点”。加紧推进《三年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落实,破解教育设施配建面临的种种困难,发挥好规划和意见的最大效用,还清教育资源旧账、不欠新账。补学前教育资源短板,以考核倒逼各县区政府履行学前教育发展管理责任,加大新建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认定等工作力度。加快研究出台“济南市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调动社会力量办学,激励民办学校发展。

力促教育均衡公平抓“重点”。坚持基础教育“双零择”(“零择校”“零择班”),深入开展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行动和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完成“全面改薄”任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创建,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攻“难点”。打造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核心统领和基本要求的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新机制。开展第二届中小学德育品牌评选推介活动,不断提升德育工作内涵品质。深化“领航学校、特色学校、新优学校”三类学校创建行动,让学校改进真实地发生。牢牢抓住“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整体变革高中育人方式。不断完善中小学配餐+课后延时服务长效机制,做到群众有所呼,教育有所应。

不断提升教育治理水平疏“堵点”。充分发挥市教育局党委基层组织生活全息平台作用,实现基层党建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工作、责任、监督全覆盖。落实《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切实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教育督导力度,提高督导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组织开展好秋季开学督导检查、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等工作。持续开展规范校外辅导机构、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净化教育生态。守住安全底线,学校“教安全”,学生“懂安全”,家长“保安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查安全”,严防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