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千百年風吹雨打洗劫的雷峯塔,倒塌後重修,才揭開它的神祕面紗

遭千百年風吹雨打洗劫的雷峰塔,倒塌後重修,才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關於雷峰塔,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從影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中瞭解到的,而對於喜歡文學的朋友來講,或許也曾在魯迅的文章中看到過雷峰塔的影子。那麼,這座塔到底有著怎樣神秘的歷史呢?它是否真的像其它著名的塔一樣,充滿著傳奇色彩嗎?

根據現有歷史資料的記載,雷峰塔是在吳越國為謝佛恩而建造的,它還有一個別名叫皇妃塔。然而,千百年來,這座塔卻命運多舛,前後經歷了無數次的變故而導致了這座塔搖搖欲墜。到南宋時期,政府開始組織重建雷峰塔。此次的重修將原本的七層塔改成了五層塔,但保持著原樣,並依然坐落於西湖南岸。

到了明代時期,倭寇四處橫行,直至嘉靖年間,倭寇直逼杭州城。當時,倭寇一直懷疑雷峰塔中暗藏官兵,因此,就命人用炮火將塔摧毀。可實際上,雷峰塔內並沒有暗藏偷襲倭寇的官兵,而面對倭寇的摧毀,對於原本就搖搖欲墜的雷峰塔來講更是雪上加霜。

遭千百年風吹雨打洗劫的雷峰塔,倒塌後重修,才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而再到了清朝末年,政府腐敗,國家不斷遭受外國列強的侵略,民不聊生,百姓無依無靠。於是,關於雷峰塔的塔磚可以免去災難,降臨福祉這樣一種說法便流傳開來。因此,當地的百姓紛紛前往雷峰塔偷取磚瓦,以此作為一種寄託,從而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夠免去災難。可是,原本就搖搖欲墜的雷峰塔實在是經不起這樣的折騰,最終在1924年轟然倒塌,也正因為如此,魯迅先生專門就此事而撰寫了一片文章。

從雷峰塔建成之際到清末民初,先後經歷了不同程度上的摧毀,直至2000年,相關部門攜手浙江的考古研究所對雷峰塔的遺址進行了一系列的挖掘與探索,並對這座經歷了千年風雨的塔進行了再一次的修繕。

遭千百年風吹雨打洗劫的雷峰塔,倒塌後重修,才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此次在對雷峰塔進行修繕的過程中,還挖掘了雷峰塔下的地宮。考古學家通過對地宮的挖掘發現,地宮位於雷峰塔佛塔建築的正中心,並在地宮中發現了近三萬字的佛經。

與此同時,地宮內還存有無數的奇珍異寶,根據專家鑑定,這些寶物基本都是吳越國的寶物。一年以後,考古隊再次對雷峰塔進行了一系列的考察,此次的考察再次震驚了考古的專家。工作人員進行考察時,在地宮中發現了舍利函,這是由鐵製作而成的舍利,長寬皆為三十二釐米,高為五十釐米。這座已經鏽跡斑斑的舍利中還藏有一座鎏金塔。這座鎏金塔在被發現之後可謂是轟動一時,只不過至今也沒有將這座鎏金塔打開,探索其中的秘密。

遭千百年風吹雨打洗劫的雷峰塔,倒塌後重修,才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千百年來,雷峰塔在風雨飄搖中經歷無數次的摧殘,它見證了歷史的發展,而後人需要慢慢對其進行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