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对号入座,提前预防很关键

目前我国糖尿病逐渐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患病人数已突破1亿,尤其是二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得病的人越来越年轻。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肥胖都是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那么一些人群得糖尿病的几率比较高,所以提前预防非常重要。下面就给小编来看看,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怎样预防比较好。

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对号入座,提前预防很关键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双亲患有2型糖尿病,估计其后代达60岁时,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0%,另有12%伴糖耐量减低;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糖尿病的发生年龄早于无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

糖尿病常常是一手牵着高血压,一手拉着血脂异常来影响人体,它们已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又是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为这些疾病都有胰岛素抵抗,同属于代谢综合征。

中老年人群

人到中年生活工作压力加大,精神紧张,而生活条件改善,摄取热量较多,运动量减少,热量消耗降低;另外,人到中年以后,各种脏器渐渐老化,细胞功能逐渐衰退等,使得这部分人容易患糖尿病。年龄40岁以上就应该每年检查尿糖、糖耐量、血糖、血脂、血压等,这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很重要。

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对号入座,提前预防很关键

过度肥胖、缺乏运动者

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与肥胖呈正相关,肥胖的病程越长,程度越重,患糖尿病的危险就越高,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内脏型肥胖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缺乏运动的人,脂肪容易在内脏周围存积,因此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肥胖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容易造成胰岛素过多地分泌,胰岛素过多分泌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胰岛细胞最后会不堪重负而发生功能衰竭,引发糖尿病。

甜食、主食摄入过多的人群

糖尿病本质是糖代谢功能失调,如果日常饮食当中过量摄入甜食和碳水化合物,体内会产生过多的糖分,人体无法正常消耗过量的无法代谢,最终导致病理性的代谢失调。日常饮食清淡,少吃糖果、蛋糕、冰激凌、饮料,少吃精米精面,就很少得糖尿病。

有妊娠期糖尿病,生育过巨大儿的孕妇

高龄孕妇、体重超重、体重增加太多的孕妇,怀孕时出现妊娠糖尿病的孕妇,生育过巨大胎儿(体重大于8斤)的孕妇,将来得糖尿病几率会很高。

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对号入座,提前预防很关键

怎样预防糖尿病?

改变饮食习惯

低糖、低碳水、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配伍。不吃甜食,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低糖水果、豆类、高纤维谷薯类、蛋白质的摄入,就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几率。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总是一日三餐离不开面条米饭,这样会导致大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身体过多的分泌胰岛素。不妨改变一下,少吃一顿米面,或三餐减少米面。

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对号入座,提前预防很关键

适度进行体育锻炼

运动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抑制肥胖,减轻体重,改善脂肪代谢,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好运转。每天静坐6-8小时的人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为19%。即使是在餐后半个小时散步15分钟,也能让餐后血糖水平在至少三个小时内下降。所以要想不得糖尿病,就要动起来哦。

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对号入座,提前预防很关键

生活起居有规律

饮食要有规律,一日三餐按时吃,定量吃。不能经常饿肚子,否则接下来你就会暴饮暴食,身体会摄入更多的食物,那就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体内的糖分。久而久之,胰岛素的分泌就被搞乱了。保证睡眠不要熬夜,身体抵抗力下降会引发很多疾病。

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对号入座,提前预防很关键

定时检测血糖

中老年人要定期进行体检,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凡有糖尿病的轻微症状,如皮肤瘙痒、视力下降、多尿、体重下降等,更要及时去测定血糖,以尽早诊断,争取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

此外,戒烟戒酒,控制体重,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也是预防糖尿病的必要措施。

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对号入座,提前预防很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