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哪一個正確?

林哥漫談


唯物主義與唯心一說,當數唯物主義正確,沒有物,只有心,那就是對物的抽象。

比如一輛車在行駛,當問到這車為何會行駛,唯心者會說,是因為車輪在轉,而唯物主義者會說,是因為發動機轉才帶動車輪轉的,所以,唯心的後面還藏著唯物。

唯心是以思維論事,唯物是以事物論事,唯心想的和唯物看到的加上思維的結果肯定不一樣,看到加以思維的物要真實一些,唯心的想法沒有事物的對照,作出的結論準確性差一些,所以兩者之間,還是唯物主義正確性要高。


窮光旦


要知道那個正確,首先先了解什麼是唯物主義和什麼是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就是自認為意識第一,物質第二,意識決定物質。這就是唯心主義,具體的說就是精神的,借自己想像出來的,由主觀出發,憑主觀推測有點迷信。

唯物主義是從客觀出發,尊重物質與事實,用客觀事實來研究問題,是具有科學的東西。這樣一比較不難看出,還是唯物主義正確。可是任何物質和事物都有不同的兩個或幾個方面,所以馬克思主義者提倡的是辯證唯物主義,要一分為二的看問題!

(這是我們在高中政治課本上學的哲學問題)歡迎評論!謝謝😊!



四季如春0501


有個小故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毛澤東曾問

喜饒嘉措大師:“佛教說人有輪迴,怎樣才能讓人相信呢?”

大師問毛澤東:“今天你能看見明天的太陽嗎?”

毛澤東:“看不見。”

大師又問:“那你相信明天會有太陽嗎?”

毛澤東笑著說:“我明白了!"

人生總是,先相信,後看見!!!

物和心兩者,其實都在我們心裡。有這個概念,差不多就到了唯物和唯心的最高階段了。

人類的偉大不在於我們把整個宇宙放進我們的內心,而是當我們內心不接受時,整個宇宙都可以視而不見。我說這話時,你會把它當做一種調侃,而我們的確越是唯物的人,越是唯心,而對於這種人來說,我說的意思在他們身上經常的,反覆的出現。


主義者,不過是態度,是立場。但是很多人會下意識的加上兩個字,這就很叫人捉急。哪兩個字,辯證。辯證唯物主義或者辯證唯心主義。呵呵。我說耍流氓時,常常就是在辯證。


大舟財經觀


在佛教中有一個詞叫:外道。

當然具體什麼事外道有不同的解釋。有的說心外求法就是外道。而佛家自己呢,是心法,在心中追求。也有的說是跟婆羅門對立的教派叫外道。總之這個外道就是相對於佛教之外的一些教派。

發現問題沒有?這個所謂的外道,實際上是“被外道”,被佛家稱為外道。但他們自己肯定不承認自己是外道,不但不是外道,還是大大的正道。

佛教中還有個詞:小乘佛教。

這個小乘是怎麼產生的呢。是有一部分佛教徒認為修行的目的是普度眾生。另一部分認為修行是修行自己。然後普度眾生的這些呢就說自己是大乘的,那些只顧著自己的修行人是小乘。但是這些所謂的小乘,也是不承認自己是小乘的。這個小乘也是“被小乘”。

唯心主義呢?也是“被唯心”的。

先有一批人說自己是唯物主義,然後在他們自己的這個理論體系裡,他再認定某些思想是唯心主義。

跟外道、小乘一個道理,也不會有誰自認是“唯心主義”的。

佛教認為自己是唯心主義嗎?這個世界又有哪個學派說自己是唯心主義?沒有。

而稍微有點獨立思考能力就能明白:心和物是不能拆開的。

心經中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說的就是這個問題。色就是物,空就是心。心就物,物就是心,物離不開心,心也離不開物。

把這個世界強行拆成唯物與唯心是荒謬的。

唯物的理論執行到現實社會,必然是“唯物質”,當物質豐富到一定程度,大家又都是執著的追求物,就會發展成“唯物慾”。這個大家自己悟,肯定是說多了。

大家只追求物質的享受,不渴望心靈的解脫。為什麼?因為心是不存在的,不科學,是封建迷信,呵呵。

我們現在所謂的精神世界的享受,都是來自於物質的刺激。從這點上看,心和物都是不能分開的。當然,很低端。


銳視覺何老師


這個要看統治者的需要,如果統治者需要對民眾洗腦,那麼肯定非常重視唯心主義,不然很難將某個組織或某個人神話;但同時統治者又深知唯心主義很難得人心,所以又不得不承認唯物主義的重要性!


46003466


物質是客觀存在的東西,無論是否可見可測量。精神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有時能和物質對應,有時候對應不了。然而,唯物否定了不可見或不可測量的東西,唯心更不靠譜,片面強調了不可見或不可測量的東西。所以,當前應當相信物質為主,但是也不要忽視精神的引領作用,正是有一些大膽的猜測預見,才能使物質更飛速的發展。個人觀點,請指正。


上上01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其實是恩格斯總結的),唯物和唯心的區別是,物質和精神究竟哪個在前,唯物主義認為,存在決定意識,唯心主義則認為,意識決定存在。

  • 唯心主義不是一無是處

因為我們長時間受到唯物主義的影響,我們會認為唯心主義是錯誤的,這在某種意義上來看,是有道理的。

我至今還記得,我們上高一語文課的時候,語文老師告訴我們,所謂唯心主義就是,你認為你面前有一朵花,於是你面前就有了一朵花。

當時,大家聽完之後鬨堂大笑,覺得唯心主義者不是神經病麼?但是,當我學習了西方哲學史和佛教思想之後,發現物質不僅僅能夠決定精神,相反,精神也能決定物質和存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現在經常說,做事要有信心,要有堅強的意志,這難道不是唯心主義麼?我們遇到困難,如果按照唯物主義的觀點,就應該立馬停止,因為困難反映了你很難把它完成,因為不具備完成的條件。

但是,很多人憑藉強大的意志,把它完成了。其實,這個強大的意志就是精神在為自我鼓起,為自己鼓勁。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唯心主義。現在很多白領喜歡禪修,學習瑜伽,讓精神放空,這也是唯心主義。唯心主義,並不是一無是處(佛教裡面這樣的例子更多)。

  • 唯心主義也有缺點

當然,唯心主義也不是什麼都好。比如,唯心主義會讓人異想天開,盲目自信。我們的宋明理學就是因為太強調心性而忽略了外在,最終給我們帶來了某些消極的影響。


兮兮說事兒


唯心、唯物都是西方概念。比唯心和唯物層次更高的一元論和多元。一元論是很機械的(唯物、唯心都是一元論)。一元論的根本是來源於認知過程的一個公理假設,這就是:通過抽象對世界的認知肯定可以用一套簡單的終極定理推論並預測整個世界。西方理論默認了(宗教一神論。西方總是認為一神論的宗教更先進。這也是謎一樣的自信,呵呵。)這個公理假設,所以必然有終極真理,唯心與唯物就成了不可調和的東西了,因為邏輯上,不是終極真理的一定是錯得離譜。

有趣的是現代對一元、多元問題討論很少。原因就是機械思維很容易懂,辯論比較方便。這無疑與西方宗教一神論有很大關係。東方宗教幾乎都是多神論,所以非常有趣的是,東方尤其是中國思維裡,不僅有機械思維,還有頓悟(或稱為直覺、靈感等)思維。與機械思維強調預測不同,直覺思維強調當下,甚至說“察見淵魚者不祥”,主張“靜而神策出”等等。我們簡單的用世界本身和認知世界這種兩元思維來觀察就不難看出,其實唯物與唯心根本上是論域都不同,只是因為一些詞彙名字相同才造成爭論。所以成了“莊周夢蝶”一樣的邏輯笑話。當你討論認知時不妨用唯心,當你討論星空時,不妨唯物。理論不過是認知世界的思維框架,世界與框架又有什麼直接關係呢?


久兒爸爸


什麼是唯物,什麼又是唯心?“唯”我們好理解,唯有、只有的意思,那麼“物”和“心”呢?好吧,老麥今天就再與諸位說說那些不科學的事情。當然,以下所說,基於老麥的理解,諸位就權當故事來聽。

所謂“物”,其實放到我們老祖宗所言,就是“相”,也就是眼耳鼻舌口意所感知的一切,你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感覺到之後所感知的,也就是說是作為一個“人”所能理解到的一切,這裡的“物”(或者說是相)並不只代表實體。

那麼“心”呢,當然這裡所說的“心”也不是所謂實體的“心臟”,而是“心靈”,好了一不小心說出“心”的屬性了,也就是說“心”本身就是一種靈體的存在,是基於肉體的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時時刻刻在作用的一種存在,所以人體那麼多器官,只有心被冠以了“靈”的概念。到了這裡,我們再提一個概念:心生萬物——這裡的萬物,即包含物質世界,也包含精神世界。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心讓其有,其就有;心讓其無,其就無。所謂:有,是心欲令其有;無,是心欲令其無——所有的一切,無非都是心在妄想、分別以及執著。

好了,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會有一個基本結論,那就是:“物”本身就包含在“心”內,而所謂的“唯物主義”其實,本身就是“唯心主義”的一部分,如此而已。

好吧,說到這裡,你會說,老麥,你就蝦扯蛋吧。好吧,就當我是小龍蝦扯了蛋吧,不過,我還是舉個例子吧。

這幾年,有個新的玩法挺火,那就是玻璃棧道,當然一般是修建在懸崖峭壁上的玻璃棧道,你走在玻璃上,戰戰兢兢,走一步退三步,欲哭無淚,哭啥喊啥,這時候大腦下出指令:怕個鳥糞啊,這玻璃就是羅永浩的錘子也咋不破啊,好吧,即便是雷神托爾的錘子也咋不破,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啊,往前走,別回頭,走過去,前面是片天。可是,沒用,你仍殺豬般的哭嚎著,就是走不動。為啥,因為這時候你的“心”在告訴你:去你奶奶個腿兒,我怕,我怕,我就是pia怕!

我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什麼呢?其實只是告訴你,其實最終決定你走向的表現的,其實是唯心主義,所謂唯物主義(就如同上文故事中,那句: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啊)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說明:本文原創老麥,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首發今日頭條,如需 轉載請聯繫老麥。敬請關注:老麥說說,與老麥一起去探尋那些未知的人和事。


老麥說說


深更半夜遇到這個問題,要飯的不覺嘴角露出“蒙娜麗莎”的似有若無的微笑,恰若拈花的佛。

正好今晚失眠,要飯的不妨帶領大家一同來感受丐幫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認知。

這本屬於社會科學的問題,是自古以來中外哲學界討論與爭辯最普遍最主要最深奧最持久又最激烈的問題。正因為這個問題的“氣場”如此無限巨大,所以它波及甚至左右著自然科學。

隨著所謂的“現代文明”的不斷“發展與深入”,從事自然科學的研究的唯物主義者(比如物理學與化學)試圖從“客觀實在”的事物的“客觀規律”來解釋或反駁唯心主義觀點,但幾乎所有唯物主義的自然科學研究的佼佼者比如牛頓、愛因斯坦等等,越到後來越往縱深研究越否定自己之前的研究越莫衷一是,更有甚者最後為此精神錯亂瘋了。有證可查的除了牛頓、愛因斯坦外,還有托爾斯泰、莎士比亞等。因為,他們最後發現所有的研究成果不但沒有反駁唯心主義觀點,反而在不斷證明自己的錯誤!

但是否因此說明,唯心主義是正確的、唯物主義的研究成果沒有任何價值呢?不然。因為唯心是從人的純主觀出發來認知世界的,顯然這種認知是很狹隘侷限;而唯物主義者是從“客觀實在”的事物的“客觀規律”出發來認知世界的,試圖讓人的主觀服從於“客觀規律”的奧秘,但竭力揭示的結果卻給唯物主義者致命的一擊:因為,他們所有的研究說到底還是人的主觀認知與思維,無非比唯心主義者的純主觀意識比較深刻點而已,其研究成果可以輔助和指導人類從事生活、生產活動時儘可能少走彎路少犯錯誤。僅此而已,並不能揭示“客觀規律”的奧秘。換句話說,唯物主義者所有的研究成果,統統是事物的現象而並非本質。

那麼,事物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比如,唯物主義者說,速度最快的是光速,每秒三十萬公里。但有沒有比光速更快的呢?

要飯的很久以前曾在自己“心海一滴”的筆記中寫道:“比光速更快的是人的想象意識。比如人的意識想象宇宙之中任何一顆星星甚至宇宙之外的宇宙(按照唯物主義‘無窮大‘的觀點應該存在)用不了一秒。那麼我們是否應該認為,意識實質上還是物質,它如同電學裡面的電場、磁場一樣,它是意識場?只是這個意識場人類目前的能力不能檢測到就認為意識屬於唯心而已。”

要飯的認為自己的這個認知是很超前很偉大的。凡從事理科的研究的(要飯的就是化工畢業的)都知道,物理與化學越到後來越沒分界越沒分別,是彼此融合的。因此,要飯的認為,唯物主義與唯物主義兩種認識世界的方法,是如同盲人摸象中各執一端,都是狹隘與侷限的。唯物主義與唯物主義應該是統一的。也就是說,二者本就不可分割而被狹隘思維的人類硬生生的分割了。

後來,從事理科研究的有人提出這樣一種觀點:世界一切皆是能。比如人看不見摸不著的比如電場、磁場等是一種稀薄的、活潑的能,而人可以看見可以摸很到的比如桌椅板凳動物植物塵土等等等等是一種稠密的、不活潑的能,而且這兩種能可以互相轉化(正好佐證了物質的三態及物理化學變化)。要飯的是認可這種提法的,因為它與要飯的“意識場”思路不謀而合。

綜上所述,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說不上誰對誰錯,它們應該統一起來。須知道,儘管人類是到目前為止是宇宙中唯一能證明存在的高智能物種,但在無限大的宇宙中又是多麼的渺小多少的唯不足道,在宇宙面前,人類渺小得不可感,所以人類的所謂無論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認知是多麼的幼稚和狂妄自大啊!正所謂“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所以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一語道破天機!能參透宇宙奧秘的唯我國遠古先聖老子也!

到此,要飯的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基本回答完畢。但最後留個問題請各位看官來回答:

老子為什麼要騎青牛西遁?

呵呵。要飯的拈花一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