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老话:几句家乡俗语,道尽农家生活百态,值得收藏

在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有些看上去没有科学依据的俗话,却能在关键的时候直击人的心扉,起到教化人的作用。直到今天,小编依然觉得那些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农家老话,在口口相传下让我们受益匪浅。为了让大家更加进一步的了解这些农家老话的传承价值,今天小编整理了一部分家乡的老话,希望能打开你们的“新世界”。

农家老话:几句家乡俗语,道尽农家生活百态,值得收藏

老话①: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大家可能都会好奇,初二下雨怎么了?为什么会说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呢?原因是这样的,一般情况初一阴天或者下雨,不会影响到未来一个月的天气状况。而如果初二阴天或者下雨,那么这一个月的天气就好不了。

老话②: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冬季天气虽冷,但人体内热,吃萝卜可以清除体内积热。夏季天气虽热,但胃内虚寒,吃生姜可温胃健脾。这是农村常用的保健方法之一,当然“不用医生开药方”虽略带夸张,但萝卜和生姜确实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预防很多小疾病。

农家老话:几句家乡俗语,道尽农家生活百态,值得收藏

老话③: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不管哪一行,师父只能让徒弟入门,后面手艺学的好坏,完全看徒弟的勤奋程度和悟性。这句话一般用作农村父母教育孩子,学习或工作没有做好不要责怪他人,首先从自身方面找原因。

老话④: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过去人认为,一家人生活,柴火出去捡拾一些就可以了,不必要借,而穿的鞋子,用草绳扎一个就可以穿。如果有人连这两样东西也要问别人借,就说明这家人太懒了。但现在人们往往全家出门去打工,过年过节回来,冷锅冷灶,问邻居借一顿两顿的柴火也无可厚非。

农家老话:几句家乡俗语,道尽农家生活百态,值得收藏

老话⑤:再穷不卖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

因为贫穷便把看家狗卖了会被村里人看扁,对忠心耿耿的狗尚且这样,为人处事肯定不可信;因为富有了便把耕地牛卖了这是忘本的表现,这类人不注重感情、不懂得感恩以及不为以后着想,切不可深交!

老话⑥:燕子不进苦家之门

燕子搭窝会选择有屋檐的农家去垒窝,在这里遮风挡雨、遮挡天敌,但村里的老人们也说,除了这些原因,燕子其实还是有灵性的动物,它会选择勤恳、亲善、仁慈的农家,若是谁家整天郁郁寡欢、吵架打斗的,燕子就不会选择去这家。

农家老话:几句家乡俗语,道尽农家生活百态,值得收藏

结语:农家一些看似简单的俗话,却都是含着对生活、对未来的希望。以前的农村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交通不便利、没有网络,根本没有办法了解这个大山外面的世界,很多事情都只能通过一些家传的俗话和生活经验来预知和告诫自己或者是后人,或许这个老话能存活于世间这么久,在于的是它本身经历过千锤百炼的时间考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