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学习开挂的孩子,从做一件微妙的小事开始

巴甫洛夫说过,当你研究实验和观察时,不要做个事实的保管人,你应当力图深入事物根源的奥秘,百折不挠地探求支配事实的规律。也就是说,巴甫洛夫主张观察不但要准确,还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力图深入事物,探究事物的奥秘。

那些学习开挂的孩子,从做一件微妙的小事开始

父母要教会孩子学会观察,懂得观察的孩子,往往眼界比较开阔。而观察总是从身边的生活开始。比如可以让孩子观察家里养的花、鱼,晚上可以带他们走出去,看看夜空,讲讲简单的星空知识。

白天看看云,观察云是怎么流动的?太阳是怎么样东升西落的?正因如此,通过观察激励孩子,多问为什么,启发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呢?妈咪读呀有以下一些建议。

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

当你的目的越明确,孩子的注意力也就越集中。如果我们只是把孩子带到小区里的花园里,没有确的目的,就算花了太多时间待在那里,也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妈妈今天要带你去看看院里的花。宝宝要仔细看哦,然后告诉妈妈有什么不同颜色的花儿,花瓣有几瓣?”目的明确,带着目的去观察,这样的观察才能获得收获。

在观察的时候就要帮助孩子掌握一些规则。比如:养成观察的顺序。

顺序观察可分4种:

(1)按时间顺序。比如四季、早晚的变化。

(2)按空间转换的顺序。由远及近、从上到下。

(3)按内容顺序。如从整体到局部、景物到人物、主要到次要等。

(4)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父母自己要有自己的观察顺序,才能指导孩子有正确的观察顺序。如果孩子观察时颠倒顺序,爸妈们最好第一时间纠正,养成观察按照顺序的好习惯,也是对孩子逻辑思考的一种训练方式。

那些学习开挂的孩子,从做一件微妙的小事开始

在观察前做好准备,激发孩子的兴趣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点,做好观察的准备。父母可以提前给孩子看一些动画片,引导他们对动画片里面讲述的动物或者植物产生兴趣。有了这个铺垫,再带他们去动物园或者植物园观察,孩子看到自己熟悉喜欢的食物会更有强烈观察的愿望。

有一次我想带小小费去海洋博物馆,当时他年纪比较小,如何让他对海洋生物感兴趣呢?

我灵机一动,先给他放了一部流行的《xx小纵队》的动画片。后来,当孩子去海洋博物馆时,一见到北极熊,小小费激动地说:那是巴克队长!我暗暗窃喜,果然见效了。

第三点,我们要鼓励孩子多提问

常常会有父母觉得两岁半以后孩子变成话痨。经常问为什么?“为什么感冒了会流鼻涕?为什么不舒服会发烧?”面对孩子天马行空的提问,有时候父母会觉得不耐烦。但实际上正是通过一问一答,才能激励他们热爱探索的兴趣。

◆来看以下这个图

给孩子们一个启发,要孩子们学会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看,看到的结果不一样呢?带着孩子有意识地问这些问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会思考。

那些学习开挂的孩子,从做一件微妙的小事开始

俄罗斯一位学者研究发现,大多数孩子的观察能力其实比较薄弱。这直接导致他们求知欲比较低。因此,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是智力启蒙的重要内容。只有开始观察了,才意味着思考的开端,才会激发好奇心,为学龄后打下夯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