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借數字幣名義坑害老年人

轉西山近發表的一篇良心文章,給粉絲們看。

老年人這個群體,大部分的辨別能力都比較弱,容易受蠱惑,面對金錢和財富有著不理性的追求,雖然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那就是在身體健康的同時家有餘糧給後代減輕負擔。也正是因為老年人這個人人都理解的需求,給了山寨保健品、山寨理財這些產品極大的推廣空間,老年人前仆後繼的上當受騙,讓後代苦不堪言,結果讓不讓老年人購買這些產品都是一件頭痛的事。

最近兩年,數字貨幣市場火爆,這些忽悠大佬又開始轉戰數字貨幣市場,不過他們的所謂數字貨幣跟市場上流通的數字貨幣卻有本質上的區別。主要的特點在於以下幾點:

1、內盤交易、只漲不跌;

2、高額提現手續費,買入只能期待不斷上漲抵消手手續費損失;

3、各大城市建立運營點,發展對象偏向於中老年人;

4、虛構願景,構造一幣難求的假象;

5、經常在酒店或者戶外組織會議活動,增加迷惑性;

6、高額的N級下線獎勵機制;

7、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完全無代碼以及智能合約基礎,所有功能全靠一個APP實現。

警惕借數字幣名義坑害老年人

換一個角度去看,市場當中主流的數字貨幣交易都有著極大的交易風險,參與者也大多擁有其他交易市場操作經驗,受過大量投資教育和虧損教訓,其結果也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實現了利潤。而老年群體在網絡上獲取信息的能力普通偏弱,他們連主流數字貨幣都不適合參與,卻被捲進了目的就是圈錢跑路的各類假冒數字貨幣騙局中,且一直沉浸在騙子編織的宏大財富夢想之中,試想夢醒之時他們如何去承受,又拿什麼去承受?

在這裡,你我不得不提防的一點是,我們在學通證經濟、玩信仰囤積價值幣的同時,家裡老人卻在一間隱藏辦公室裡面上著課,用養老錢購買了那些毫無價值的山寨幣,天天在筆記本上計算著明天上漲的幣價和應得的利潤,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我們在學習成長的同時,不要忘記家裡的老年人,也要適當的給他們上投資教育課,他們也有這個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