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孩子齊陷「開學恐懼症」 心理專家教你如何應對

過段時間又到中小學生開學的日子,但有一些學生和家長似乎並不盼望新學期的到來,一起患上了“開學恐懼症”。

家長孩子齊陷“開學恐懼症” 心理專家教你如何應對

據往年調查結果顯示:九月開學季,因學習和情緒問題就診的小病人也逐漸增加。專家指出,這種兒童對學校特定環境異常恐懼、拒絕上學的情緒反應,也稱為“拒絕上學症”,每學期開學初往往是這類問題的高發期。經歷了一個寬鬆的假期,突然面臨緊張的學校生活,鮮明的反差有時會使孩子表現為情緒低落或煩躁、對平時有興趣的事失去興趣、胃口變差、排斥開學等現象,嚴重的甚至會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嘔吐,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完成作業、失眠等。多數孩子能在開學後一個月逐步適應,但也有變得愈加嚴重。

一位家長告訴記者,自家讀初中的孩子前幾天開始變得不好好說話,容易發脾氣,開學那天,還躲在被子裡不肯起床來。網上還有不少孩子發帖吐露心聲:“我怕開學!”一位小一生家長說,兒子因為緊張過度,還引起發燒、腹瀉、頭疼。而除了新生以外,最怕開學的要數畢業班學生,初三學生小王告訴記者,寒假作業已經多得讓他無暇娛樂,想到開學在即,心裡不禁恐慌起來。而高三學生小李則說:“又要開學了,我們肯定會在題海里淹死的!”

家長孩子齊陷“開學恐懼症” 心理專家教你如何應對

心理學家表示,患上開學恐懼症的孩子主要有兩種情況:一類是剛剛步入小學的孩子,原來的作息時間、同伴群體甚至飲食習慣都發生了變化,同時還要開始承受學習壓力,這些都需要孩子慢慢適應。另一類是初高中特別是畢業班學生,面臨升學,沉重的學習任務及家長過高的期望都讓孩子壓力巨大。

除了學習壓力,開學恐懼症發生的原因還與個人、家庭和學校因素有關。孩子本身性格內向,不善交友或學習能力不佳;家長過分保護、溺愛,或對孩子有過高期望,卻缺乏情感的支持;老師比較嚴厲,同學之間的嘲諷、矛盾等,都是引起學生恐懼開學的原因。

除了學生有恐懼心理外,不少家長也反映,面對開學自己也非常緊張焦慮。

家長孩子齊陷“開學恐懼症” 心理專家教你如何應對

心理學家說,孩子的這種“開學恐懼症”是對即將到來的學習生活缺乏心理準備,因而產生的焦慮、恐懼情緒,寒假期間的無憂無慮和開學後緊張的學習形成了鮮明反差,從而對開學存在心理陰影,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情緒障礙。

升學壓力加大,過於寵溺自己的孩子,是家長產生“開學恐懼症”的主要原因。因此,家長應減輕顧慮,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這樣才能對孩子產生積極影響。

家長孩子齊陷“開學恐懼症” 心理專家教你如何應對

如何克服“開學恐懼症”

一、家長應抱樂觀的態度跟孩子談談新學期,對有厭學情緒的孩子,要讓他回想一些成功的經歷,給他以信心,說一些鼓勵的話語。

二、親子之間多多溝通有助緩解彼此壓力,比如小學生的父母可以主動向孩子描述學校生活狀態及可能遇到的情況;面臨升學的孩子及家長可以在輕鬆的氛圍下聊聊彼此感興趣的話題,增進對彼此心態的瞭解。

三、及時糾正孩子睡懶覺的生活習慣,臨近開學,家長要督促孩子按時起床、飲食,保證孩子開學後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中。

四、家長要對孩子有正確的期望,不要一味追求學習成績的高標準,使孩子感到壓力巨大而產生牴觸和恐懼的情緒。

五、發現問題後應主動向老師或醫師尋求幫助,不要逃避。此外,如果孩子的症狀嚴重,持續一個月仍不見好轉,甚至表現為身體上的不適,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