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城之城” 殷墟之谜,殷墟是否盘庚所迁的都城?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赞美安阳的诗句。诗中的帝都指的就是中国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殷墟。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地处洹河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人类理想的居住地。

商汤灭夏后,最初的都城是在西毫,或以为是现在的郑州商城,或以为是偃师商城。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至纣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故商朝也被称为殷朝或殷商。周灭商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殷都故地,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股墟。

郭沫若先生称:“股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辉煌而又独具东方色彩的殷墟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因此,殷墟的发现和发掘被评为“20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盘庚迁都,史无疑义。但迁都于何处,是不是现在的殷墟呢?

1928年至今的大量考古发掘取得了巨大成果。最重要的是在小屯发现了53座宫殿宗庙建筑基址,在侯家庄西北冈发现了王陵,并获得一批甲骨文青铜器和玉器等珍品。多数学者根据文献及这些发现,认为安阳小屯应是商代后期王都的所在地。

“无城之城” 殷墟之谜,殷墟是否盘庚所迁的都城?

殷墟作为商王朝后期的故都,始于盘庚。《古本竹书纪年》云:“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史记·项羽本纪》更明确记载殷墟在“洹水南”。《括地志》说得更加具体:“才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蒙殷墟。南去朝歌城四十六里。……(邺)城西南三十里有洹水,南岸三里有安阳城,西有城名殷墟,所谓北蒙者也。”

而且从甲骨文来说,这里发现了大量与商王及王室生活有关的甲骨卜辞,年代从武丁开始直延续到帝乙、帝辛时期,充分说明这里乃是当时都城所在地。

但有学者认为盘庚未迁殷墟,而是迁都于亳,即今偃师商城,主要文献根据是《史记殷本纪》所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安阳殷墟与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的性质不同。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应是商王居住和处理国家政事的王都所在,安阳殷墟不是商王居住和处理政事的王都,而是商王武丁至帝辛时期的宗庙区、陵墓区和大型祭祀场所。

另外,随着殷墟的考古发掘资料更加丰富,研究不断深入,有学者对殷墟作为商王都的建都年代亦提出怀疑,认为殷墟可能不是盘庚始都,而是武丁始都。殷墟的考古发掘发现给世人以惊喜,不断丰富着人们对商民族的认识,但时光荏苒,沧海桑田,殷墟带给人们更多的是谜,我们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都将会水落石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