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筆下的塞外風格雄奇壯麗,流傳千古

這首詩作於詩人赴邊塞的途中,其景象描寫的雄奇壯麗,尤為後人所稱道。

《使至塞上》

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筆下的塞外風格雄奇壯麗,流傳千古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蕃軍,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塞慰藉,察訪軍情。唐玄宗此舉實際上是要將王維排擠出朝廷。王維駕著車走向茫茫大漠,去慰問戍邊的將士,大漠雄奇的景色給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留下此傳世名篇。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筆下的塞外風格雄奇壯麗,流傳千古

由“歸雁”可知,王維此次出使邊塞是春天。蓬草成熟後就會枝葉乾枯,根也離開了大地,隨風飄卷,所以稱為“徵蓬”。詩人被排擠出朝廷,心中自然抑鬱悲憤,故友“徵蓬”、“歸雁”的自比,寓悲涼之情於壯美之景中,意境渾融。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筆下的塞外風格雄奇壯麗,流傳千古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分別描述了兩個畫面,境界闊大,氣象雄渾。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大漠之中,莽莽黃沙廣闊無垠。極目遠眺,天盡頭一縷孤煙正緩緩升騰,為這片荒漠增添了一點生氣。另一個畫面是長河落日。這是一個特寫鏡頭。“圓”字準確描述了河上落日的特點,使得整個畫面更顯雄奇瑰麗。

詩歌語言平白易懂,用字凝練準確,其頸聯的“直”與“圓”兩字被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譽為“有情有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