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將領都是以戰績彪炳青史,他卻以騙術而上位,以反叛而出名

著名將領都是以戰績彪炳青史,他卻以騙術而上位,以反叛而出名

史思明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將領,有的是因戰績而彪炳青史,如殺神白起,如兵仙韓信,如天王冉閔等等;還有的以軍事理論而史存,如兵家鼻祖的姜太公,如兵聖孫子,如亞聖吳起等等。

著名將領都是以戰績彪炳青史,他卻以騙術而上位,以反叛而出名

姜子牙

但事情也不都是絕對的。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唐朝就出了這麼一位將軍,他的出名既不同戰績卓著的李靖,又不似勇猛無敵的秦叔寶,而是因反叛在歷史上留名。他就是“安史之亂”的元兇之一,突厥出身的唐朝將軍史思明。

但是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史思明最初能當上將軍,不是憑著戰功日積月累的幹出來的,卻是以騙術來完成的,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著名將領都是以戰績彪炳青史,他卻以騙術而上位,以反叛而出名

李靖

史思明(703年—761年),初名崒幹,寧夷州突厥人,居營州柳城,其貌不揚,懂六蕃語。

公元736年,史幹因欠官府債款,被逼得走投無路,於是逃亡到北邊的奚族地區,被一向排外的奚族人捉住,奚族人想殺死這個外地人。

在這個生死關頭,什麼最重要?智慧和膽略最重要。如果此時的史幹亂了分寸,被這個陣勢嚇得堆作一團,跪地求饒,那等待他的可能就是鬼頭大刀了。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從小養成的潑皮性格救了他的命。

著名將領都是以戰績彪炳青史,他卻以騙術而上位,以反叛而出名

奚王

他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對巡邏兵說:“我是大唐王朝派來與奚王和親的使者,你們殺了我,你們的民族就會遭殃。”

奚族的巡邏兵一看來人這麼大的口氣,自己先矮了半截。不敢擅自做主,把他帶到奚王的牙帳。史幹見到奚王,心裡想,生死也就在這一瞬間了:要鎮靜,鎮靜,再鎮靜。

來到牙帳以後,他只是作揖而不跪拜,把自己的表演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奚王對於他的倨傲不恭雖然十分憤怒,但因為懼怕大唐的威嚴,不敢殺他,把他當做賓客對待。

著名將領都是以戰績彪炳青史,他卻以騙術而上位,以反叛而出名

攀談

經過一番攀談後,奚王明瞭史乾的來意,由於畏懼唐王朝的勢力,決定派100人跟隨史幹去朝拜大唐的皇帝。

史幹對奚王說:“你派去的人雖然不少,但我看多是淺薄之徒,這樣的人怎能去見大唐皇帝呢?聽人說,你手下有一個才華超群的瑣高,為何不讓他一同去呢?”

奚王不敢違抗史乾的吩咐,就讓瑣高和他手下300人跟隨著史幹去朝拜大唐皇帝。

著名將領都是以戰績彪炳青史,他卻以騙術而上位,以反叛而出名

朝拜大唐

這一行人跋山涉水走了旬日,快走到平盧(今遼寧朝陽)時,史幹先派人向平盧守將裴休子報信,欺騙他說:“奚族人派瑣高和精銳將士一起來了,他們嘴上說是去朝拜天子,實際上是來偷襲平盧,你應該做好準備,不等他們動手就先幹掉他們。”

於是裴休子就整頓好軍隊出城相迎,在瑣高他們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把他們全部繳械,隨後把隨從的奚兵全部活埋,只抓住瑣高送往幽州。

史幹把瑣高捆綁好押送到幽州節度使那裡。節度使見奚人最有才能的瑣高被捉來了,非常高興,認為這是給唐朝立下了大功,當即在給朝廷的奏摺中大大地稱讚史幹對朝廷的貢獻。史幹因此官運亨通,先當果毅(官職名),又升將軍。

著名將領都是以戰績彪炳青史,他卻以騙術而上位,以反叛而出名

唐玄宗誇讚

後來入京,唐玄宗與他談及此事,越發得到賞識,便給了他更大的恩寵,御賜他一個漢人的名字:史思明。從此,史思明這個名字就是史乾的正式名字了,並且和唐玄宗捆綁到了一起。

當上將軍的史思明果然驍勇善戰,因此多次建功立業。由於戰功卓著,又受到唐玄宗的恩賞,擔任了大將軍職務。

在一次立功後的召見中,唐玄宗親自賜座,並與之親切交談,對他的軍事才能大為稱讚。

在攀談中唐玄宗他多大年齡,史思明回答說:“已經40歲了。”

唐玄宗拍著他的背,鼓勵道:“你好好地努力吧,日後一定會顯貴的。”

著名將領都是以戰績彪炳青史,他卻以騙術而上位,以反叛而出名

安史之亂

唐玄宗真是個不錯的預言家,史思明後來果然“顯貴”。公元755年和安祿山一起發動“安史之亂”後,公元759年稱帝,國號大燕,自稱應天皇帝,年號順天。與大唐朝廷分庭抗禮起來。也與棄長安於不顧的唐玄宗平起平坐了。

著名將領都是以戰績彪炳青史,他卻以騙術而上位,以反叛而出名

唐玄宗悔恨

此時逃到四川的唐玄宗才追悔莫及,後悔自己養虎遺患,但歷史已經在此翻篇。

等官軍平叛了“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只有無奈的做了太上皇,在悔恨和寂寞中度過了自己的餘生。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