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备考: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学记》

教师招聘备考: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它比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面世一千八九百年。它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 深刻,从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其中很多东西,不仅是教育史上的首创,而且经过两千多年教育实践的检验,即使放在现代教学理论的范畴中,也仍然闪烁着生命的火花。其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三世纪,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关于《学记》在招教考试中常常考到的是它的教学原则,《学记》中包含的教学原则有:

①教学相长②尊师重道③藏息相辅④豫时孙摩⑤启发诱导⑥长善救失⑦循序渐进,关于这几条原则我们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记忆“教师长时训七夕”,“教”对应教学相长原则,“师”对应的是尊师重道原则,“长”对应的是长善救失原则,“时”对应的是豫时孙摩原则,“训”对应的是循序渐进原则,“七”同音“启”对应的是启发诱导原则,“夕”同音“息”对应藏息相辅原则。

在教招考试中,《学记》中的教学原则一般考匹配,经常会给出一些古文让考生选择体现了《学记》中的哪一原则。我们对这些古文进行了整理,希望帮助同学们快速做题。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原则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师重道原则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原则

“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之孙”“相观而善之谓摩”---豫时孙摩原则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启发诱导原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长善救失原则

“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