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軍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兩次東征日本,爲何都沒能拿下?

原文標題:《蒙古大軍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兩次東征日本,為何都沒能拿下?》


成吉思汗一統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國,後經征戰消滅了宗主國金朝和西夏政權,繼而南下吞併宋朝之後,就發起世界著名的三次西征,疆域囊括亞歐大陸絕大部分,甚至一度兵臨非洲大陸。成吉思汗在統一中國之後,又相繼征服朝鮮,建立起當時世界最大的橫跨亞歐大陸的強大帝國。在陸地無敵的元朝,將目光投向了海洋,於是連續兩次發起遠洋東征。

蒙古大軍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兩次東征日本,為何都沒能拿下?

在中學歷史課堂上,我們都聽老師滔滔不絕講述過這一段歷史。可能大多數老師都會說,元朝連續兩次東征日本,卻是無功而返,因為蒙古船隊在沒有抵達日本的時候遭遇颱風。日本在最開始聽聞強大元朝來攻,整個國家都是提心吊膽有些害怕,後來聽說元朝水軍遭遇颱風失敗而歸,紛紛上街慶祝高呼“國有大運,神風保佑”,自此神風就成為日本一個特殊符號。

蒙古大軍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兩次東征日本,為何都沒能拿下?

但是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元朝失敗而歸併不是因為在進攻途中遭遇颱風,也就是說我們聽到的歷史老師講述的故事並不是真的。當時元朝大軍藉助朝鮮半島為跳板,已經成功攻入日本國內,並佔據戰略要地準備繼續推進。就是在這個時候,元朝大軍的統帥掛掉了,副統帥就走馬上任。

蒙古大軍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兩次東征日本,為何都沒能拿下?

這個副統帥完全沒有上位的喜悅,相反他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他認為形勢對自己非常不利。元朝大軍儘管是從朝鮮半島進攻日本,但是因為地域不熟悉,加之長途奔襲,後勤保障方面有些吃力,他就萌生了撤退的想法。而且蒙古大軍都是奉行閃電戰,而且在推進過程中直接是以戰養戰,但當時的日本物資匱乏,導致蒙古大軍補給不足。結果在撤退的時候,船隊遇上了颱風,於是日本不戰而勝。

蒙古大軍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兩次東征日本,為何都沒能拿下?

忽必烈歷經第一次戰爭後,他感覺日本彈丸之地必須臣服於上朝,於是他派遣大軍第二次東征日本。日本吸取第一次教訓,就在日本沿海修建了很多防禦工事。但是沒有想到,元朝這一次沒有從朝鮮半島出兵,而是直接造船從東南沿海直接逼近日本。日本依託防禦工事,派遣小漁船對元朝船隊進行干擾,儘管日本提前做好準備,依舊敗給了陸戰無敵的元朝大軍。

蒙古大軍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兩次東征日本,為何都沒能拿下?

元朝大軍攻下日本軍事重地之後,為了防止孤軍深入,就沒有派兵駐守,而是將士兵全部撤回船隊。他們也認真總結第一次遭遇颱風的經驗,於是採取了中國古老的連環計,將船隊用鐵索連在一起,希望藉此對抗颱風。也不知道是不是日本向天皇祈禱起了作用,元朝大軍還真遇上了颱風。結果元朝大軍又一次敗給了颱風,日本憑藉颱風兩次取勝,更是崇拜這神奇的颱風,親切稱呼為“神風”。如果成吉思汗知道自己的子孫如此不堪,估計都會跳起來,親自率軍前往日本作戰。

蒙古大軍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兩次東征日本,為何都沒能拿下?

後來日本在二戰中,盲目自信調整美國霸主地位,發起珍珠港戰役,將美國拖入二戰之中。結果美國憑藉強大的武器裝備打得日本節節敗退,日本海軍艦隊損失慘重。於是日本在空軍中組織了一自殺小分隊,名號為“神風特攻隊”,專門駕駛飛機衝撞美國軍艦,企圖拉平美日兩國的海上力量對比。可惜犧牲了無數的飛行員,也折損了無數飛機,依舊沒有挽回戰局。

蒙古大軍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兩次東征日本,為何都沒能拿下?

日本發動不義之戰的時候,盲目寄託“神風”精神,妄圖通過自殺式襲擊延續日本戰爭不敗的“神話”,這終將受到歷史的懲罰和制裁,後面的兩顆原子彈就是最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