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友民写给女儿的信札,班主任的“葵花宝典”,家长的“教育真经”

郑友民写给女儿的信札,班主任的“葵花宝典”,家长的“教育真经”

用三句话

为你解读《有意义,有意思》

记得在“郑友民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有意义,有意思》“读书分享会”上,就有新入职的班主任老师手捧《有意义,有意思》,底气十足地说:“有了这本书,以后在班级建设中遇到任何问题,我心里就不会慌了,因为这本书里有我需要的一切。”也有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年以上的老教师不无遗憾地说:“如果能早些读到这本书,在班级建设上,我就能少走许多弯路,我和学生也能相处得更好一些,我的学生也或许会有更好的未来。”

与本书的作者共事两年,也有幸参与、见证了本书出版的全过程,在笔者的心目中,这本书之所以能如此受班主任欢迎,原因有很多,而笔者将用三句话,为你解读郑友民的教育札记——《有意义,有意思》。

郑友民写给女儿的信札,班主任的“葵花宝典”,家长的“教育真经”

但凡任何一件事,你能做到具体,就是优秀。

——狮小主

《把一件事做到具体,就是优秀》

和其他很多班主任一样,拿到此书,笔者顿觉如获至宝。只是,为了更方便指导今后的班主任工作,笔者曾经尝试过对这座“宝藏”进行“发掘”:把本书的内容,按照班级建设的进程,从新生家访开始,到入学军训、主题班会,再到班委选拔、寝室管理、期末送奖等等顺序,重新编排。真是不“发掘”不知道,一“发掘”才知道,作者不仅是一位绘声绘色的讲述者,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实干家,他把繁琐的班主任工作,通过自己的探索,全部做到了具体、细致而又富有创意。

郑友民写给女儿的信札,班主任的“葵花宝典”,家长的“教育真经”

如家访工作,“家访前,爸爸会精心为每一位同学的家庭准备四件礼物,它们分别是名片、‘火车票’、信件、信息表,它们能使我的家访价值最大化。”这四件礼物各有用途:名片递给家长,介绍自己和学校,留下联系方式,便于日后建立班级微信群、家校联系;“火车票”送给学生,它提醒大家,三年的共同学习生活旅程即将开启;信件也是特意写给全体学生的,既有对新生的期待,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信息表则需要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既可以增进学生与父母的相互了解,也有利于班主任对学生和学生的家庭的了解。这其中,由毕业学生设计的、充满特色的“火车票”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起点站是入学时的班级,目的地是理想大学,怎能不让人心驰而神往呢?当然,作者并不满足他目前所作的一切,据悉,作者又准备“放大招”了,他打算把新生入学前的工作再做细一些,为每一位学生单独写一封信。

郑友民写给女儿的信札,班主任的“葵花宝典”,家长的“教育真经”

如为了便于任课教师尽快认识所任教班级的学生,“为全班同学按照学号顺序拍了两寸大头照,照片下方注明该学生相应信息。为便于老师存放,全班同学的照片全部排版在一张A4大小的纸上,这样,老师既可以拿着照片去上课,也可以对着照片去改作业。”你看,“按照学号顺序”而不是姓氏笔画顺序,因为太麻烦,按照入学成绩又太“势利眼”;照片是“两寸”的,太小了看不清,太大了一张纸上排不下;光有照片还不行,还要有“相应的信息”,这样才会使照片和真人产生联系。想得真周到。

又如每学期结束之后为优秀学生颁奖,以前是上台领奖,现在是送奖上门。这种做法虽然不是作者的首创,但是作者却把它发扬光大了,“凡有奖者,虽远必达”。“送的奖状是给一个学生的,但一张奖状可能温暖的是一个家庭,感染的可能是一个班的学生。”一“领”一“送”之间,既是工作作风的转变,更是追求有温度教育的具体体现,正如作者所说:“只有走近才能走心,只有走心才能走进。”

郑友民写给女儿的信札,班主任的“葵花宝典”,家长的“教育真经”

还有更具体的,表扬一个学生,他总结出“今天我要点赞(学生名字)……我发现(一个客观事实)……我感到(个人主观感受)……我希望(提出自己期待)……”的格式;鼓励一个学生,他会用“原以为……没想到……”的套路。

同样的工作,一般人只是为了完成而完成,优秀的人才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做到具体、细致而富有创意,并且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关键不取决于你自己有多牛、多能干,关键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来帮助你。

——罗振宇

《逻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

这是笔者从本书中得到的第二个启示。

工作二十五年,担任班主任二十五年。无论是在石梁中学、衢州二中还是衢州高级中学,无论是担任年级组长、政教主任、校长助理还是副校长、副书记,班主任永远是作者不变的职务。作者并不是为了向大家证明,他就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相反,他是想告诉我们:教育引导学生,班主任是可以不存在的,因为,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在战斗。

郑友民写给女儿的信札,班主任的“葵花宝典”,家长的“教育真经”

新生入学,“我都会让刚毕业的学生带领新生以最短的时间适应高中生活,实现初高中对接软着陆”;对新生了解不够,学生以前的班主任暗中支援;班主任和学生沟通不顺畅,任课教师会出手相助;提升班级管理,家长督学来帮忙;优化校园生态,寝管阿姨、保安大叔齐努力;提高学校知名度,微信朋友圈功不可没;……

一路走来,作者本人的确很有能力,很“爱折腾”(《衢州日报》报道),笔者毫不怀疑作者的能力。但是,有能力、“爱折腾”是一回事,能不能成事又是另一回事,如果说能把繁琐的工作具体化是作者的一大能力的话,那么,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地把具体的事情做好,则是一种更大的能力。笔者认为,这可以称之为班主任的位置、年级组长的眼光、教育家的格局。突然想起一句话:“胡宗南,就是个团长。”在此,笔者想说:郑友民,不只是个班主任!

郑友民写给女儿的信札,班主任的“葵花宝典”,家长的“教育真经”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谢尔·希尔弗斯坦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记得上海迪士尼的焰火灯光秀结束时,有一句话深深地刻进了我的脑海:“唯有童心和梦想不能遗忘!”同理,实干家的能力和教育家的格局能帮助一个班主任走多快、路多宽,而梦想家的情怀才能决定一个班主任走多远。

郑友民写给女儿的信札,班主任的“葵花宝典”,家长的“教育真经”

不得不说,本书的作者、郑友民是一个有情怀的班主任。

通读全书,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班主任的苦、累、艰辛,你在文中全然感受不到。这不是因为作者不苦、不累、不艰辛,如果不外出,作者每天六点准时出现在或校门、或寝室楼门、或教学楼门,笑脸迎接早到校的学生;晚上十点,每个楼层、挨个寝室转一遍之后,作者才会安心离开,没有情怀的人不可能做到。所有繁琐的班主任工作,作者从不厌倦、从不懈怠,永远在“爱折腾”的路上,永远不满足于现状,没有情怀的人不可能做到。

郑友民写给女儿的信札,班主任的“葵花宝典”,家长的“教育真经”

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对于自己的行政工作以及其他属于或不属于自己本职的工作,作者都能一视同仁地看待,没有情怀的人不可能做到。无论是对学生、对同事、对家长,作者都心存敬意、心怀赏识,没有情怀的人不可能做到。在作者眼中,所有的人,学生、同事、家长,优秀的、不优秀的,都是“星星”,都需要被“擦亮”,都能够被“擦亮”。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擦亮”的是“星星”,想照亮的却是自己女儿的梦想。本书就是作者得知自己的女儿“也觉得当一名老师是很有趣的事情”后,用心为女儿写成这本书。他希望女儿以后也能做老师,像父亲那样去“擦亮星星”,他在用一个梦想感动另一个梦想,用一种情怀去点燃另一种情怀。

正如作者心中所愿:“唯有更多的老师,都愿意做班主任,成为一个个擦星星的人,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

郑友民写给女儿的信札,班主任的“葵花宝典”,家长的“教育真经”郑友民写给女儿的信札,班主任的“葵花宝典”,家长的“教育真经”

认识友民二十多年了,只知道他是位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爱得深沉,又管教有方,能用心火点亮孩子们的未来。读了他写的《有意义 有意思》一书,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位潜伏在人民教师队伍中的大作家。他的文笔朴实生动,情感真挚,尤其他用给女儿写信的方式,来串连一个个教育故事,来阐述他的教育理念,可谓构思独到,匠心独运。整部书稿,因了他对女儿的款款深情,而多了无限柔情,增了很多可读性,把一部教学随笔,软化成了一部父爱大书,不得不赞一声——我的这位老同事、我的友民兄弟,真是太有才啦!(毛芦芦 衢州作协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写班主任工作的专著很多,但通过给女儿写信的方式娓娓道来,独此一家;介绍自己成功经验的比比皆是,敢于直面问题自揭老底的,惟有友民……这样的一本书,怎能不“有意义”而又“有意思”!(衢州二中 胡欣红)

本以为是本班主任的“葵花宝典”,没想到却是家长的“教育真经”。母亲真得是世上最有意义的角色,可我时常找不出有意思的方法。看了这本书后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经常迷失在以“别人家孩子”为标杆的视界中,却忘记了孩子是我自身的“复印件”,不停在女儿耳畔宣教着“给我上“,却没有好好做到“跟我上“。感谢“友民叔叔”的倾力之作,让我在迷惘的家长之路上慢慢学习如何说与做。(友民20年前学生俞燕霞)

在认真地拜读了《有意义,有意思》这本书信文体的教育札记之后,我被作者真诚的语言深深得打动了。作为母亲,我同样也希望能把自己经历过的弯路都说给孩子听,以帮助她在人生道路上能走得更通畅更便捷;作为老师,虽然令人尊敬,但其中碰过的壁,犯过的错,收不回的话,又有哪位老师没有经历过呢?然而出于或自私或羞愧的心理,一般人是不肯拿出来分享的。然而郑老师做到了,在他的书中,除了分享他的成功经验,他还敢于自揭伤疤,直面尴尬,给人以很好的借鉴作用,所以本人强烈推荐此书。(衢江区职业中专 徐水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