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课堂|法官跟您聊聊“执行不能”≠“执行难”

“法官!我的官司打赢了,

为什么到现在还拿不到钱啊?”

“他有没有财产,不关我的事!

法院要负责帮我弄到钱!”

“找不到人?你们到底有没有想办法啊!”

很多当事人以为

只要官司赢了

就一定能拿到钱

而当法院已经穷尽各种执行措施

依然无法找到任何财产线索

无法及时执行到位时

当事人就认为这是法院执行不力

“执行不能”≠“执行难”

它们之间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执行课堂|法官跟您聊聊“执行不能”≠“执行难”
执行课堂|法官跟您聊聊“执行不能”≠“执行难”

什么是“执行难”?

“执行难”是指法律文书生效后被执行人虽有财产可供执行,但是存在不能及时全部执行到位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被执行人抗拒、规避执行或转移、隐匿财产,导致法院查控困难;被执行人下落不明难以找到等,导致执行工作难以展开。

执行课堂|法官跟您聊聊“执行不能”≠“执行难”

什么是“执行不能”?

“执行不能”是指法院已经最大限度利用已有资源进行查控,并对被执行人采取了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逐步限制被执行人活动空间后,仍然执行无果的情况。

执行课堂|法官跟您聊聊“执行不能”≠“执行难”

对于执行不能案件,法院都会怎么处理呢?

法院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处理执行不能案件:一是裁定终结执行,使此案件彻底退出执行程序;二是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使案件暂时性的退出执行程序。

执行课堂|法官跟您聊聊“执行不能”≠“执行难”

什么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指法院采取了应有的执行措施和执行方法,仍然无法使案件得以执结,在确定被执行人确无可供执行财产、暂无履行能力的情况下,由执行法院裁定本案执行程序阶段性终结。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法院还会继续关注我的案件吗?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的五年内,法院会将该案件纳入终本案件管理库,查控系统会定期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进行复查,以实时掌控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并将查询结果告知申请执行人。

我明白了,终结执行意味着案件彻底结束,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只是暂时性的停止。如果我的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以后还有可能再执行吗?

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法院会定期通过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查控,一旦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将立刻采取控制措施。同时,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随时可向执行法院申请恢复执行,而且申请恢复执行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

那我怎么知道法院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之前有没有尽责办理我的案件呢?

法院在裁定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之前,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被执行人名下的房产、车辆、存款、投资收益进行查控,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符合条件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对案件所采取的措施,执行法官会与申请执行人保持沟通,保证申请执行人能够及时了解案件进展。

执行课堂|法官跟您聊聊“执行不能”≠“执行难”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执行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执行法官的工作,多一份理解与信任。我们的执行法官会始终担当负责,为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尽心尽力。

执行课堂|法官跟您聊聊“执行不能”≠“执行难”

资料整理:最高人民法院、天津高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