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牛的一位大臣,從沙俄奪回隨意丟掉的國土,卻鮮爲人知

在我國晚清時期,國家多次被列強魚肉,懦弱無能的朝廷,只會賠款、割地。久而久之,被欺負的成了習慣,一些大臣們應對西方國家的談判時,只會唯唯諾諾,全聽對方調遣,自己只負責傳話回去。在鴉片戰爭結束後,當時的沙俄要求與中國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划走了中國40餘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晚清最牛的一位大臣,從沙俄奪回隨意丟掉的國土,卻鮮為人知

在為割地立界碑時,晚清派去的大臣成琦整日渾渾噩噩,連圍著邊界走一圈都抱怨的不行,對於事關國土的大事,他根本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最後晚清的十塊界碑居然有八塊都是俄方幫著豎起來的,原本就覬覦土地的俄方,自然是趁機能多佔就多佔。

晚清最牛的一位大臣,從沙俄奪回隨意丟掉的國土,卻鮮為人知

二十餘年後,晚清一個文官到中俄邊界巡視,他發現當年立下的界碑都是木牌子,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淋很多已經不見蹤影,有的牌子雖然能找到,但是與條約上的位置偏差太多,中方明顯是吃虧的。這個官員名叫吳大澂,他是當時朝廷的左副都御史,為了奪回被蠶食的土地,吳大澂跟皇帝請命,希望能再和俄方坐在談判桌上,重新商討,光緒皇帝馬上應允。

晚清最牛的一位大臣,從沙俄奪回隨意丟掉的國土,卻鮮為人知

原本俄方對這次會談並沒有看重,在他們與中方代表的多次接觸中,他們遇到的官員無不謹小慎微,唯唯諾諾。基本俄方說什麼,中方都不會反對,但是這次他們卻遇上了一個較真的的官員。在當時,圖們江矗立的“土字碑”距離海岸有46 公里,這已遠遠超出了條約中割讓的面積,吳大澂提出必須重立這塊碑。

晚清最牛的一位大臣,從沙俄奪回隨意丟掉的國土,卻鮮為人知

話一出,俄方代表不同意了,他們說按照條約所述,現在的碑立的位置最合適,因為海水潮漲潮落。而吳大澂提出,正因為潮水會漲,才應該以江口為準。在他的不妥協不放棄下,土字碑從當時距離圖們江46裡,又向外推進了30裡。不僅如此,吳大澂還有超前的海權意識,這在當時迂腐的晚清朝廷中是難得一見的具有長遠眼光的人。

晚清最牛的一位大臣,從沙俄奪回隨意丟掉的國土,卻鮮為人知

吳大澂提出中俄共享圖們江一帶海權,但是俄方不鬆口。最後達成協議,中國無海權,但是船隻可以藉此道出海。這樣一來要出海,就少繞一大圈彎路,要去日本海只有400公里,比從大連出發省了三分之二的路程。

晚清最牛的一位大臣,從沙俄奪回隨意丟掉的國土,卻鮮為人知

就在激烈討論的間隙,俄方為了顯示自己的武力值,靠他們的軍艦向中國炫耀,想震懾吳大澂,逼他不要再多事。當時,吳大澂並沒有畏懼,反而藉助當時亞洲第一的軍艦定遠艦,狠狠地挫了對方的銳氣。沙俄對吳大澂十分吃驚,想不到向來軟弱可欺的清朝,竟然還有這麼有骨氣這麼倔強的官員。

晚清最牛的一位大臣,從沙俄奪回隨意丟掉的國土,卻鮮為人知

面對寸土不讓的吳大澂,俄方也最終妥協,放棄了原本被佔據了二十餘年的黑頂子山(琿春的敬信鎮),歸還給清朝。吳大澂的表現,有理有力,讓俄方見識了中國人的骨氣,也讓百姓看到了一代好官。後來吳大澂換掉了原來破破爛爛的木牌子,把這些界碑都換成了巨石,以此表示,國土寸步不能移。僅從土地面積上看,吳大澂為國家爭得的總共不過百十平方公里,似乎並不起眼。但是這種對國土寸步不讓的精神卻值得人稱頌。

晚清最牛的一位大臣,從沙俄奪回隨意丟掉的國土,卻鮮為人知

對於他為國家的這般奉獻,後人卻少有人知。與只顧升高發出的官員相比,吳大澂爭的是國家的主權,他的行為才是偉大的。

參考 [1]《翰札菁華.吳大澂手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