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健:北碑晉唐書法入款談

矯健:北碑晉唐書法入款談

自文人參與印章及邊款的刻制,篆刻亦由此達到了又一個高峰。在明清兩朝五百年中,邊款藝術可謂異彩紛呈,爭奇鬥豔,這在篆刻史上可以說是空前的大創造,眾多高手之中,趙之謙為最突出的一位。

習研篆刻多年,常在案頭置有三本印譜:趙之謙印譜、趙叔孺印譜、錢君匋印譜。這三位大師的精湛藝品,引領我對邊款藝術的孜孜追求。

矯健:北碑晉唐書法入款談

趙之謙是最有創造性的篆刻大家,其在邊款中的天才發揮,開拓了後人篆刻的視野,開創了邊款藝術的新時代,尤其是將魏書入款,無人媲美,我刻北碑款式即得以啟蒙。趙叔孺在邊款上雖師承趙之謙,但其刻法娟麗而典雅,兩者比對,趙之謙是出自北碑、墓誌左右,趙叔孺是入晉唐法帖之中,亦是我轉入晉唐書法刻款的啟蒙。錢君匋為現代刻款高手,其長刻灑脫流利,別樹一幟,使我在長刻的刻制中受益良多。

矯健:北碑晉唐書法入款談

圖1

前輩在邊款上的開拓與貢獻是我學習的榜樣,也正是他們開拓了方寸之間的廣闊天地,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資料。然而一味摹仿亦將步入程式與僵化,故自趙之謙、趙叔孺、錢君匋一脈而下,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以為必須輔以兩方面的基礎:一是對書法的研習,二是博覽群帖。有曰:“篆刻家必先是書法家。”一語道破了書法的重要性、關鍵性。所以認真對書法的臨摹、借鑑是習篆刻者的必修日課。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有目的地選擇一些適用於印款的碑帖,如:《龍門二十品》、《北碑墓誌二十品》、《鴛鴦七志齋藏石》、《千唐志齋藏志》、《洛陽新獲墓誌》及晉唐小楷字帖等。尤其是近百年來,出土的墓誌日益增多,不乏佳作,其文字完整,字口清晰,實乃參考、借鑑的天賜範本。筆者認為:如掌握好北碑、晉唐書法入款,再用其他字體入款就比較容易了。

矯健:北碑晉唐書法入款談

2

在刀法運用中,必須掌握運刀的“尺度”、輕重、快慢等等,筆者基本上以衝刀法為之。一筆一刀,以刀就筆,筆筆到位。刻橫畫,以逆勢運刀,以“按刀、轉刀”刻出筆意;刻捺畫,以逆勢運刀,用折刀表現筆意;刻撇畫則意在筆先,刀中見勢;較難處理的文字,可將筆畫“分刀”刻就,亦可用切刀法予以輔助(圖1),朱簡曾經說過:“刀法者,所以傳筆法也。刀法渾融,無跡可尋,神品也。有筆無刀,妙品也。有刀無筆,能品也。刀筆之外而有別趣,逸品也。”運刀如使筆,刀石間的韻味只有在入悟三味中呈現魅力。

矯健:北碑晉唐書法入款談

3

邊款的章法,因文字多使用楷體結構,故以穩重為上。少字款可採用墓誌常用格列式(圖2、3),這可彌補因字少而章法上的不足,起到平穩妥貼作用。長款則可運用書法中常見的有行無列式,可活躍整體亦不覺沉悶,使之自然。這裡還要注意在刻四面以上的長款時,對字數要有預計,要能控制全篇,切不可大意,長款如袖珍碑刻,要小題大做。

多年來在不斷深入學習篆刻中,明白了“看印先觀款”的道理,上述之談,實為拙見,還望同道予以匡謬。

矯健:北碑晉唐書法入款談

矯健,字楔子,號鍥齋、持庵,別署晉元堂。1961年生於上海,江蘇蘇州人,書法篆刻專科畢業。自幼喜書法篆刻,承家學,精篆刻,喜鐵線、元朱、鳥蟲及肖像印,邊款尤見功力,所作秀雅工整,氣息清潤。擅書法,宗二王、沈尹默、白蕉,習研柳、顏、歐、虞、北碑、墓誌多年,所作秀潤靜穆、清麗端莊。以此愛好而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淡泊人生。作品發表於各類報刊,《寫字》、《篆刻》雜誌曾作專題介紹,曾多次參加上海市及全國展覽。2000年設“矯健藝術工作室”,2002年舉辦個人書法篆刻展覽,編輯《魚韻唱和三百首》,出版《晉元堂印痕》,創辦“研朱雅集”。入編《中國硬筆書法家辭典》,《當代篆刻家大辭典》,《中國篆刻家大辭典》等。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浦東新區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浦東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蘇州東吳印社社員,上海東方書畫院一級畫師,上海楊浦畫院畫師,上海美協海墨畫社社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