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大學子支教大別山 專心「智志」十三年

扬大学子支教大别山 专心“智志”十三年

“感謝你們每一年的到來,讓我有機會、有勇氣接觸到山外的世界。也希望越來越多像我一樣的孩子,在鼓勵和努力下走出大山,成就不一樣的人生!”今年暑假的一天,一封神秘的郵件出現在了正在金寨縣支教的陽光協會隊員的郵箱裡,署名為“大別山的鴿子”。

原來,這位“大別山的鴿子”是多年來一直接受來自揚州大學陽光協會支教團幫助的一位當地的孩子,如今“鴿子”已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大學生。今年暑假因為無法回鄉,她特意以書信的方式向支教的隊員們和山裡的孩子們送來了感恩與鼓勵。

據瞭解,為響應2018年全國農科學子聯合實踐活動,助力精準脫貧,聚力鄉村振興,揚州大學陽光協會深入安徽大別山,注重扶貧、扶智、扶志相結合,支教範圍不斷擴大,連續13年支教從未缺席,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才能見證一個又一個像“鴿子”這樣的山裡娃的成長。

二十天陽光支教 扶智助造“大學夢”

扬大学子支教大别山 专心“智志”十三年

時下正是大別山最炎熱的季節。然而,支教隊員們正在和烈日做著鬥爭--準備走進大山深處進行家訪。

每年支教開始,隊員們都會走上很遠的山路,對班上的學生進行逐一家訪,將孩子們的成績、表現和家長進行溝通。“我們會將每一個孩子和他的家庭情況都記錄下來,每一次看到孩子們有進步我們都感到特別幸福。”此次陽光協會支教負責人李貝說。

“今年陳健(化名)在5000多人的考試裡考了前20名,順利地考進了我們金寨最好的高中!”陳健的母親自豪地告訴隊員們。

陳健,是陽光協會在大別山開闢了第二個支教點--元衝村後第一批來上課的孩子。據給他上課的隊員回憶,當年他是很讓人頭疼的學生,因為性格內向,又有點叛逆,對學習有些灰心失望,家中一度很擔心。但自從2012年暑假,陽光協會的支教隊員們來到元衝設點支教後,他就深深依賴上了這群比自己大七八歲的“老師”們。除了暑期二十多天的上課學習,他們還經常通過書信、短信等方式進行解疑答惑、溝通交流。“陳健一直說希望自己能像你們一樣,將來考上心儀的大學,也希望你們能繼續鼓勵他。”陳健媽媽感激地對隊員們說。

陳健不是個例,陽光協會的出現讓很多孩子學到了不一樣的知識,“第一次接觸了筆記本電腦”,“第一次學會了用數碼相機拍攝”,甚至“第一次想象了大山外的生活”。

據往年參與支教的老隊員介紹,第一年來支教時,一個孩子曾經把支教隊員們問哭了:“老師,去上大學的路是不是很遠?”隊員告訴她:“很近,就在大山外。只要你好好學習,我們陪你一起去。”她叫小雪,是龔衝村最早一批接受陽光協會支教的孩子,在隊員們的鼓勵與幫助下如願考上大學,現在已經是一名優秀的碩士研究生。今年7月,她跟隨學校組織的實踐團隊,遠赴西藏進行支教,用實際行動傳播“陽光”、反哺社會。

“物質能改善生活,卻不一定能改變個人的人生道路,但教育可以,也只有教育可以。我們希望通過志願者的言傳身教,在幫助孩子們豐富知識的同時,更要幫助他們樹立志向、描畫夢想,因為有了志向和夢想,才有可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揚州大學農學院黨委副書記沙愛紅說。

三百里愛心包裹 扶志傳遞“正能量”

“一二一、一二一,立定!”天剛矇矇亮,元衝村操場上一群孩子們正在進行升國旗演練。原來,這是元衝村成立的第一個“小小國旗班”。

“自國旗班成立以來,無論是訓練還是正式活動,孩子們沒有一個請假缺席。”對孩子們進行訓練指導的楊天樂自豪地說,他曾經擔任過揚州大學國旗班的“護旗手”。他介紹,組建“小小國旗班”,目的是磨練孩子們的意志力,通過儀式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在連續十多年的支農支教過程中,我們發現,雖身處紅色革命老區,但當地少年兒童對家鄉紅色精神的瞭解和認知程度不一,缺乏理想信念的教育。今年我們特意為孩子們開設了一系列的‘紅色課程’,包括成立國旗班、貯藏時空膠囊、開展革命故事會等,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快樂學習中感受到紅色精神、確立理想信念。”陽光協會元衝支教點負責人王盛介紹。

據悉,為了開設好“紅色課程”,隊員們從三百多里的大山外為孩子們帶來了各式課程道具,為國旗班準備的手套、“夢想課”需要的泥塑等,還有一位隊員背來了一本本紅色書籍,“雖然把這些包裹從學校背過來挺遠的,但想著如果能幫孩子們找到有尊嚴、有價值的人生方向也是值得的。”

金寨縣元衝村村委會劉主任說:“在黨的關心下,我們當地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和投入在不斷提高。如何幫助山裡的孩子豐富精神世界,樹立遠大志向,在眼下顯得愈發重要。揚大志願者們的支教行動,不僅幫助了孩子們,也給我們提供了思路。”

十三年薪火相承 播下種子“星火燎原”

扬大学子支教大别山 专心“智志”十三年

2006年夏天,陽光協會第一次走進大別山金寨縣,泥濘的山間小路、簡陋的上課教室、村民疑惑的眼神……這些看似難以克服的困難卻阻擋不了團隊前行的腳步。據李貝介紹,十三年過去了,陽光協會的腳步並沒有停止,隨著團隊的不斷擴大、課堂內容和方式也逐漸豐富多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又新增設了一處支教點--黃良村。

在黃良村開學的第一課上,孩子們正在舉行一個特殊的儀式--播種。

“為了讓今天的活動更具儀式感,我特意從學校的實驗室帶來了一些種子,在開學第一課上和孩子們共同種下。希望他們像這些種子一樣,牢牢紮根土地,堅強生長,也希望我們的支教團能夠紮根大別山,紮實奉獻!”支教隊員楊成成說。

“來之前曾經猶豫過,我只是個大一的學生,能教他們什麼呢?來了之後才發現,我的身份不僅僅是傳道授業的‘老師’,更是陪伴孩子們成長的兄長。”楊成成期待,每一年自己都能帶著種子來看望這些孩子,“希望我們的種子種滿大別山!”

據瞭解,自2006年以來,陽光協會連續十三年走進大別山,歷年的支教隊員們薪火相承,專心“智志”十三年,為大別山地區貧困兒童募集物款累計20餘萬元,受益兒童累計近千人次,參與支教的學生累計250餘人次。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是總有那麼一個人希望見證這團火。如果你也希望幫助星火燎原,請與我們一起。”陽光協會官方QQ上寫著這樣一句話,在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下,這團“火”將持續“燃燒”下去,為更多有需要的孩子燃起“夢想”之光。

通訊員:王一凡、韓依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