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家庭近視防禦戰:7年升50度與1年瘋漲200度

小小的個頭,肩背大書包,稚嫩的臉龐架著一副“啤酒瓶底”眼鏡。在中小學甚至幼兒園,眼鏡幾乎成了孩子的“標配”。

眼鏡的背後,是青少年近視的嚴峻現狀。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已成為我國面臨的一道重要社會難題。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連續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沒近視前要預防,有近視後要“防禦”。家庭習慣、觀念,直接影響孩子面對近視時的態度和行為。今天,我們走進兩個比較典型的家庭,他們代表著我們身邊兩類家庭,積極與消極對待近視,得到的將是孩子不同的命運。

青少年近視比例隨年級升高逐漸遞增

暑期已近尾聲,但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連日來,每天都超過3000多人的門診量,這讓視光部主任倪海龍倍感擔憂。

“一半門診量都是兒童、青少年,其中70%為近視,來進行常規檢查或更換眼鏡。”倪海龍主任說,從配鏡量來看,8到12歲是假期配鏡的主要人群,配鏡度數在近視100度到400度之間,而12歲以上18歲以內600度以上高度近視佔比10%。

“這意味著,兒童近視的控制情況不容樂觀。”據調查顯示,如今全國小學一年級的近視率達到10%左右,而隨著年級上升,近視率逐級升高,到六年級可達到近視率60%左右,而浙江省中小近視的比例並不比這個數據低。

據介紹,一般來說,小學一年級如果近視且得不到有效控制,將會以年均75度到100度逐年升高,等到了高年級,將發展為高度近視,影響一生。

“因此,近視的預防要從娃娃抓起,孩子2至3歲時開始,就應該到醫院做定期屈光檢查,建立視覺健康檔案,實施科學的近視綜合防控措施,方能實現在5-10年後的中小學生的近視率的下降與近視程度的控制。”倪海龍主任說。

在倪海龍主任的門診當中,有兩個家庭對孩子近視的態度和應對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近視度數的升漲幅度:一個7年僅長50度,一個1年瘋長200度。

而這兩個家庭,代表著千千萬萬個有近視孩子的家庭。

7年僅漲50度 他在高度近視門前剎住了車

每到寒暑假,小高都會來趟浙二眼科中心。這不,大三開學前,他又來找倪海龍主任複查。拿些報告單的小高很是滿意:左眼375度,右眼550度。

這個數據意味著,小高與近視的7年抗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在高度近視門前牢牢剎住了車。七年來,小高的雙眼眼軸僅增加了0.25mm。

小高是典型的一踏入小學就近視的那批人。學習成績優異的小高從小養成了不良書寫習慣,節假日奔波在四五個輔導班間,每天的戶外活動不到半個小時。

整個小學下來,再加上進入初中學習壓力加重,當小高在家長的陪伴下第一次來到浙二眼科中心時,他的眼鏡度數已經非常之深:左眼350度,右眼500度。

“如果再按照現在的學習生活習慣,小高將很快邁入高度近視行列。”聽到醫生的話,小高的父母急了,二人都屬於高度近視,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成為高度近視。

在醫生的建議下,小高配了角膜塑形鏡,同時醫生給予了全方位改善用眼習慣的具體措施。回到家後,小高的父母嚴格管控孩子的學習時間,每次閱讀書寫半個小時一定提醒小高出去活動,且給小高買了籃球讓他增加戶外活動。

小高也是個自律性較好的孩子,父母的嚴格逐漸改變著小高的閱讀書寫習慣,他也很少去接觸電子產品,每隔半年去醫院做次複查,並定期更換角膜塑形鏡。

就這樣,在家長的監督、個人的自律與醫生的專業指導下,7年來,小高度過了學業繁重的初高中,走進了高校象牙塔,最終與高度近視揮手再見。

“近視不可怕,控制很重要,只要孩子和家庭共同努力,一定能將近視度數控制在合理範圍,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倪海龍主任說。

1年瘋長200度 家長放任自流孩子性格受損

對今年8歲的小文來說,逐漸模糊的視線,對她的性格與行為產生了影響。

原本較為文靜的小文是去年暑假來的浙二眼科中心,當時孩子近視100度,視物模糊疲倦症狀明顯,主診的倪海龍主任根據孩子眼位等其他檢查為孩子配了眼鏡,並叮囑家長一定要配戴眼鏡,且半年進行一次複查,同時要注意良好的用眼習慣。

可當幾天前,小文第二次在家長的陪同下走進眼科中心時,倪海龍主任感到痛心。小文坐在凳子前,一聲不吭,醫生怎麼問話都怯生生的不回答,而驗光結果更是令倪海龍詫異,一年之內小文視力增長了200度。

經詢問家長,倪海龍主任才瞭解到,家長認為小姑娘戴眼鏡影響美觀,且抱著“一戴眼鏡再也摘不下來”的觀念,並沒有讓小文經常配戴眼鏡。

在日常學習生活裡,父母為小文報了四五個輔導班。而小文自己,又愛看書,每次一翻開書就好幾個小時,且閱讀姿勢不對,戶外活動極少。

此外,家長還聽信的一些育兒群裡的消息,在一些不正規的機構接受按摩機所謂視力訓練等方法。

一系列不科學的方法、習慣、放任,讓小文的近視瘋漲,而逐漸模糊的視力甚至一度讓文靜的小文變得更加內向、怯弱。

“如果再這樣下去,小文的近視發展速度將非常之快。”聽到醫生這番話,小文的家長感到非常自責,沒想到放任近視的發展,其會雙倍“反噬”。

“鑑於小文的案例,我們認為,兒童青少年想要防控近視,必須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或以上,從幼兒階段就重視開始;最大程度地避免太長時間太近距離的近距離用眼;定期規範的驗光配鏡和複查;部分適合者且近視進展明顯的青少年可配戴角膜塑形鏡來延緩近視的快速進展。”倪海龍主任說。

兩個家庭不同的故事,更是體現了近視防控科普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正因如此,做為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委員,倪海龍主任帶領的視光團隊過去10多年一直在走進校園,在踐行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科普公益活動。

教育社會醫療機構多管齊下攻克近視難題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並向相關部門和社會廣泛徵求意見。

方案提出了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的階段性目標,明確了家庭、學校、醫療衛生機構等各方面責任,並決定建立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制度。方案於昨日正式印發實施。

方案指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認為,預防青少年近視是一個全方位、全社會的問題,當下各個部門應高度重視落實習總書記的號召,積極參與到青少年近視預防、控制的行動中去。

“教育部門應從幼兒園開始保障孩子戶外活動時間,積極減少學生學業負擔;體育部門要提供更多安全、環境好的青少年戶外活動場所;醫療機構和眼科醫生應積極通過科學手段矯正、控制近視的發展。”姚克主任說。

姚克教授是中華眼科學會主委,他說,在今後眼科建設發展上,還應更加註重視光臨床工作的發展,推動全國眼科機構科學規範地開展青少年近視的矯正與控制,發動更多眼科醫生在做好臨床工作的同時積極投身青少年近視預防科普工作中去。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文芳 通訊員 方序 魯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