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2018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新進展,坐標雲南新昆華

近年來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腫瘤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更多更有臨床價值的腫瘤治療方法進入了我們的視線。腫瘤免疫細胞治療已成為繼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化療藥物治療之後的第四大腫瘤治療療法,也是目前最熱門的腫瘤治療手段。

建國後的前10年,我國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控制急性傳染病、新生兒死亡、地方病和營養不良等迫切需要解決的健康問題上。因為那時,居民死亡原因的前10位內還沒有腫瘤的身影。隨著經濟生活的發展和醫藥衛生工作的進步,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重視腫瘤問題,開始了比較全面的研究。

驚喜!2018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新進展,座標雲南新昆華

 腫瘤形式嚴峻――處上升趨勢

讓我們先來看一些發生在身邊的例子:

2002年10月20日,演過《圍城》的著名演員李媛媛,因乳腺癌去世,年僅41歲。

2003年12月30日,香港著名演員梅豔芳因患子宮頸癌醫治無效不幸病逝,年僅40歲。

2007年4月3日,香港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病逝,享年70歲。這位曾稱有“60歲的年齡,40歲的外貌,20歲的心境”的亞洲女首富死於卵巢癌。

2007年5月13日,飾演林黛玉成名的演員陳曉旭因患乳腺癌在深圳去世,年僅42歲。

2007年11月27日,曾被譽為央視2001年春節晚會的歌壇一匹“黑馬”、“李娜第二”的著名女歌星葉凡被乳腺癌奪去生命,年僅37歲。

而到了2009年,僅僅上半年,因為腫瘤相繼去世的明星就有7位,其中包括因為淋巴癌去世的《情深深雨濛濛》中方瑜的扮演者李鈺、著名主持人羅京,因為喉癌去世的著名相聲演員李文華,因為乳腺癌去世的歌手阿桑,以及因為肺癌去世的老藝術家文興宇、著名攝影師池小寧、著名導演錢千里等。這些名人的去世,再次向世人敲響了腫瘤防治的警鐘。

腫瘤治療新進展——神奇的免疫細胞療法

驚喜!2018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新進展,座標雲南新昆華

腫瘤形式嚴峻,如今手術治療作為單一治療手段已成為歷史,現在的臨床醫生更強調腫瘤的綜合治療,以提高患者整體預後及生活質量。免疫細胞治療完全顛覆了人們以往對於腫瘤治療的觀念,從原先的依靠外界方式殺死腫瘤,到依靠自身免疫系統殺死腫瘤,控制病情,成為癌症治療最為有效的技術手段。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轉移、復發的治療新技術。

細胞免疫治療,係指從病人自身免疫細胞分離、培養、誘導、腫瘤抗原負載到細胞擴增、生物學修飾以及回輸的全過程。所應用的免疫細胞包括樹突狀細胞(DC細胞)、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以及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AR-T)等等。

驚喜!2018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新進展,座標雲南新昆華

簡單來說就是抽取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把腫瘤的特徵“告訴”免疫細胞,在體外誘導出可能具有殺傷腫瘤能力的細胞,再輸回患者體內進行“戰鬥”。此類療法包括DC,CIK,NK,CAR-T,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s)等等。但是經過十數年的研究,大浪淘沙始到金,眼下有出色作用的是CAR-T,DC這兩種細胞治療方法。

來讓我們認識一下免疫細胞療法的各個組成成員!

DC細胞是目前已知的抗原提呈功能最強大的一類細胞,其發現者拉爾夫斯坦曼獲得了2011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通過腫瘤抗原負載,提高DC細胞對腫瘤抗原的識別能力,進而激發自身免疫系統產生特異性的效應細胞,被稱之為主動免疫。基於這一思想的第一支治療性腫瘤疫苗sipuleucel-T於2011年被美國FDA批准生產,被用於治療難治性前列腺癌。此外,DC細胞治療方案目前已經被廣泛的應用於治療各種實體和血液系統腫瘤。

驚喜!2018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新進展,座標雲南新昆華

CIK細胞是利用IL-2、INF-γ等細胞因子誘導患者外周血中分離出來的單核細胞所生成的一群混雜的淋巴細胞,具有非特異性的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在回輸給患者以前要做兩項處理工作:一是對其數量進行擴增,通常認為能產生療效的數量級是109~1010,;二是將CIK細胞和DC細胞共培養,提高其相對的腫瘤殺傷特異性。

驚喜!2018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新進展,座標雲南新昆華

NK細胞是體內自然存在的一組淋巴細胞,其組分單一,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明確,功能強大,此外,NK細胞不需要負載腫瘤抗原即可殺傷腫瘤細胞(呈現非MHC限制性)。在回輸給病人前,主要對其數量進行擴增。

驚喜!2018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新進展,座標雲南新昆華

CAR-T細胞療法是在免疫T細胞表面嵌合了腫瘤抗原受體,是的這種細胞一方面可以特異性結合腫瘤細胞並進行殺滅,同時可以在體內分裂和複製。CAR-T細胞療法代表著目前最為前沿的細胞免疫治療技術,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針對血液系統腫瘤的治療領域。

驚喜!2018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新進展,座標雲南新昆華

腫瘤是個誘因複雜的系統性疾病,人體免疫系統也是個複雜的系統。儘管腫瘤免疫細胞療法已經取得可喜的成績,但尚有許多需要完善之處。從目前各種癌症療法的臨床結果比較看,比起其他的療法,免疫細胞療法應該屬於“成績”十分優秀之列。

其中,CAR-T療法是個性化醫療,因為每個患者的遺傳背景不同,需要專人定製,除了B細胞白血病以外,目前此療法不適用於其他種類的癌症。隨著對癌症的免疫反應及調控機制的深入瞭解,加上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免疫細胞治療有望撐起“半邊天”,成為治療腫瘤的主要手段。

驚喜!2018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新進展,座標雲南新昆華

2018年1月雲南省衛計委、物價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發文《關於放開健康諮詢等醫療服務價格的通知》中明確放開包含(CIK細胞、DC細胞輸注治療)等五項腫瘤免疫細胞療法。該項政策的出臺,使雲南省成為全國首個開放免疫細胞療法的省份,將讓更多腫瘤患者受益於免疫細胞治療,也使雲南省的幹細胞研究和臨床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在次背景下,雲南省新昆華醫院為了響應雲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立足雲南、面向西部、面向全國、面向東南亞”和“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的項目發展定位,建立了細胞治療中心。此後,雲南新昆華醫院細胞治療中心將不斷攻克腫瘤患者。

細胞中心除了治療癌症,針對其他一些例如帕金森氏症、阿爾茲海默症、系統性紅斑狼瘡以及腎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也提供細胞治療方案。

相信,不久的將來,腫瘤或許不再是絕症,而成為可治癒或可控的“慢性病”。儘管惡性腫瘤很可怕,但人類宣佈腫瘤不再可怕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驚喜!2018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新進展,座標雲南新昆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