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中國爲什麼要投資非洲?

「解局」中國為什麼要投資非洲?

今天下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這是中國今年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其中有這麼一段話引發了強烈的掌聲——

“中國在合作中堅持真誠友好、平等相待……堅持做到‘五不’,即:不干預非洲國家探索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內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在對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在對非投資融資中謀取政治私利。中國希望各國都能在處理非洲事務時做到這‘五不’。”

中國最高領導人為何要著重提到這幾點?

歷史經驗

中國一直秉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中國在國際上贏得了廣泛的聲譽和尊重。事實上,今天習近平提出的這五個“不”,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一脈相承。這也是中非合作與西方對非政策最根本的區別所在。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信息研究室主任王洪一告訴島叔,從歷史上看,

近代以來,中國曾接受過西方列強帶有各種附加條件的“援助”和貸款,其結果教訓沉痛;非洲也曾深受其苦。正因如此,中非合作表現出一種跳脫歷史陷阱的睿智。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壽慧生研究表明,西方社會對非援助附加了大量條件,把雷同的援助方案應用於國情截然不同的非洲國家,同時用僵化的價值觀,例如備受詬病的華盛頓共識中的新自由主義原則,以及實行西方的普世價值等“政治正確”,來指導援助資金的流向和使用方式。這導致很多國家用於民生的政府支出還不及清償國際債務的費用。

在他看來,這些附加種種政治條件的“致命援助”,使非洲國家淪為援助對象而非發展主體,在發展方向和操作方式上聽命於西方捐贈者,喪失了發展的自主性和發言權,也扼殺了發展的內在動力。

因此,連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伊斯特利也曾經嚴厲抨擊西方國家戰後對於非洲的“國際援助”。比如,儘管人們公認非洲兒童無法享受十幾美分一支的抗瘧疾藥為一大悲劇,更大的悲劇是,在西方為非洲投入6000多億美元的援助之後,非洲兒童仍舊無法獲得十幾美分一支的抗瘧疾藥。

就在2000年《經濟學人》的封面文章中,還把非洲稱為“毫無希望的大陸”,認為這裡“無可救藥,未來註定野蠻和發展不足”。

而中非合作之所以稱得上“互惠互利”,就是因為在這片土地上,中國恰恰遵循了落後國家發展的基本規律。

「解局」中國為什麼要投資非洲?

真實投入

國內經常有人會問,中國為什麼要跟非洲合作?

在王洪一看來,這是因為中非的產能互補性非常強,非洲的發展潛能又會帶來巨大的市場。中國有資本,一些產能和技術也出現了過剩,需要尋找市場和投資機會。而非洲的需求則是工業化起步,需要資金,需要就業,需要擺脫國家經濟只能靠“往地下挖”的狀態。

如此前俠客島指出的那樣,在非洲這片土地上要搞投資、搞產業,需要許多的基本配套。蓋一棟住宅尚且需要平整土地、鋪設管網、搞好道路和配套設施,興建長遠產業就更需如此。

如果一個地方沒水沒電不通路,即便技術再先進、工人再勤勞,也造不出什麼來。如果當地的工人沒有技術培訓,不可能變成可以熟練操作機器的合適勞動力;如果不幫助非洲提高公共衛生水平,也很難保證正常的生產經營。

以中國進出口銀行為例,數據顯示,2006年起,對非貸款就佔到全部境外業務的三分之一,包括了鐵路、公路、醫院、住房等項目,未來還會增加對農業、能源產業的支持力度。

同樣,中非合作有相當多“一拍即合”的領域。例如,非洲有著豐富的資源,如原油、錳、銅等;但這些資源長期以來得不到充分開發,且被西方國家以低價壓榨掠取。中國對資源的需求無需多言,這樣雙方就有了合作的基礎。王洪一介紹,中國從非洲進口的銅、棉花,數量比國產的還多;中企在非洲的油田項目則為中國能源安全提供了巨大幫助。

「解局」中國為什麼要投資非洲?

中國的基礎性工作正在帶來效果,連西方也在享受中國在非建設的成果。美國《外交學人》網站就刊文舉例稱,在曾經世界上最貧窮國家之一的埃塞俄比亞,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建成了阿瓦薩工業園,工業園中的頭號工作崗位提供者,則是美國服裝企業PVH公司。

《外交學人》這樣說:“如果沒有中國在埃塞俄比亞各地修建的鐵路、公路和發電站,PVH和其他全球投資者不可能在這裡經營他們的企業,並且創造成千上萬令人覬覦的製造業崗位。”

在西方媒體看來,當“西方政府幾乎放棄了這塊大陸”,將其視為“不穩定、移民和恐怖主義來源”時,中國看到了互惠共贏的機會——2000年,中非貿易額僅有100億美元;去年,中非的雙向貿易額已達1700億美元。同時,麥肯錫給出的調查報告顯示,在8個非洲國家的1000多家中國企業進行調查,發現這些企業89%的僱員是非洲本地人。

「解局」中國為什麼要投資非洲?

合作共贏

事實上,2000-2010年間,非洲國家的平均經濟增速是5.4%,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據測算,到2050年,非洲的人口和勞動力將佔世界的四分之一。持續的城市化進程、大量的年輕人口,將在未來帶來工業化推進、消費增長、規模經濟提升,這一切都將為在這裡投資的企業帶來更大機遇。

根據《福布斯》的測算,在整個非洲,“中國的基礎設施項目一年產生的收益約500億美元,對中國公民來說,這直接和間接變成了大量的就業機會”,“非洲代表著一個重要的經貿前沿領域”。

非洲人很明白,中國的外交實踐中從來沒有殖民的汙點。中國跟西方最大的不同,就是與非洲平等相待。

經濟上,中國需要非洲的資源,是公平的買賣,還幫助非洲進行產品資源的深加工;中國也利用這些資源進行再加工,例如尼日利亞的石油經過中國的加工成為柴油、汽油,再次進口到尼,延長、完善產業鏈;不光把中國製造送到非洲,也幫當地搞非洲製造,幫他們把原料變產品,而且可以把產品銷往歐美市場。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將來世界上不僅會看到中國製造,也會看到更多的“非洲製造”。

「解局」中國為什麼要投資非洲?

尼日利亞的《先鋒報》是這樣說的:“與西方不同,中國不霸道,它沒有宣稱它的敵人必須是我們的敵人,也沒有要求盟友加入地盤爭奪戰。相比之下,當美國人與其他國家作戰時,例如與土耳其和伊朗的持續爭端,美國堅持,其他國家要麼加入經濟制裁,要麼受到懲罰。中國人告訴我們,蠟燭不會因點燃其他蠟燭而失去亮度,而是讓世界變得更加明亮。”

肯尼亞的《民族日報》則更明確地指出:

“對非洲來說,中國是一個有價值的合作伙伴。它努力打破基於幾個世紀欠發達的古老的‘貧困陷阱’。”

6500多公里鐵路、6000多公里高速公路、200多所學校、80多座體育場、數十座政府辦公樓、議會大廈和大量的機場、港口,非洲通信的現代化,以及常駐2000多名維和戰士對和平安全的努力、幾十年如一日對非洲公共衛生的改善……這就是中國在這片大陸上交出的“答卷”,這些務實的行動勝過一打又一打的綱領和口號。

「解局」中國為什麼要投資非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外媒曾經採訪過一位幾內亞女孩,她是這樣說的:“我們聽說,西方人拿出數十億美元建造公路,但它們從未建成;但如果你看到兩個中國人幹活,你就知道,那條公路將在兩個月後建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