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天:指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获取素材,作文就有话可写

暑假作文训练营第15天:学会获取素材,作文就有话可写

大家好,周末愉快。前面我讲过在日常教学中,一说到写作文,学生们个个眉头紧皱,嘴巴撅起,咬住笔杆......很多学生对作文都感到很惧怕,不知从何下手, 不知道要写什么, 没有内容可写。对学生来说,语文学科中最难的是写作文,我做为语文老师深有同感。

第15天:指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获取素材,作文就有话可写

其实,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小学生作文就是要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根据小学生的心理能力,认知能力,小学生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话可说,才会吐露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应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素材,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叶圣陶先生说过: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 度, 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不仅道出了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说明作文的素材 来自于生活。那么,如何在生活中获取作文素材呢?

1、从活动中获取素材

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感受最深的生活,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校的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体育课上有拔河比赛,有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等;课堂上有朗读比赛,有写字比赛;节日里有歌咏比赛,有文艺汇演等。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有了亲身体验,活动过程为学生写作文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生活素材。如让写有关活动的作文,学生写起来就言之有物了,就有话可写了,就不会写假话,写大话了。

2、从家庭中获取素材

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场合,是 写作文不可缺少的生活素材。爸爸妈妈每天在家里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你都看在眼里,都是你写作文的生活素材。 你帮助父母亲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都是素材。如让写家庭人物,或发生在家里的事情,因为你亲眼目睹了,亲自参与了,写作文时就会妙笔生花,文思如泉涌,文章就具体生动了。

第15天:指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获取素材,作文就有话可写

3、从社会中获取素材

学生除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幸福和睦的家庭生活外,还有很多时间要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听人谈话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听一次好的谈话,胜过读几本好书。做 个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感触,用自己的脑 子去思考。在交往中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听力、思维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写好作文所必备的基本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有很多有意义的、有趣的、发人深思的话题,这些话题的积累往往会为作文增加不少素材。因此,在交往见闻中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将为我们的作文获取宝贵的素材。

4、从阅读中获取素材

学生平时阅读的课文、报纸、杂志等都给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信息,来扩展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知识量,从中获取作文素材。比如读到一篇好文章、读到一本好书,就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成读后感,坚持多读多写,作文水平的提高就指日可待。

5、从影视中获取素材

现在科技高速发展,在家足不出户就能看电视、电影,影视作品中那些鲜活生动的事例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比如看了《海棠依旧》这部电视剧,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你就可以以此写一篇观后感。

总之,获取作文素材的途径很多,我们平时要引导 学生去发现,去认识,去领悟。使学生养成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的好习惯,知道生活处处有素材。让学生坚持小练笔,使学生越写越想写,越写越得意,越写文思越敏捷,就不 再感到没有内容可写,没有话可说,从而感受写作带来的乐趣,创作出生动优美的作文。

最后进行习作练习

第15天:指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获取素材,作文就有话可写

(本文是忆梦月华原创,欢迎大家转发、收藏、点评。大家一定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