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死前的夜裡,孝莊把一個人帶進宮,康熙才能穩坐江山60年

順治十八年,年僅二十四歲的順治皇帝染上天花重病,這對於從來沒有得過天花,不具備天花免疫系統的關外滿族人來說是致命的。所以這普遍讓當時的滿朝文武急得團團轉,主要是國不可一日無君,順治帝病重了還沒有立儲呢!

順治帝當然知道這是重中之重,所以儘管病入膏肓,但是還是想著儲位人選。順治帝年二十四,有八個兒子,長子早夭,只活了八十九天。次子福全當時年僅九歲,雖深得順治寵愛,但遺憾年幼,難堪大任,順治帝為避免多爾袞攝權這般事件再次發生,所以沒有考慮。三子玄燁(即康熙帝)年八歲,更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了。

順治死前的夜裡,孝莊把一個人帶進宮,康熙才能穩坐江山60年

所以,思來想去,順治還是想把皇位傳給堂兄弟——安親王嶽樂,年長有威望。但是遭到了生母孝莊太后的反對,孝莊太后認為嶽樂雖然是太祖努爾哈赤之孫,與順治同宗,但終究是旁系宗室,不為皇太極正統,難保會出現比幼帝臨朝更為複雜的問題,所以極力反對並且力主立長。

但是順治帝仍然堅持己見,母子兩個相持不下。這對共患難的母子也首次出現了嫌隙,但是眼看著順治皇帝一天比一天病重,雖然朝政由孝莊太后臨朝攝政,可終究不是長遠之計,況且她一個婦道人家,難免日子久了遭人彈劾逼宮。所以孝莊太后也是急的猶如火燒眉毛。

順治死前的夜裡,孝莊把一個人帶進宮,康熙才能穩坐江山60年

心急如焚的孝莊太后突然想到了一個人,也許這個人人能勸通順治皇帝。這個人就是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湯若望其人本是神聖羅馬學院晉升的神父,於明朝崇禎年間登陸澳門。後一路北上來到北京,因其出色的傳教手段和天文曆法知識被朝廷重用欽天監,主管天文曆法。

滿清入關後,又因傳教士身份和天文曆法知識受到當時清朝廷的重用。因為經常出入內廷,對於政法有所建樹,所以被順治帝看重,親切的稱其“瑪法(滿語爺爺的意思)”。

順治死前的夜裡,孝莊把一個人帶進宮,康熙才能穩坐江山60年

孝莊皇太后也是知道順治帝對這位德國爺爺素來尊敬,所以就請湯若望進宮商議,湯若望馬上答應了,親自來到順治帝病榻前悉心關懷,當順治帝諮詢儲位的事情時。湯若望以延續大清永安,皇族血脈正統為基礎勸順治帝立三子愛新覺羅·玄燁為儲君,因為玄燁小時候得過天花,有免疫力,順治帝思忖半晌,隨即答應了。

順治死前的夜裡,孝莊把一個人帶進宮,康熙才能穩坐江山60年

這才就有了後來的康熙,而康熙也感恩湯若望,封他為“光祿大夫”,位居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