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瀘西蟲繭巴烏,吹出一段相戀的悲情故事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點擊標題下方紅河旅遊,瞭解更多旅遊資訊。「雲南旅遊新方向,雲上梯田,夢想紅河」

雨水洗涮著青翠的山頭,山的那邊,一串悠揚低沉的音符踩著雨滴的節拍鑽進了耳朵。那古樸而神秘的曲調,和這個大山深處的少數民族村寨相得益彰。發出這獨特音色的樂器就是蟲繭巴烏。

瀘西本土作家趙喬紅曾寫道:

清亮的蟲繭巴烏

吹醒了太陽

我站在高高的東方山樑

歌唱瀘西

歌唱我親愛的家鄉

看來,這個古老的民間樂器真心為壯鄉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樂趣。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定情信物”——巴烏

“蟲繭巴烏”的由來,源於一個人龍相愛的悲情故事。它講述的是村中一青年獵人在乾涸的小江河中,救了一個女子,並幫她到窄丫口 (今雲鵬電站附近)家中傳信。而被救的女子是龍王最小的女兒,小龍女得救後,二人由相識到相戀,並且私下結婚還生下了孩子。龍王得知此事,便囚禁了小龍女。

蟲繭巴烏是龍女的一雙兒女在沿江尋找母親的過程中,利用江邊的蘆葦杆及橄欖枝頭的蟲繭製作的一種樂器,吹出了思念母親的悲傷優美的曲調。

在瀘西縣永寧鄉的小法依村,蟲繭巴烏的演奏與製作,已經作為一種民間傳統文化,在當地得到了較好地保護和傳承。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在民間,巴烏常用於獨奏、合奏或為舞蹈和敘事歌等說唱伴奏。雖然巴烏的音域窄、音量小,但它獨具民族風格,極富民族色彩。

王樹興今年已經 76 歲了,他吹奏巴烏的時間差不多和他的年紀一樣久遠。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蟲繭巴烏傳承人王樹興

“巴烏其實是用來吸引異性的一種樂器。”王樹興說,“它沒有固定調子,你吹你的,我吹我的,一百個人有一百種調子。到了談戀愛的季節,人人都會吹奏。”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樂器是傳情達意的最好工具,蟲繭巴烏也如此。未婚的壯族小夥,常用巴烏來演奏情歌,向姑娘傾吐愛慕之情。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迷你小笛子

巴烏以油竹為管、蟲殼為哨,在壯語中叫“布唄濃(mbok beij non)”。

“我們原來一直把它稱作‘小笛子’。”王樹興說,巴烏由管身和簧片組成,管身竹製,簧片則由一種蟲繭製成。巴烏因竹管長短、音域不同,可分為高音、中音、低音三種。高音、中音巴烏,管長30cm~50cm、內徑0.8cm~1.4cm,低音巴烏管長 60cm~80cm、內徑1.6cm~2cm。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巴烏的製作工藝不算複雜,但要做到發音準確卻不容易。巴烏的製作材料主要是紫竹和白竹,首先根據調門選擇竹子的粗細,如F調內徑為 1.5cm左右,竹節要均勻,外部光潔,無疤痕。竹質要細密、結實,掂在手裡有分量,圓潤的材料為佳。

選了竹材後,將其截成長 50cm~70cm的料子進行烘烤。烤竹料的目的一是把竹子裡的水分烤出來,二是將竹子烤直。烤料最好用煤火、碳火,烤制時間一般為 5~6 分鐘。如果竹材較溼,則需要烤兩遍至三遍。烤料期間,還要用特製的膛銼將竹子裡的竹節通開,通膛時不能傷及竹子的內壁。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接下來便要製作接口,接口是用黃銅皮銀焊絲接出與竹管內徑相同的套管,然後用工具搓至圓滑。將製作好的內接外口進行插接,直到嚴絲合縫,再根據模板畫出音孔的位置,用鑽頭打孔、磨孔。

蟲殼子可以用嘴吹

吹嘴哨片,是巴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製作,也是這種樂器的特點所在。“到山上找到稍大一點的蟲繭,我們當地叫蟲殼子,橄欖樹上的蟲繭最佳,要春天採摘,蟲繭裡的蟲子還為成蛾成蝶之前,蟲還活著,蟲繭才經久耐用。把蟲繭用工具切兩頭,長3cm,小頭做吹嘴,用手捏扁,蟲繭的小頭放在鍋鏟上磨薄後做哨片,大頭套在竹削尖的小頭上。”蟲繭巴烏由此得名。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壯族的蟲繭巴烏,演奏無禁忌。男子和女子演奏的蟲繭巴烏有所不同,男子巴烏為六孔,女子巴烏則是五孔。

有的巴烏曲調節奏自由、旋律優美,如《引情調》、《玩耍在街心》等;有的曲調委婉細膩,如《心裡樂悠悠》、《相見笑顏開》等;也有的巴烏曲調如泣如訴,如《哭母調》、《孩子沒有公雞高》等。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當月光如流水般靜靜地傾瀉在壯鄉的山野,多情的壯族巴烏把夜色點染得詩意朦朦。路旁、水邊、樹下,優美的巴烏曲調摻和著月色,迴盪在曠野,流進人們的心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