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一天縮水近40億,東阿阿膠怎麼了?

市值一天縮水近40億,東阿阿膠怎麼了?

東阿阿膠被稱為“藥中茅臺”,所以股價也備受投資者的關注,從2006年年初的5.4元左右一路上漲至今年年初的68元左右,但是之後股價卻持續下跌,昨日更是不到5分鐘即觸及跌停,一度拉起後在低位徘徊,截至收盤仍以跌停報收,總市值也大幅縮水至347億元。

東阿阿膠主要從事阿膠及阿膠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是中國最大的阿膠企業,是阿膠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該公司主要產品:阿膠與人參、鹿茸並稱“滋補三寶”,是傳承3000多年的滋補類名貴中藥材。

業績

不及預期

業內人士表示一季報不及預期是滋補老龍頭東阿阿膠股價大跌的主要原因。

4月27日晚間,東阿阿膠公告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16.96億元,同比增長1.17%;:歸母淨利潤6.09億元,同比增長0.8%;扣非淨利潤5.97億元,同比增長2.02%。今年一季度東阿阿膠營收與淨利同比並沒有下滑,但也沒有多少增長。

此外,一季度末應收票據達11.06億元,較去年年底增長一倍,主要是銷售收到的銀行承兌匯票回款尚未到期影響。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88億元,主要是本期支付稅金增加及代收代付業務減少。

這樣的財報讓機構人士大呼意外。畢竟去年四季度公司收入為28.91億元,同比增長23.96%,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7.98億元,同比增長27.33%。而且東阿阿膠近十年平均淨利潤同比增長26.59%。

分析人士認為,今年以來市場關注焦點是以科技為主導的公司,去年獲大機構青睞的傳統白馬股在逐漸降溫,東阿阿膠重挫跌停,不是偶然現象,也不是最後一個,市場風格正在進行切換。

水煮

驢皮與阿膠無效論的質疑

春節期間,國家衛計委“全國衛生12320”衛生公益熱線官方微博在發佈的一則標題為“過年不值得買之阿膠”的微博中將阿膠稱為“水煮驢皮”,再次將阿膠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不過,該微博很快被刪除,只是東阿阿膠就此再成為爭論的中心。

市值一天縮水近40億,東阿阿膠怎麼了?

東阿阿膠一直在宣傳其有各種神奇療效,包括補血、止血、養顏、安胎、抗疲勞、抗癌,但所用原料的驢皮屬於膠原蛋白,並沒有所謂神乎其神的療效。

漲價

策略恐怕難以為繼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以來,東阿阿膠的產品頻頻開啟漲價模式,卻很難遮掩東阿阿膠銷量下滑的現狀。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至2017年,產品共提價11次。其中2016年東阿阿膠提升出廠價格14%,2015年提價幅度為15%,2014年經歷兩次提價,分別為19%、53%,2013年提價幅度至少在30%以上,2012年提價30%,2011年提價高達60%,而2010年當年提價三次,分別為20%、5%、10%。

2011年至2017年,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66.17%、73.65%、63.48%、65.54%、64.61%、66.95%、65.05%,毛利率波動並不十分明顯。但同期淨利率有較大幅度波動。同期,公司的淨利率依次為31.54%、34.47%、30.37%、34.23%、30.05%、29.37%、27.73%,2017年較高峰年度相差近7個百分點。

東阿阿膠管理層人士表示,雖然普遍消費者認為東阿阿膠已經很高了,但除去原材料價格提升(驢皮價格提升)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東阿阿膠當前的價格並沒有過度上調,他認為企業變動幅度較小的毛利率為“價格並未過度上調”的依據。

廣告

費5.13億元是研發支出2.28倍

醫藥行業廣告轟炸模式引發公眾視覺疲勞和輿論界批評,儘管公司去年研發支出為2.25億元同比增長34%,但與去年廣告費5.13億元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廣告費用是研發支出2.28倍, 2017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73.72億元,同比增長1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44億元,同比增長10.36%,淨利潤增速僅達到“兩位數”的邊。

深股

通大幅拋售

儘管一季度業績並未出現明顯增長,不過東阿阿膠前十大股東中不少仍然選擇增持。其中,深股通席位一季度增持1516萬股至4947萬股,佔比達7.56%,截至4月27日深股通席位仍持有東阿阿膠4865萬股,佔比7.43%;此外,證金公司在一季度也有增持,持股數量為1855.26萬股,佔比2.84%。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證金公司位列東阿阿膠第四大流通股股東,且持股數量較2017年末有所上升。2017年年末,證金公司持有東阿阿膠1573.42萬股股份,佔流通股比例為2.406%;今年一季度末,證金公司持股數量為1855.26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2.837%,增持281.84萬股。

市值一天縮水近40億,東阿阿膠怎麼了?

市值一天縮水近40億,東阿阿膠怎麼了?

不過,從昨日龍虎榜交易數據來看,深股通席位出現大幅出貨的情形。昨日盤後數據顯示,深股通買入東阿阿膠988萬元,同時賣出1.69億元,淨賣出1.59億元。另外,機構席位也呈現淨賣出態勢。其中,三家機構席位合計賣出7343萬元,兩家機構席位合計買入2819萬元。

專家

評論

知名經濟學者、財經評論家郭凡禮:東阿阿膠的提價是為了保證盈利。從近幾年的數據看,東阿阿膠不停漲價,但是盈利幅度卻保持不變,市場份額不斷縮減。從今年前三季度淨利來看,東阿阿膠的銷量增長正在減速,市場難以擴大。為保證今年淨利做到和前兩年一樣增幅在10%以上,在銷售量難以增長的情況下,東阿阿膠能做的只有漲價。從2005年東阿阿膠持續推進聚焦主業和價值迴歸戰略以來,東阿阿膠銷售收入上漲了5倍,而淨利潤則從2005年的1.14億元增長了14倍。目前東阿阿膠每漲價30%僅會流失10%的客戶,因此,漲價會為東阿阿膠帶來更多的利潤。

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Health合夥人趙衡:東阿阿膠前三季度淨利增長僅為1.7%,代表公司淨利增長已經出現乏力。在銷量下滑的情況下,東阿阿膠要維持公司整體營收和利潤增長只能通過提價的方式。由於飲食方式發生改變,現在消費者體質和以前有所不同,阿膠市場很難再有較高的增長空間。這種情況下,東阿阿膠持續提價將對公司未來市場可能產生一定影響。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目前的東阿阿膠有點黔驢技窮的感覺。在可創新空間不大、新品推廣不成功的情況下,提價是東阿阿膠保持營收淨利雙增長的方式。不過,頻繁的提價會讓消費者反感,現在市場上可選擇的產品較多,持續提價會讓一部分消費者放棄購買東阿阿膠產品。

——END——

選自“外盤易(ID:Waipanyi_com)”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做盈虧承諾;期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