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留意過每月的手機帳單嗎?小心被偷偷扣費哦

小王最近有點心煩,前幾天偶然幫母親查詢手機話費,發現訂閱了一個小說閱讀功能,但小王的母親用的是老人機,並且從來沒有手機閱讀的習慣,那這個長達一年的每月扣費12元的小說閱讀功能是怎麼開通的呢?

你留意過每月的手機賬單嗎?小心被偷偷扣費哦

小王打了運營商的客服電話詢問,客服說是有人打這個電話語音開通的此功能,但卻拒絕提供電話錄音。雖然幾經交涉,運營商答應了退費,但是小王還是心裡有個疙瘩,為什麼在未經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會開通扣費功能?小王上網一搜,發現這種情況不是個例。

網上"不明不白地給我辦理了車友助理業務,我該如何維權""未經用戶同意,私自開通扣費業務,怎麼投訴"等話題引發不少用戶的共鳴。"查流量時發現多扣了10塊錢,在網上營業廳一看被開了車友助理,我連車都沒有怎麼可能開這種東西?"網友說。還有網友吐槽道:"被偷偷訂購了車友助理業務,從2015年11月起每月扣10元,期間並未提供任何服務。要不是突然查了下話費,就這麼被默默地扣下去。"

你留意過每月的手機賬單嗎?小心被偷偷扣費哦

如果月話費額沒有明顯波動,很多人不會想到查看詳細賬單,因此給了一些不法機構或人員可乘之機。

個別基層電信代理商通過"模糊資費內容""先免費後收費"等不規範的電話營銷行為,為用戶定製、變更業務、套餐資費。目前,電話營銷主要存在於運營商部分縣區一級基層公司和其代理商,其能夠存在的深層根源在於市場競爭和經營考核壓力。為完成銷售業績、提高市場份額,採用電話營銷方式,向用戶推薦一些主推產品或套餐。為了降低人員成本,一般會將營銷任務外包給專門的外呼公司操作。外呼公司為了完成更多營銷任務,往往不按運營商制定的外呼管理規範操作,經常會出現"模糊資費內容""先免費後收費"等不規範行為。同時,運營商缺乏過程監控、後期稽核,進而助長了外呼營銷中的不規範行為。

你留意過每月的手機賬單嗎?小心被偷偷扣費哦

這些未經機主同意的扣費,因涉及金額較小、隱蔽性強,許多消費者不容易發現。即使發現了問題,由於涉及金額不大,大多數人也都會選擇取消服務而不再深究。

事實上,雖然損失金額不大,但在消費者不知情或者不完全知情的情況下,運營商開通了某項收費服務,且運營商在推介其服務時存在誤導性遺漏,這種做法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除了擔心這些不法運營商偷偷扣費,手機維修也是用戶頭疼的事情。比起手機資費,手機維修行業水就更深了,官方維修貴,流程繁瑣,零散的維修作坊價格不透明,常常是"坑一個是一個",沒有質量保障。

你留意過每月的手機賬單嗎?小心被偷偷扣費哦

不過近年一些新興的互聯網手機維修平臺,讓這個行業有了改變。目前國內最大的連鎖手機快修平臺千機網,所有的維修項目都是明碼實價。蘋果手機換外屏只需要幾百元, iPhone5系更低至99元。換品勝手機內置電池,也多在兩三百元。並且千機網的手機全新屏幕和內置電池,是由其母公司品勝研發、生產,並直供給千機網的,價格實惠,質量保障,讓消費者少了擔心,多了放心。同時千機網還在全國幾百個城市開通了免費上門維修,大大方便了消費者。

手機已經成為了現代人最重要的工具,生活工作社交,都依賴手機,手機資費,維修費,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希望和手機相關的各上下游行業,都能更規範,更透明,讓大家能夠用得放心,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