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區塊鏈自身價值,遏制自媒體跑偏跑邪

8月21日晚間,一批涉區塊鏈內容微信大號,如金色財經網、幣世界快訊服務等,均顯示賬號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並停止使用。騰訊方面表示,部分公眾號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被永久封停。

關注區塊鏈自身價值,遏制自媒體跑偏跑邪

觀察家

(原標題:遏制涉嫌炒幣自媒體 關注區塊鏈本身價值)

區塊鏈應用廣泛,與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都有密切的應用聯繫,尤其是在未來,區塊鏈技術將漸漸在實體經濟中逐漸落地,真正創造價值。

8月21日晚間,一批涉區塊鏈內容微信大號,如金色財經網、幣世界快訊服務等,均顯示賬號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並停止使用。騰訊方面表示,部分公眾號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被永久封停。

2017年,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迎來暴漲。據媒體報道,一些涉幣的區塊鏈自媒體也水漲船高,一些區塊鏈自媒體大約200點擊叫出10萬天價,一篇千字文開價10萬元。在從業者與行業媒體的共同作用下,一時間幣圈幾乎成為圈錢的代名詞,一些盲從進入者損失慘重。

但是,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已經違揹我國相關法律(央行等部門規章在法律體系中屬於法規層級)。當下對這部分賬號永久封停,可以遏制這種不遵守法規的行為蔓延,這樣的舉措十分及時且必要。

ICO即首次幣發行,源自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概念,是區塊鏈項目首次發行代幣,募集比特幣、以太坊等通用數字貨幣的行為。本來是一種企業融資的金融創新,不過,由於我國並不承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合法地位,加上傳銷等也在ICO中渾水摸魚,央行等七部委於2017年9月4日聯合叫停ICO。

但是,幣圈並未因此而偃旗息鼓。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姑且不說普通投資者的判斷能力如何,就連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也很難利用現有的研究或是模型去真正評估其價值所在。可以說,正是當前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的價值模糊和爭議,滋生了某些人渾水摸魚的行為。

與其他融資項目不同,由於ICO在當下已經屬於“地下經濟”,其項目營運主體甚至連工商登記等都沒有,有時僅僅需要一個人提出想法,再僱幾個程序員包裝產品,就成了“正兒八經”的ICO項目。

與此同時,部分幣圈自媒體涉嫌ICO虛擬幣炒作為人詬病。雖然,幣圈自媒體並非全部都是為坑錢而搖旗吶喊,此次整頓意味著區塊鏈媒體需要一個更加健康的未來。

實際上,區塊鏈被公認為是一種代表未來發展的技術趨勢。區塊鏈應用廣泛,與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都有密切的應用聯繫,尤其是在未來,區塊鏈技術將漸漸在實體經濟中逐漸落地,真正創造價值。

換句話說,區塊鏈以及區塊鏈自媒體的生存與發展還是有很大空間的,但要靠真正的專業立身。因此,這正是此次區塊鏈公眾號遭集中封停事件的價值所在,即堅決遏制涉嫌炒作的自媒體,從而引導迴歸理性、關注區塊鏈本身價值。

□盤和林(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