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作家團:給自己設定條條框框,寫不出好東西來

8月28日下午,令無數愛好文學的孩子翹首以待的“少年文學家”活動頒獎典禮如期舉行。蘇童、葉兆言、李洱等7位文學大師親臨現場,圍繞“網絡文學”這一話題分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還就當下熱議話題和孩子們進行了精彩的探討。向大師求教、深度挖掘文學背後的故事……這一切讓參與活動的孩子們受益匪淺。

對話作家團:給自己設定條條框框,寫不出好東西來

7位文學大師現場對話學生

網絡文學是不是文學?

青少年是否應該看網絡文學?

葉兆言:我覺得我現在就已經是一個網絡作家了,我每個月都會在網上發表文章,篇幅不長,大概四五千字。這是個很好玩的東西,會刺激你的虛榮心,因為你能看到有多少人看了你的文章,比如我之前一篇文章點擊量超過了3萬,這讓我開心了好久。網絡這麼大,什麼人都可以在上面發表,小孩子也可以,我覺得把天地弄寬一點總歸是比較好,因為它是一個相對自由的地方。

蘇童:剛才葉老師自稱是網絡作家,我不太苟同,葉老師因為自己的東西出現在網絡上,就認為自己是網絡作家,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他很誠實地說自己文章的點擊量是3萬,可是在當下,沒有3000萬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網絡作家,他頂多算出現在網絡上的作家。

對話作家團:給自己設定條條框框,寫不出好東西來

作家蘇童

我們中國的網絡小說有很多爆款,比如盜墓、宮鬥類型的小說,這是很多年輕人非常喜歡的,必須承認,年輕人的閱讀習慣跟我們這些中老年人存在差異,但沒有高低之分,我從來不是讓孩子們一定要讀經典。

當然,如果你用來讀書的時間很少,那我還是建議你去讀經典。如果只是打發時間,看點網絡文學未嘗不可。

李洱:我的觀點跟他們有相通之處,但更多是不同。

談到網絡文學,你現在上網查一查,現在網絡文學的定義是我下的,網絡文學就是網絡的卡拉OK,除了詩歌和簡短的散文之外,在網絡上發表的原創文學基本上都是垃圾。

為什麼呢?文學是一種長長的沉思、疑問,而網絡給人的是一種迅速的答覆,所以網絡文學跟文學的本質是相悖的,這是我要講的第一點。

第二點,我一定要告訴你們,你們所知道的那些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家從來不看網絡文學,也就是說,好的網絡文學作家只能夠看經典作品。看那些網絡文學的讀者,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你成不了好作家。

第三點,我們這些人可以看網絡文學,你們不要看,你們一定要看傳統的經典作品。我在魯迅文學院講課的時候就在講:為什麼要辦網絡文學班呢?網絡文學所反映的思維方式是非常腐朽的,盜墓、宮鬥,這些內容都為現代社會所不容,所以我負責任地請你們不要看網絡文學。

對話作家團:給自己設定條條框框,寫不出好東西來

作家李洱

大師們的觀點各有不同,思維的交鋒也引發了大家更深入的思考。隨後,大師們還和參與活動的“小作家”進行了互動交流。從寫作技巧、閱讀選擇等具象問題,到文學的意義、詩歌的發展等深刻的抽象問題,孩子們充分展示了思維的活力,大師們的回答也十分鮮明、睿智,讓大家受益匪淺。

Q1

中國古代有一種傳統,講究文以載道,這和追求美感孰重孰輕,該怎麼結合?

蘇童:文以載道,道其實是倫理綱常,像《紅樓夢》、《聊齋》這些在今天看來非常偉大的文學經典,其實都是對於當時的“道”有所反叛的,遊離於“道”之外。

如果堅守“文以載道”,這麼好的文學經典還能夠出現嗎?答案是否定的。我特別喜歡的一個觀點是:文學就是人學。我們的寫作應該圍繞著人,思考它的問題、它的處境、它的命運、它的過去與未來,這是我的一個基本想法。

張清華:蘇童老師是把人家孩子的問題歷史化了,把它作為一個歷史範疇來討論。我認為這個孩子談的是方法,是如何在寫作中寄託自己的思想。

我的建議是好好地讀一下在座幾位老師的作品,因為他們的作品都是非常有美感的,這個美感不是浪漫主義,不是小資那個意義上的美感,是現代意義上的美感。以現代的、有效的、富有美感的傳達方式,表達了他們的人學思想,他們的作品都值得大家一讀。

對話作家團:給自己設定條條框框,寫不出好東西來

作家張清華

Q2

什麼是詩以言志,什麼又是文以載道?歷史範疇又是什麼?

葉兆言:我確實有點忍不住了,每到這種場合有話就想說。文以載道,詩以言志,古人的說法就是寫文章要說道理,寫詩的話要抒發自己的感情。

坦白說,很多經典其實不適合中學生讀,中學生讀不懂。中學生的作文不要刻意追求深刻,要保持自己的一份童心,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該做的事。初中的孩子要學會記敘,記敘能力特別重要,高中的孩子則要學會議論。我見過很多高中生,說起道理來頭頭是道,但真讓他寫一篇議論文,卻根本寫不好。

對話作家團:給自己設定條條框框,寫不出好東西來

作家西川(圖左)、作家葉兆言(圖右)

Q3

中國詩歌的現狀如何?古詩如何適應現代社會?

西川:中國詩歌的現狀如何?這是個很大的問題,要看相對於什麼來說,相對於古詩來說,還是相對於外國詩歌來說,如果是相對於過去100年新詩的歷程來說,我覺得中國當代詩歌,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度。

古代詩歌如何適應現代社會?實際上適不適合,我們都在背古代詩歌。我們在評閱文章的時候,看到有的同學寫古文、古體詩,我們都眼前一亮覺得他跟別人不一樣,但我們也很警惕,古文有古文的寫法,那一套訓練我們是沒有的,同學們更多的是模仿它的皮毛。

還有很多熱愛古文的同學愛用“寧靜致遠、厚德載物”這些詞,但他們對於這些詞沒有深刻的理解,用出來只能成了陳詞濫調。所以我想提醒同學們在學習古文化的時候,一定不能著急,要知其所以然,不能沒弄懂就拿出來賣弄。

對話作家團:給自己設定條條框框,寫不出好東西來

作家西川

Q4

曾聽說作者的作品裡都會有作者自己的影子?請問,應如何發掘自己,把自己變成一部好的作品呢?

蘇童:很多作家的個人風格比較強烈,即使你把作品的署名蒙起來,讀了幾段後,你還是會發現這是他的作品,這是一種獨特的氣質,藏也藏不住。

這位同學想要建立自己與作品之間的聯繫,形成獨特的風格,這很好,卻不能操之過急。因為同學們還是青少年,寫作還沒有特別強的虛構能力。所以,基本上寫作的感覺就是繞著自己跑圈,繞著自己跑,跑不太遠,要形成風格也很難。

青少年的作文寫的基本上是自己或身邊的人,我覺得這不是什麼災難,因為所有人的寫作都是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開始,漸漸擴展到一個村莊、一條街道……剛才我看到一句話非常好,分享給大家:我現在不能許諾你一個世界,只能慢慢打開。寫作就是一個慢慢打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是會成長的,你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所以只要不斷挖掘自己,不斷練習,你一定會寫出很好的作品。

Q5

寫作要不走尋常路,怎麼用平凡的事情寫出精彩的作品?

葉兆言:寫作很簡單,但不走尋常路其實是挺難的。

我特別不贊同應該從小勵志當文學家,接受現代教育的人一定要學會寫作,但不一定要當文學家。不過千萬不要因為不當文學家,就不好好上語文課,這之間沒有特別的關係。

以我自己為例,我從小沒有想過長大要當作家,家人也沒有刻意培養我成為作家。我只是很喜歡寫作,一直寫一直寫,寫著寫著就上了文學這條船。 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過早地勵志當文學家,學醫、學法律都可以,長大了以後喜歡文學,再當作家一樣來得及。

回到這個問題,同樣,不要逼著自己不走尋常路,寫作本就是一件開心的事,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給自己設定條條框框,是寫不出好東西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