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證券:業績表現強於行業 定增引戰期待協同

華泰證券(601688)

事件:公司發佈半年報,2018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2.2億元,同比+1%;實現歸母淨利潤31.6億元,同比+6%;扣非後歸母淨利潤30.5億元,同比+2%;歸母淨資產901.7億元,較去年末上升3%;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3.58%,同比增加0.08個百分點。

1、整體情況:業績逆勢增長,定增引戰期待協同

營收、淨利保持增長,業績明顯優於行業。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82.2億元,同比+1%,好於行業母公司同比-12%表現;公司上半年歸母淨利潤31.6億元,同比+2%,明顯跑贏行業母公司同比-41%表現。公司業務結構持續優化,在行業整體承壓背景下,業績實現逆勢增長。

定增完成引入戰投,強強聯手期待協同。公司於8/3公告定增完成,發行股份10.89億股,發行價格13.05元/股,募資總額142億元,並引入阿里、蘇寧、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等6家戰略投資者。定增引戰順利實施,夯實公司自身資本實力的同時,也將充分提升外部合作資源,與戰略投資者之間產生協同效應。

2、牌照類業務:經紀承壓、投行增長、資管企穩

(1)經紀業務:

公司上半年經紀業務收入18.6億元,同比下降8%(行業整體-6%),與行業同步承壓。從量來看,上半年公司股基交易量7.58萬億,市佔率7.34%,較2017年末下降0.52個百分點,市佔率仍排名行業第1;從價來看,上半年佣金率2.45%%,較去年提升0.24bp,議價能力上行。報告期內,公司加速推進投資顧問隊伍建設,積極打造一體化投顧綜合服務平臺,提升差異化服務能力,經紀業務重心由量轉質,佣金議價能力不斷提升。未來公司將進一步深耕財富管理轉型,推動線上線下業務交融同進,不斷完善客戶分層分級服務,應用金融科技升級服務平臺,改善用戶體驗,增強用戶粘性,經紀業務量價關係有望持續改善。

“漲樂財富通”保持統治地位,奠定經紀業務長期優勢。公司持續優化完善移動平臺“漲樂財富通”的功能,以金融科技+大數據為依託,滿足客戶全方位的服務需求。截止2018年上半年,“漲樂財富通”累計下 載量達到4196萬,月活躍用戶656萬,穩居同類APP第一名。遙遙領先的線上佈局為公司經紀業務奠定優勢。上半年,“漲樂財富通”移動端開戶數34萬,佔全部開戶數97%;公司86%的交易客戶通過“漲樂財富通”進行交易,移動交易佔比穩步增長。隨著“漲樂財富通”移動終端的不斷迭代,功能也愈加豐富,用戶粘性不斷提升,是公司經紀業務的長期優勢所在。

(2)投行業務

公司上半年投行業務收入8.1億元,同比+20%(行業整體-27%),實現逆勢增長。股權融資方面,股票主承銷家數11家,排名第4,主承銷金額830億元,排名第3,較2017年提升2名。其中,IPO主承銷項目6家,排名第2,主承銷金額人民幣86億元,排名第3;再融資主承銷項目5家,主承銷金額743億元,保持領先優勢。債務融資方面,主承銷家數68家,主承銷金額840億元,排名行業第7。併購重組方面,公司擔任財務顧問的國內併購重組項目共8家,交易金額人民幣705億元,均排名行業第1。整體而言,公司投行業務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業務美譽度進一步鞏固提升。

(3)資管業務

公司上半年資管業務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3.5%(行業整體-1%),表現穩定。上半年,公司資產管理月均規模為人民幣9228億元,位居行業第2名,月均管理規模較2017年增長17%。其中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達人民幣2267億元,較2017年下降6%,較排名行業第4。聯營企業南方基金資管規模7786億元,較2017年末增長18%。

3、用資金類業務:信用業務壓縮、自營業績承壓

(1)信用業務

兩融、股票質押規模順勢壓縮。兩融業務方面,上半年公司兩融利息收入21億元,同比+5%。兩融餘額532億元,較2017年末下降11%,市佔率5.69%,較2017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排名行業第2。股票質押業務方面,上半年公司買入返售利息收入6.1億元,同比+137%,其中股票質押回購利息收入15.5億元,同比+57%。買入返售資產規模565億元,較去年末減少53億元,其中股票質押式回購規模401億元,較去年末減少84億元。

信用減值損失低於市場預期。公司18年起實施新會計準則,上半年信用減值損失共計0.61億元,其中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0.69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比重0.8%,佔稅前利潤比重1.7%,信用減值損失對業績的負面影響低於市場預期。

(2)自營業務

自營業績承壓,資產配置轉變。上半年,公司自營收益(投資淨收益-對聯營合營企業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15.6億元,同比-28%,受二級市場低迷表現影響較大。截止報告期末,投資交易類金融資產規模1267億元,較2017年末下降2%,基本持平;年化投資收益率2.44%,較2017年下降3.82個百分點,接近2016年2.68%水平。報告期內,公司積極優化自營資產配置,債券佔比由2017年末的54%提升至62%,逐步減少自營業績與股票市場的強相關性。

4、國際業務:業績扭虧為盈,香港業務、AssetMark發展穩健

上半年國際業務營業收入10.1億元,同比增長39%,淨利潤1.6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907萬元,上升勢頭明顯。報告期內,子公司華泰國際完成了對華泰金控(香港)的整合,成為華泰金控(香港)的唯一股東。華泰國際作為公司國際業務的控股平臺,直接持有華泰金控(香港),並通過華泰金控(香港)持有美國AssetMark的股權。

香港業務多元發展。截止報告期末,華泰金控(香港)實收資本為港幣88億元,較2017年末持平,資本規模繼續位居香港行業前列,且各項業務均開展順利。證券交易方面,華泰金控(香港)託管資產總量港幣145.73億元,較2017年末增長84%;期貨合約交易方面,託管資金量港幣0.30億元,較2017年末下降0.59億元;就證券提供意見方面,為約7500個客戶提供研究報告及諮詢,較2017年末持平;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方面,參與完成IPO項目4個、股票配售項目1個、債券發行項目7個,合計承銷家數12個,總交易發行規模約港幣228.92億元,較2017年全年增長39%;提供證券保證金融資方面,累計授信金額港幣27.53億元,較2017年末持平;提供資產管理方面,受託資金總額港幣3561億元(含AssetMark受託資金規模),較2017年末增長7%。

AssetMark穩健增長,先進經驗反哺母公司。報告期末,AssetMark管理的資產總規模達到452.74億美元,較2017年年底增長約6.8%;總計服務超過7300名獨立投資顧問,較2017年年底增長約2.6%;總服務終端賬戶數達21.8萬個,較2017年年底增長約10.6%。截至2018年Q1,AssetMark在TAMP行業中市佔率達9.7%,排名第3,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對華泰證券本身的財富管理轉型具有強烈的借鑑意義。公司將充分吸收AssetMark在成熟資本市場的先進經驗,對核心技術、產品矩陣、客戶服務等方面持續加大投入,穩步推進母公司自身的財富管理轉型。

投資建議:市場大幅波動背景下,市場普遍放大擔憂券商股票自營以及股票質押業務風險,造成板塊估值錯殺。隨著市場修復企穩,證券公司相關風險逐步緩釋,公司資質良好,具備估值修復的基礎,維持推薦評級,基於:(1)證券行業對外開放大背景下,監管層“扶優限劣”思路清晰,大型券商充分受益監管資源傾斜;(2)公司投行業務優勢愈加鞏固,未來將持續受益於資本市場扶持新經濟;(3)子公司AssetMark發展穩健,先進經驗有望促進母公司財富管理轉型。維持盈利預測,2018年淨利潤規模72億元,同比增速-23%(剔除江蘇銀行投資收益影響的業績同期持平),考慮定增情況下,當前股價對應1.20倍2018年PB,看好估值提升至1.6倍PB,對應目標價20.56元(空間34%);不考慮定增情況下,當前股價對應1.20倍2018年PB,看好估值提升至1.6倍PB,對應目標價20.56元(空間34%)。

風險提示:監管超預期、二級市場低迷、業績大幅下滑。

本文源自證券市場紅週刊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