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的真实含义

看到网上‘‘农业百事通’’有对‘‘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的分析,我认为作者只说出了一部分含义,并没有把这句话的真正意思讲清楚,没有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来,因此我有新的不同的理解,分享给大家。

从语法的角度看,‘‘七十’’、‘‘八十’’、‘‘九十’’都是主语,‘‘不’’是否定词,‘‘留’’、‘‘饭’’、‘‘坐’’是宾语。既然主语确定,这句话就应理解为:七十岁的老年人不要在别人家里留宿,八十岁的老年人不要在别人家里吃饭,九十岁的老年人不要坐在别人家里说闲话。因此,这句话的整体意思应该更偏重于指老年人怎么样,不是指对待老年人怎么样。

人们常说‘‘七十岁的老年人是按年过日子’’,也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指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做为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应该明白这一点,今天吃饭睡觉一切正常,可是今天晚上脱了鞋子睡觉,明天早上还不知道自己能否穿得上鞋子。

‘’八十岁的老年人按天生活‘’,也就是说人已经到了风烛残年,任何意外之事都有可能导致老人死亡,而且动作迟缓,笨手笨脚,掉饭掉菜,有时可能还会嘴角漏饭,这些会不会遭主人家后辈子女的厌烦?且不论饭菜合不合口,八九十岁的老人嘴瘪手干,即使你把手洗的再干净,一只颤颤悠悠、皱纹满布、干瘪的手夹过的菜,摸过的馍,主人家的后辈子孙会吃吗?

‘’九十岁的老年人是按小时过日子‘’,九十岁的老人更像是风中蜡烛,随时都有被风吹灭的可能,站起坐下的瞬间都有可能猝死。

所以,老年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能做出不好影响的事来。如果自己不注意,在别人家里,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后果很严重。一是对留你的人家影响不好。人家好心好意留你,而你却死在了人家,多晦气。二是对自己的家人影响不好。自己的老人死在了别人家里,外人怎么看?是不是子女不孝?没吃没住。三是对自己不好。就是当你咽气的时候,子女不在身边,最后的遗嘱不能留给子女,而且死后也得不到子女的祭祀。(当然第三点是迷信的说法,我们这里有得祭和不得祭的说法)

尊重老人是一回事,老人自重是另一回事,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人都有老的时候,年轻人尊重老人是美德,老年人自重也是美德。要把握‘‘老年人三不’’的话的真实的传统含义,就应该从怎样才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上是结合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的个人理解,如果还有其它解释,欢迎留言或私信!谢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