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没有太大余地了,要坚定不移的扩大内需

货币政策没有太大余地了,要坚定不移的扩大内需

经济发展,说白了就是内需和外需。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首先要绝对避免内需外需,同时熄火。

外需,风雨飘摇,非常不确定。贸易纠纷远远没结束,而欧日零关税已经谈成了。与此同时,中兴公司这种精确点穴,也不一定是终点,会不会有其他公司继续中枪,完全是人家说了算。美国老汉谈好的事情都可以立马反悔,外需已经不能太指望了。有单子做,那是最好,没有也在预期内。外需不确定,只能靠自己了。

内需分为两大部分:公共支出,居民消费。

货币政策没有太大余地了,要坚定不移的扩大内需

一,居民消费

我日。普通居民,除了医疗,教育,住房,其他事情统统不想花钱了,恨不得一条内裤穿五年,一件西装管十年。你去看看幼儿园的家长会,小妈妈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的,穿的都是前两年的淘宝爆款。为什么?拼命攒钱,交给三座大山啊。

个别土豪二代,舍得花钱,但他是炫耀消费,都买进口货,和内需没有一毛钱关系。一个包包三万,一个豪车百万,一套la mer 八千,一套23区 三万,反正不买乡镇企业的。环球航海旅行,阿尔卑斯山滑雪,他就是不去张家界,你说气人吧?

大家都这么省钱,国内小厂真是苦逼了。

二,公共支出

铁公基,修桥修路飞机场。这倒是无底洞,一万亿打进去,连个泡都不冒。哥,再走一个?

继续扩大内需,钱哪来呢?理论上讲,公共支出,财政给钱。可财政也没钱啊!这几日,浙沪连续土地流拍,住宅土地都卖不出去了。这可是江浙沪最核心的地段啊!那也只有老办法了。城投公司,土控公司,出面假装是公司,找银行贷款。十亿百亿一口闷,最好给我一千亿。银行也搞笑,好吧,你装大象,我当没看见。财政研究所的青尺说,银行是地方债的帮凶胁从,就是这个道理。

货币政策没有太大余地了,要坚定不移的扩大内需

三,货币浩浩荡荡

基础建设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要量入为出,合理安排。我们经常看到,几十公里的高速,基本看不到车,还要维持几百人的养护队伍。我没有说,有关部门热衷于基建工程,是为了捞好处,大家不要误会。

这些铁公鸡,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地级市修地铁飞机场,群山深处修高等级公路,哪年哪月可以回本?呵呵,你想都不要想了!借新还旧,就算给你银行面子了,至少我还认账。别给脸不要脸哈!

按照资产负债表,旧钱都被压在铁公鸡里面了,地方经济再发展,只能是发新钱了。现在,人民币总量大概是日本和美国货币的总和。接下来,货币增长还是继续,不会停的。你仔细念三遍,加深印象。

四,货币永远不会消失

举例,几十亿的钱修了一个高架桥,银行是没办法收回了,但这钱去哪了?大部分是转化为各行各业的收入了,例如,设计院,水泥厂,建筑队,银行,税费罚,土地款。员工拿到这些工资怎么花?拼了命的节衣缩食,小龙虾也舍不得吃,肯德基也嫌贵,最后交给了医疗教育住房。兜了一大圈,又回到起点了。

五,最大的内需就是热点城市住房

我们的住房,总体过剩,局部短缺。农村大片大片的空置房,爷爷奶奶带着孙儿去县城读书了。中小城市的坐地户,哪家不是几套房?问题是,现在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集中涌向大城市,导致大城市住房非常短缺。短缺造成了暴涨,暴涨造成了财富效应,一哄而上,排队买房,恶性循环。

货币政策没有太大余地了,要坚定不移的扩大内需

六,严格限购能不能拉动内需日常消费?

不可能的。京沪广深,五年限购。很多家庭手里有1-2百万,但不愿意消费,还是节衣缩食,很多家庭抠门的连下雨天都不打车。无房户,拼命攒钱,等待购房资格。有房的,拼命攒钱,买二套房或者置换大户型。现在出口不确定,大家都这么玩命省钱,民企的商品卖给谁?

结论:要坚决防止内需和外需,一起熄火。

七,建议

1,降低普通房价,鼓励中小户型的住房消费。热点城市,按照实际人口,千方百计增加土地供应,千方百计鼓励住房消费,千方百计降低普通房价。

2,豪宅彻底放开。土老帽愿意花一个亿买房装修,你就让他骚包,至少这一个亿花在国内,农民工赚走了,多好啊,总比一个亿去买外国酒店好。

3,适当放开合格外资进入医疗行业,享受医疗用地待遇,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欧美日的大医院,引进几个又怎么样呢?医生还是中国医生啊!莆田医院都开了,还怕欧美日的大医院吗?

4,适当放开民资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教师取得教师资格就行了,何必管他在哪个办公室里上课呢?那么多家长盯着老师,你还怕教师不好好上课?现在民企进不去,说白了就是拿不到教育用地。

(我想评副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