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 为“绿色崛起”注入新活力

□ 记者 石芳 通讯员 王发祥 何广平

6日,人民银行武平县支行传来喜讯:至5月末,该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00.10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这是该县继2016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首破百亿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

作为龙岩首个“中国金融生态县”的武平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出台和落实一系列关于支持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和扶持奖励政策。近三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年均增速均居全市前列,其中贷款总量持续以年均15%以上速度在高速递增,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加快武平“绿色崛起”和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引领下,全县金融机构持续做大贷款增量。”人行武平支行副行长刘永福表示,近年来人行武平支行健全政银企担合作机制,全力推进普惠金融试点、小微金融和绿色金融工作,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明确“绿色信贷”路线,加大涉农信贷投放量,有效破解“三农”贷款难题,用绿色信贷全力打造梁野山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通过信贷产品创新,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该县建立金融机构与“四个一批”企业建立结对帮扶“主办行”服务机制,将39家“四个一批”、29家“双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和30家“双培育”试点企业纳入“主办行”服务机制结对帮扶和监测考核。至5月末“四个一批”贷款4.47亿元。

武平是“全国林改第一县”,全县金融部门积极倡导“生态金融、绿色信贷”理念,政银配合,围绕林业经济和优势产业,持续推进林业金融创新,打响金融支林组合拳,支持武平县林业经济加快发展——在全省率先创新推出的“林权抵押+林权收储担保”模式,已在全省推广;在全省率先推出“农保农贷”林权抵押贷款村级担保合作社试点;在全省率先推出“普惠金融*惠林卡”业务;推进林农信用体系建设,开办“林权+征信+信贷”免担保小额贷款,推动“担保中介组织+林权反担保”贷款业务发展,全县发放林业和林下经济贷款余额达12.97亿元……绿色金融创新大大激发了金融部门拓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实现了林业、林农和银行“三赢”,实现了“青叶变金钱、资源变资产、青山变银行”。

作为全国132个和全省10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之一,该县全力推进试点增量扩面,实现机构和乡镇全覆盖,至今年5月末累计发放1242笔、3.03亿元,贷款余额2.56亿元;积极探索和小水电综合产权抵押贷款创新,发放小水电站财产综合抵押贷款24户、余额5921万元。今年累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专业户等四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贷款10243万元,着力解决了农户贷款担保难瓶颈。

此外,该县通过“引银入武”助力全县金融业加快发展,一批金融机构先后入驻武平,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为进一步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资金等需求增添了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