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农机站着力破解机插率低的难题

闽西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旭 赖雪玲)“往年每到农忙时节我都会为插秧伤脑筋,自从农机合作社推行‘共享农机’以来,只需一个预约电话,合作社就把插秧机开到田边,短时间就能完成插秧任务。”3日,笔者来到上杭县稔田镇埔头村,在种粮大户廖华球承包的90多亩田里看到,两台高速插秧机正在飞速运转。

2017年,蓝溪镇湖里村种粮户邓胜祥与周边乡镇28位种粮大户组建了通华农机合作社,购置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十余台,为农户每年的农忙时节备足“马力”。

“我们把蓝溪、稔田等乡镇的农粮大户、农机合作社经营者集合起来,建立一个微信群,一到农忙时节,成员们就会在群里发布供求信息,哪里有需要,只要手机预约,我们就上门提供农机服务。”邓胜祥说,2018年春耕期间帮助农户代育代插秧600多亩。

近年来,上杭县农机站着力破解该县机插水平低的难题,积极探索以“共享模式”促进农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整合了全县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机械装备和技术人才资源,以“共享农机”引领农业生产发展新“潮流”。同时,该县还通过建设水稻机械化代育代插服务示范点、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提高群众对机械化插秧的认知度、认可度。

“以前,如果我们要在两天内插完90多亩水田,至少要请60名农民帮忙,人工成本要将近花费12000元,而在农忙时期,即使出钱也难以请到人。现在,两台高速插秧机两天之内就可以插完秧,省时、省钱又省力。”廖华球对笔者说。

“在‘共享农机’模式下,我们将闲置的农机、人力等资源重新进行整合配置,既节省了农户种粮的劳力物力,又大大激发了农户的种粮热情,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构筑坚实的‘基石’。”上杭县农机站站长张力辉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