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省區齊聚 共謀大灣區發展

“9+2”省區齊聚 共謀大灣區發展

5日,第十二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開幕式和論壇對話在廣州召開。圖為“智慧連接 科技灣區”對話論壇。

南方日報記者 吳偉洪 攝

南方網紅

南方名記

吳哲工作室出品

在5日的第十二屆泛珠大會上,一場以“灣區×泛珠——創新賦能,協同共生”為主題的高規格論壇對話活動舉行。

福建省省長唐登傑、江西省代省長易煉紅、湖南省常務副省長陳向群、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海南省省長沈曉明、四川省省長尹力、貴州省省長諶貽琴、雲南省省長阮成發等內地九省區行政首長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共同出席論壇對話活動。

恰逢改革開放40週年、泛珠區域合作15週年,再加上“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這幾大關鍵詞在一起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從“9+2”各方行政首長,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薩金特、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到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他們在會上金句不斷、亮點紛呈。

●南方日報記者 吳哲 李鳳祥 唐子湉 郭鈺(除署名外)

統籌:謝思佳 吳哲

進一步增強粵港澳大灣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馬興瑞表示,當前,泛珠合作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泛珠區域合作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廣東作為泛珠合作和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員,倍感振奮。

馬興瑞指出,廣東正全面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全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加快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與世界其他一流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在科技創新實力、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還有待提升。廣東將與泛珠各方一道共同推動泛珠區域合作向縱深發展,努力解決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的高效便捷有序流動和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問題,更好地發揮“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種法律制度、三種貨幣的優勢,進一步增強粵港澳大灣區對泛珠地區乃至全國的輻射帶動作用。

加快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一體化

遲福林認為,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討論泛珠合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三個問題需要討論:

一是泛珠論壇何以成為全國區域合作的突出亮點?他認為就在於廣東率先改革開放,並通過同香港、澳門的深入合作取得了自身發展優勢,因此廣東在泛珠合作中要發揮好領頭羊的作用。

二是廣東已經進入工業化後期,如何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升級?他支招,服務貿易越來越成為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重點和焦點,無論是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合作還是泛珠合作,都要加快發展服務貿易。

三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關鍵舉措在於加快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一體化。“也就是說,廣東在新的對外開放背景下,能不能儘快地和香港、澳門在服務業市場開放上實現一體化?比如醫療、健康、教育、信息、物流等一體化體制機制政策的對接。如此才能在基礎設施已經比較完善的背景下,通過廣東與香港、澳門的合作繼續保持對外開放的優勢。”遲福林表示。

“數字變革”穿針引線串起“數字泛珠”

馬化騰說,在深圳創業發展的騰訊,是一家“生於珠江、長於珠江”的互聯網公司,與泛珠區域“共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

對於大灣區的融合發展,他的第一個強烈感受是,要抓住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科技創新”與“數字變革”左右開弓,下活“數字泛珠”這盤好棋。特別是要通過“數字變革”穿針引線,把“9+2”省區這11顆明珠串起來,集結成“數字泛珠”,真正發揮產業集群和協同創新的效應,實現“9+2”大於11。

馬化騰認為,科技灣區、數字泛珠和數字中國正在成為戰略版圖中的三個同心圓,需要推動“三圓協同,一體發展”。

“今天,貴陽的大數據中心和深圳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可以聯動起來。西雙版納的小賣部和香港的地鐵同樣使用著微信支付,廈門和桂林的遊客可以在網上實時預訂對方景點的門票,澳門的僑胞用微信視頻就能和江西老家、湖南老家的親戚分享心情,四川的創業者在微眾銀行可以拿到來自海南的貸款。”馬化騰信心滿滿地表示,“數字泛珠”將成為“數字中國”的先行區、標杆區,把優秀的數字創新輻射到每個縣市、每個村鎮,帶動“數字中國”的發展。

■“大咖”對話

科技灣區、文化灣區、人才灣區怎麼建?

5日下午,由泛珠“9+2”各方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泛珠論壇分論壇在廣州舉行。分論壇分別圍繞“智慧連接 科技灣區”“開放時代 文化灣區”“創新創業 人才灣區”三大話題,邀請馬化騰、香港南豐集團董事長及行政總裁梁錦松、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等嘉賓,展開深度對話和思維交鋒,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文化傳播、人才培養建言獻策。

智慧連接 科技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需全方位互聯互通

談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離不開“科技”這個關鍵詞。在發展科技灣區的過程中,只有打破地域的限制,打造人才、基礎設施、產業互通的科技創新走廊,才能真正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多元化優勢。

其中,匯聚人才的能力成為與會嘉賓關注的重點。梁錦松表示,香港是一個多元國際化的都市,醫療與教育水平高,對國際人才具有吸引力。此外,香港還擁有4所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學。

梁錦松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中,“9+2”的城市群各有特色,深圳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城市,香港是一個金融和人才中心,廣州是政治文化商業中心,可形成協同效應。他期望,若未來3—5年全球最優秀的人才都希望來大灣區居住和工作,同時大灣區培養出更多人才,那麼就是成功的。“大灣區要‘發才’,就是發展和人才,人才比錢財更重要。”

在智慧連接中,基礎設施的聯通也十分重要。曾慶洪提出一個設想:港珠澳大橋開通後,未來能否辦理車輛的臨時牌,加快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的1小時生活圈。梁錦松則期待,交通基礎設施的聯通,讓香港的教育和醫療體系能為大灣區打造更好的人才聚集環境。

在前沿科技領域,馬化騰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基礎非常好,在智能化、軟件、互聯網應用的研發等方面都有先天的優勢,很多場景和技術可以首先在大灣區實驗和應用。

在企業與科研領域,粵港澳大灣區已有豐富的互通案例,如大疆無人機起初在港科大創業,後來在深圳設立企業,並在珠三角地區生產。“產業互通,現在民間在做,大灣區各地政府在這方面還有很多空間。”馬化騰說。

他認為,未來科技發展有三大重點:技術突破、應用場景、開放的生態產業鏈。其中,開放的產業鏈可以吸引更多企業進駐大灣區。最重要的仍然是人才,打通在“一國兩制”下兩岸三地人才的文化交流會是關鍵。

此外,馬化騰表達了對人工智能領域的關注,他認為,如果人工智能實現技術突破,將是計算機領域劃時代的一個巨大突破。他關注的另一領域是機器人,大灣區是全世界範圍中,智能製造領域軟硬服務“三位一體”最領先的區域。將機器人與先進的智能製造相結合,更加順應大灣區的發展趨勢。

開放時代 文化灣區

故宮聯手騰訊,讓AI機器人為名畫創作音樂

粵港澳三地屬於文化共同體,同根同源,有天然的文化認同感和親切感,具有很大的文化合作潛力和空間。

在“開放時代 文化灣區”分論壇上,如何求同存異、優勢互補,共建文化灣區,成為與會嘉賓討論的重點。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眾多,各地具有各自獨特的文化優勢。”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歌影視資深藝人汪明荃認為,香港中西方文化交融,文化產業蓬勃興旺,文化創意人才濟濟,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音樂、電影、電視劇作品。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則提到,澳門很重視傳承文化基因,中華傳統文化深入人心,同時作為與西方文化長期交流交往的前沿基地,也積累了眾多有益的經驗。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乃恩表示,廣東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而廣州則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廣東還是著名的僑鄉,從這裡走向世界各地的僑胞非常多,這是傳統文化走出去的一個極大優勢。

面對如此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在當前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如何更好進行文化傳播交流,同樣引起大家關注。

馮乃恩介紹,近年來,故宮聯手騰訊,開設創新實驗室,用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新科技,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再度演繹作出探索,今年推出“名畫會唱歌”活動,讓年輕人、作曲家、AI機器人為故宮收藏的歷代名畫一起創作音樂,讓名畫活了起來,深受年輕人歡迎。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影業CEO程武表示,騰訊不僅和故宮這樣的傳統中華文化代表合作,也在電子競技等新文化產業的培育和推動方面不遺餘力。未來騰訊希望通過鏈接資源、人才、市場,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合作的連接器和助推器。

那大灣區如何培養數字時代的人才?汪明荃說,個人的發展離不開大環境的配合,包括良好的文化環境、創作的自由度、足夠的資金、技術的支援、足夠的觀眾群、良好的藝術教育等。

她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建立一個文化園區,作為文化事業創業、文化交流、人才培養的基地,能夠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將優秀的文化軟實力和人口、地理位置、場地、科技等方面的硬件基礎相結合,為大灣區文化交流合作注入新活力。

創新創業 人才灣區

“大學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要點燃一把火”

近期,國家提出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離不開人才,培育智慧灣區、文化灣區同樣也要靠人才。

在“創新創業 人才灣區”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人才”話題,展開深度對話,探討如何為大灣區建設“培優育才”。

那麼,粵港澳大灣區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對此,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認為,要想服務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要培養具備以下六種能力的人才:第一,要有社會責任感;第二,要有國際視野;第三,具備綜合學科思維能力,在數字時代,解決問題需要綜合思維,而不是單一的學科思維;第四,要有整合能力,對知識能夠融會貫通;第五,要有獨立思考和批判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帶來科技創新;第六,要有自主學習能力,“大學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要點燃一把火,真正地培養他們自主的學習能力”。

其次,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校、科研機構而言,又該如何培育高素質人才?

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龐川表示,要打破一些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壁壘,尤其是大灣區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在未來應該要更加順暢。只有這樣,人才要素、生產要素等創新資源才能更充分交流,未來也才可能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作為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能在《Science》(即《科學》期刊)上發表論文是很多科研人員的夢想。《Science》系列期刊出版人比爾·莫蘭回憶,10年前曾在英國劍橋大學談如何提高中國學生髮表論文水平,當時《Science》編輯們認為,還需要兩三代人的努力,中國學生研究水平才能達到一個較高水準。後來雖然投稿的數量增加,但是被接受發表的論文數量並沒有同步快速增加。

比爾·莫蘭認為,現在中國實行的“千人計劃”,吸引了很多來自美國、歐洲大學的教授迴歸中國,也開始教育中國青年學生英文寫作與表達,中國學生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都在不斷提升。

在比爾·莫蘭看來,這些歸國教授不只是傳授學生關於英文論文的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更好地去了解科研成果該如何應用,這也是一個全球性問題。

他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可以為科技領域人才提供孵化器、獎學金、項目啟動資金,這樣才能讓青年技術人才真正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