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名贫困人口受聘生态护林员——水城生态扶贫“点绿成金”

1233名贫困人口受聘生态护林员,既促进了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又改善了生态环境——水城生态扶贫“点绿成金”

1233名贫困人口受聘生态护林员——水城生态扶贫“点绿成金”

赵平二正在“巡山”。

立秋后的乌蒙大地,林中硕果累累,山间绿树成荫。当笔者见到赵平二时,他正哼着小调“巡山”。

赵平二是双水街道滴水岩村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2月,被村里聘为生态护林员,一年给予1万元的补助作为工资收入。每天按照划分的区域“巡山”,便成了他的工作日常。

“屋头拖累大,娃儿又没人照管。”赵平二说,因无法忍受贫穷,早年间妻子便丢下三个年幼的孩子离家,才30出头的赵平二守着幼子和土地,既分身乏术,又无力“生金”。

一筹莫展之际,村干部送来了佳音。

“问愿不愿意当护林员,当时我想都没想就点头。政府送工作到家,一来有固定工资拿,二来不用背井离乡,娃儿也能照顾到,这么好的政策比做梦都还美啊!”

既守住生态,又“点绿成金”,赵平二当然不是做梦。

近年来,水城县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生态扶贫政策部署,结合地区实际争取生态护林员岗位。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五个一批”中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重要举措,2016年,该县结合县情,专门针对精准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设置生态护林员岗位,首批492个贫困人口就地转为生态护林员;2017年,全县生态护林员增加到1233个,预计2018年累计增加到3000个。

生态护林员岗位采取县建、乡聘、站管、村用的原则,由乡(镇、街道)根据程序聘用,林业站或综合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生态护林员工资补助来源于中央财政兜底和省级财政切块到县扶贫资金中统筹列支,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标准发放。

此举“点绿成金”,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的同时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了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那么,生态护林员的管护对象主要是什么?有哪些职责?

据水城县林业局工作人员范忠群介绍,生态护林员管护对象以辖区内成林的林地为主,包括天然林、公益林及退耕还林等。“经过培训上岗后,他们主要从事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巡山护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生态脱贫和森林管护效果比较明显。”范忠群说。

如今的赵平二,除了日常巡山护林,还将家中10亩土地种上了刺梨,“今年开始挂果,有些都熟了,政府按3块一斤的保底价收购,管得好肯定亏不着。”工资收入加种植收入,赵平二脱贫信心十足。

“农村贫困户转化为生态护林员,为家乡守住了青山绿水,也守来了脱贫增收。”县林业局局长杨玉乾表示,将紧扣县委、县政府扶贫开发政策部署,根据脱贫攻坚“夏秋攻势”要求,全面摸底全县林地持有率,算好生态扶贫账,争取更多的生态护林员岗位,拓宽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渠道。

□赵婵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