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言而無信,李建成居心叵測,只有李世民是白月光?

唐高祖李淵是一個非常注重長幼次序的人,長子李建成被冊封為皇太子,就是他的皇位繼承人,次子秦王李世民雖然有尚書令、司徒、天策上將等高官顯爵,但事實上與皇位無緣。

在唐高祖看來,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名分已定,兄弟之間應該是不存在爭議的,可李建成和李世民卻明裡暗裡都在鬥爭。

唐高祖言而無信,李建成居心叵測,只有李世民是白月光?

秦王李世民征戰多年,手下不少精兵強將,皇太子李建成也暗自加強東宮的守備力量,慶州都督楊文幹就是他的有力外援。

楊文幹之前曾擔任皇太子李建成的宿衛,與李建成有舊交,經常私下招募壯士送往東宮。

唐朝武德七年(624年)六月,唐高祖前往仁智宮避暑,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等人隨駕,皇太子李建成則留守長安。

唐高祖一行離開長安後,皇太子李建成命郎將爾朱煥、校尉橋公山等人,運送一批盔甲到慶州。

郎將爾朱煥、校尉橋公山等人路過豳州時,向唐高祖告發皇太子李建成勾結慶州都督楊文幹,很可能有異動。

與此同時,寧州人杜風舉也前往仁智宮,向唐高祖彙報了這一情形。

唐高祖很氣憤,以別的事情為由下詔,要求皇太子李建成前往仁智宮,李建成因害怕不敢去。

唐高祖言而無信,李建成居心叵測,只有李世民是白月光?

太子舍人徐師謨勸皇太子李建成佔據長安,發兵起事,李建成沒有表態。

詹事主簿趙弘智則勸皇太子李建成親自到唐高祖那裡負荊請罪,李建成最終決定前往仁智宮。

路上,皇太子李建成將東宮屬官留在毛鴻賓堡,只帶領十多人騎馬去見唐高祖,伏地叩頭承認罪責,還把身子用力撞了出去,幾乎暈死過去。

唐高祖餘怒未消,命殿中監陳福看管皇太子李建成,只給他麥飯充飢,還派遣化政郡公、司農卿宇文穎趕去慶州傳召楊文幹。

化政郡公宇文穎來到慶州後,把情況告訴了楊文幹,楊文幹立即起兵造反。

唐高祖聽說後,派郇國公、左武衛將軍錢九隴和上儀同、靈州都督楊師道前去平叛。

同年六月二十六日,唐高祖傳召秦王李世民商量此事,李世民說道:“文幹豎子,敢為狂逆,計府僚已應擒戮;若不爾,正應遣一將討之耳。”

李世民認為,楊文乾造反是自尋死路,要麼手下直接殺了他,要麼就派一名大將去討伐他,唐高祖搖搖頭:“不然。文幹事連建成,恐應之者眾。汝宜自行,還,立汝為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誅其子,當封建成為蜀王。蜀兵脆弱,他日苟能事汝,汝宜全之;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

唐高祖認為,楊文干與皇太子李建成有牽連,最好秦王李世民親自去討伐,凱旋後將換皇太子,李建成會被封為蜀王,這樣也方便李世民處置。

唐高祖言而無信,李建成居心叵測,只有李世民是白月光?

秦王李世民很快整軍出發,唐高祖則連夜離開仁智宮,遇到東宮屬官後把他們圍了起來,第二天才返回仁智宮。

齊王李元吉和嬪妃們輪番為皇太子李建成求情,平原縣公、天策府司馬、檢校吏部尚書封德彝也設法為李建成開脫。

唐高祖冷靜下來後,改變了主意,讓皇太子李建成回到了長安。

唐高祖認為,這件事主要是因為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兄弟不和,他將罪責推到了太子中允王珪、左衛率韋挺和天策兵曹參軍杜淹等人身上,將他們全部處以流放。

楊文幹攻陷寧州後,將官吏和老百姓全部趕走,佔據了百家堡。秦王李世民領兵到達寧州後,叛軍內部生變,楊文幹被自己的部下殺死。秦王李世民還捉拿了化政郡公宇文穎,並將他殺掉。

至此,慶州事件宣告結束,結果是這樣的:皇太子李建成沒有受到處罰,謀反的慶州都督楊文幹被殺,秦王李世民不僅沒有如願得到唐高祖應允的皇太子之位,自己的手下天策兵曹參軍杜淹還遭到流放。

不知道大家看了這個結果什麼感受?悅史君的感覺是:唐高祖昏庸,李建成陰險,李世民太無奈。

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李世民因玄武門之變多次篡改史實,這已經是眾所周知,但在《舊唐書》和《新唐書》的記載裡,這件事就有矛盾的地方,一種說法是化政郡公宇文穎與齊王李元吉交好,是宇文穎挑唆楊文幹起兵;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悅史君上文所寫的經過。這顯然是有出入的。

唐玄宗李隆基時期,集賢院學士劉餗在《隋唐嘉話》中寫有“人妄告東宮”之句,很清楚,就是有人誣告李建成。

悅史君認為,從這件事的後果不難得出結論,誣告李建成的人,就是李世民及其手下,而唐高祖在得知真相後,才做出了各打五十大板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