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人看著毫無美感的書法作品卻被書法界認爲有很高的成就?

行走江湖的北鼻


其實剛開始學習書法的時候,我也有這種疑問,為什麼有些書法作品看起來非常的醜,卻還被寫進了書法史,作為經典作品來介紹,很多書法家還都愛不釋手的臨寫。

篆書和隸書就不用說了,太對了,還有魏碑,就連行草書也有很多根本就看不懂,就比如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就是看不懂,只感覺就是寫的很醜,也找不出形容詞來形容。

極致文稿局部如下圖: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估計在很多的人眼裡還不如當今的普通書法家吧,即使是很多書法專業的學生。

後來學到了五代時期的楊凝式的《盧鴻草堂十志圖拔》更是讓我為之一震,有一次突破了我的審美,從字型到結構再到用筆都難以接受。

楊凝式《盧鴻草堂十志圖拔》如下圖:


好在他還寫了一幅《韭花帖》,這本字帖漂亮,估計一般人都會喜歡的。

楊凝式之後,楊維楨的書法也不好接受,沒有一定的書法功底也是看不懂的。

很多書法專業的人也直呼楊維楨的書法口味太重難以接受。

楊維楨書法作品如下圖:

更有甚者就是明代的徐渭了,他的作品估計會被一些人認為是江湖派吧。南京有一位著名書法家就學習徐渭的書法,估計會收到不少的罵聲吧。

徐渭書法作品如下圖:


再往後,如青代的金農的漆書和鄭板橋的“亂石鋪街體”也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吧。到現在還有人說他是野狐禪呢。

鄭板橋亂石頭鋪街體如下圖:


這些我們看不懂啊,可是這些都是中國書法史上的經典名作,這樣的書法家還有很多很多,包括清代的何紹基,還有一批清代民國學習魏碑的書法家,凡是寫的好看的好像都沒有進入書法史。

比如黃自元、林則徐的楷書,寫的都非常漂亮,可是你讀遍書法史也找不到他們的名字,我是後來在頭條上知道的。

寫的好看,又進入書法史的,估計就是趙孟頫了吧。

這就是書法吧,一眼看上去好的東西,未必真的是好的,真正好的東西需要慢慢去琢磨。

如果一幅作品,一個從來沒有學過書法的人一眼看上去就說他是天下第一楷書,那麼,要麼這個人是一個天才,要麼這句話是相反的。

你覺得呢?


不二齋


這個問題涉及到書法的二重性,即實用性與藝術性。

書法從實用發展而來,在發展過程中,其藝術性不斷增強,尤其是草書,實用性不斷減弱,很多字已不能為普通大眾所認識。

大眾的審美與書法美學是有很大區別的。在大眾眼裡,美觀、大方、易書、易識的就是好字,比如館閣體,而在書法美學中,要從筆法、結體、章法對作品進行分析,要通過作品的濃淡、疾徐、枯溼、避讓等書寫節奏探尋書寫者創作時的思想。

正如畫畫,大眾能接受超寫實畫,但《向日葵》《星空》之類不是普通大眾所能接受的。

下面這張書法你能接受嗎?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以上四幅條幅作品,均師法漢碑,其中有一幅(從右至左數第二幅)是臨的漢代摩崖《大開通》。第一幅隸書多帶篆意,從漢字演變和發展過程來說,隸書帶篆意是符合創作規則的。

(上圖為《大開通》局部)

有些人看到這樣的書法作品,不免覺得毫無美感可言,而事實不是這樣的,可以肯定的說,這幾幅條幅作品都是高雅可品之作。書者深得古人筆法和字法,把漢碑的拙樸和渾厚表現得極為到位,古意味濃,書寫自然無做作,章法佈局合理,墨法變化多端,堪稱高古;好看;耐看之作!

(上圖為漢《祀三公山碑》)

這幾幅隸書作品放在博物館裡,可讓博物館蓬壁生輝,也可為博物館增光添彩,更可使參觀者從中瞭解到漢字演變和發展歷史,還可從以上四幅作品中得到書法藝術之美的精神享受。

時下,在用電腦打字的時代,不少人對中國的漢字演變和發展過程瞭解甚少,對漢代以前的漢字書寫的審美,還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就以上四幅隸書作品的創作水平來看,書法界把它認定為有較高的藝術成就,應為“實至名歸”。

以上為個人觀點。

如果各位網友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謝謝各位網友的關注和支持!


中州耕牛堂主


我認為這還是和人們的藝術理念有關,藝術它不一定都是表現美的。藝術和美,它是兩回事。他們倆雖然有重疊的部分,但是到了現在,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來說,藝術和美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了。

但是很多人還會有一個困惑,那就是為什麼古代人寫的書法就這麼美呢?那麼為什麼到了今天我們就不要寫這種帶有美感的書法了呢?

我並不是說我們不要寫這種帶有美感的書法,只是我們這個社會應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古代書法字體都是由人來創造,那就一定有人的主觀能動性,也就是說,古人在寫這些書法的時候,他們是有一定的取捨的,他們會先考量一下,到底我應該把這個字寫成什麼樣子。

那麼對於古人來說,什麼樣的字是稀少的呢?美的、大方的、典雅的、秀麗的帶有藝術美感的字,在古代是非常稀缺和稀少的。

再加上古代的生活條件也十分的惡劣,人們的生活已經十分艱難了,而經歷過很多苦難的書法家,他們有更為強烈的對於美的追求和對於美的渴望,自然要在藝術中加以表現。

過去,古代藝術所傳達的美、理想化的生活、追求已經變成現代社會各種各樣的商業服務和廣告。每當我們看到電視上一個個幸福燦爛的笑臉,就好像美好的生活觸手可及,我們永遠健康、魅力四射,幸福只是一件商品、一個服務就可以完全滿足的東西。

因此,藝術家們想用一種反幸福、反虛假快樂的藝術的方式來警告人們——

在過去,人們那種微妙、渺小的苦難的狀態,才是人生的常態。不要被商業和傳媒矇蔽雙眼。

這樣乾巴巴的說當然是比較的枯燥的,我來舉個例子,比方說中國的書法家顏真卿,很多人覺得他寫的祭侄稿非常潦草,一點沒有藝術性,怎麼可能算得上是一個書法的傑作呢?

我想,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非常荒謬的,顏真卿在那副書法作品裡已經不侷限於形式上的美,或者說追求一種虛假的美了,假如是你的話,面對自己的親兄弟、親侄子為國捐軀,豈不悲痛?怎麼可能不悲傷?所以必定是懷著悲痛的心情去寫的。

這樣的話,還能把這個文檔寫的很端莊秀美嗎?端莊秀美符合書法家當時心境嗎?當然不能。

一個真正的書法家,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必須要把自己的真性情表現出來,

所以我認為,現在社會的藝術,其實就是表現人們真實生活的藝術。其實就是把真實的社會、真實的世界以及藝術家真實的感受,通過他們藝術化的手法表達出來。這是我們應該看到並且承認的。

如果你認為這些醜態你是無法接受的,那隻能說明你對真實的世界抱有敵意。或者說不想接受真實社會。想永遠的生活在自己的想象的世界中,藝術家的工作就是通過創作這些略帶醜感或者說非常有醜感、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作品,來打破人們心中的美好神話,把人們的人們拉回到現實的生活當中,真實的生活當中。

所以接受現實吧,真實是美的真實,也是醜的真實。


松風閣書法日講


天要下雨孃要嫁人,隨她去吧!至於人家幸不幸福不是你我操心的事。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即使有人破壞我們的文化,我們能做的就是譴責還是譴責。其它也做不了。我想書協都沒有這個能力管這些人。我退出書協自己玩自己的可以吧!所以書協也是沒辦法。我又沒犯法我有我的自由。我們這些旁觀者也只能譴責了。

至於毫無美感的書法作品被書法界認為有很高的成就。為什麼會這樣?我給你打個比喻吧!在以前的時候我們國家很窮,每天吃的是糠樹葉子。哪能吃上葷菜啊!吃一頓肉還不高興什麼樣子喲!可能睡覺都能笑醒。就這樣高興。而現在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頓頓吃肉,肉無論怎麼烹飪就是吃不下。用農村的話說叫吃膩了。現在我們吃什麼呢?吃豬吃的飯,我們覺得豬吃的飯很好吃,有營養而且健康。以前的豬吃的多是野菜,哪能吃上糠喲!現在我們與豬反了。豬現在吃肉了我們現在吃野菜了。

現在我們的書法與這個大同小異。每天看著二王的書法可能有點膩了,有點審美疲勞。總想搞一點新鮮的東西出來。才能博人眼球,才能體現出你有個性。才能體現出你有能力。什麼叫創新?也就是說你寫的狗屎一樣,依然有人說你很牛逼。因為很新鮮呀!如果要是寫二王只能靠邊站咯。我們現在書法文化就出現這種現象。典型的審美疲勞。覺得肉不好吃了,吃野菜了。


圍觀群眾不少吧!這樣才能吸引眼球。自然有人抬高你。中國今天的書法文化發展到這樣感到悲哀!其實他也是藝術但與書法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


傳承文化繼承傳統


書法界所謂美醜之爭其背後所反映出的是藝術上的崩壞和文化上的無知,恕鴉直言。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兩千多年前的智慧早將美醜善惡論得條理清晰且明明白白!充滿樸素辯證地闡述了美醜善惡總是相對而非絕對,即矛盾對立又和諧統一,最為緊要的觀點是美醜善惡總是能動的角色互換與位移。

斗轉星移到知識獲取如此輕鬆自由的今天我們卻大行暴戾恣睢之風何其荒謬!昏鴉一方面深為擰巴到一定境界的書法圈感到臉紅,另方面深為審美趨同和審美是非論在我們土地上大行其道感到擔憂。

草楷之爭簡直無理取鬧,什麼楷書是書法中唯一基礎和正統,草書是書法中唯一藝術的觀點等同於美盲、藝盲和書盲。要麼是因循守舊對傳統一知半解的冥頑不靈者,要麼就是標新立異對藝術創新不求甚解的譁眾取寵者。鴉的個神哦,中庸之道原來只是種幹話嘴炮用來聊以自慰的口號不成?二者不能夠相互借鑑學習也就罷了,最不濟各行其道各顯其美總是分寸吧?今觀網上各種扣帽子戲法甚至汙言穢語盡極相互攻訐之能事!昏鴉深深懷疑你們真的是自詡為深愛書法的一群人嗎?!

昏鴉越來越生了恨意,我們的祖先過於逆天早智了,以至於到今天我們的思維盡然還遠遠地落在後頭望塵莫及。難不成真要信了外星文明起源說的邪?

什麼江湖書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字體流於設計之俗至少寫個春聯啥的沒大毛病吧?什麼老幹部體,人家修身養性帶自娛自樂總比碼麻將有意義吧?書協確有德不配位之流弊,問題是沒了書協你認為以目前我們的職業操守所建立起的民間團體就一定靠譜嗎?書法藝術教育更是科學的專業系統,字寫的好,書法水平高不一定就懂教育,反觀自己身邊有多少四五歲的孩子就扳著勁兒苦練楷書的現象?放過那孩子吧!

至於上升到題主所言美感問題昏鴉更是呵呵呵了,殊不知美是需要學習的過程,昏鴉不才,半個美盲!我周遭包括很多所謂專業從事者大多美盲也,絕非危言聳聽。當局者迷的話請看歷史,就這一二百年間我們的審美水平簡直不堪回首!無論是應用審美抑或藝術審美。相較美盲而言我們早就沒了文盲。

書法能夠成為藝術源於她所沉澱的審美樣式之豐富多樣性,寄望於系統專業的體系建立。上得廳堂下的廚房,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要叫昏鴉說尊重傳統必要具備高瞻遠矚的胸懷。該認真時就要高屋建瓴的學術精神,該娛樂玩耍時就別那麼多負累,世界上沒有一種藝術是能夠被玩壞的呢。

世界上每種字體都有書寫美的傳統,想想為何獨有中國書法能稱之為藝術?並且影響整個亞洲,書法若能成為世界的更好!要勞什子文化遺產做甚?那也真真地是悲哀多過於驕傲了。

書法當普及一些基本常識而非美醜之爭,吃瓜群眾莫要被某些利益相關者們裹挾,凡爭是非者不能就事論事者其中必有大詐!

昏鴉今天聒噪了一些實在因了看不下去心生厭惡罷了,如此“炸毛”望大家海涵,反正已經一吐為快也歡迎大家有一說一就事論事文明拍磚吧!就此飛掠去,回見。








疾飛昏鴉


博物館陳列的書畫作品,首先是它的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則是次要的。這要與展覽館的選擇區別對待。

展覽館所選擇的,是以優秀的書法作品展示給世人參觀欣賞。博物館收藏的藏品,則是作品的歷史年代。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陸機《平復帖》,字跡斑駁,能認全的字都沒有幾個。但卻被列為禁止外展的書法作品之首。等級比《蘭亭序》還要高。這是因為《平復帖》是目前為止發現的中國最早的一件紙質書法作品。並不以他的藝術價值來取得尊崇的地位。當然,《平復帖》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而如西周時期的石鼓文,鐘鼎文,原件自不用說,就是一張原件的拓片,
也是價值連城。不說這些近三千年歷史的古蹟。歐陽詢每個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他的最著名的代表名作《九成宮醴泉銘》,現存於陝西寶雞麟遊縣。列為國家4A級保護區。碑面遠非我們現在字帖中見到的樣。完整的字都難找到幾個。若不是認識此碑歷史的人,誰會看得出一塊一片模糊的石塊上的藝術?

文物與藝術品是有區別的。不是所有的文物都以藝術品去看待。文物包括了古代的所有方方面面。它可以是生產工具、生活用品、作戰兵器……。文物的價值,是從中探尋它所處的年代,社會的發展及生活狀況。在博物館陳列的看上去不怎麼樣的字,專家說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有以下的可能性:它確實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只是你不瞭解。如前面說的那些模糊不清的絕世之作。有些作品,則是與你的審美取向相左。專家們能夠看的如醉如痴,讚歎不已,你卻看了噁心倒胃。這個不存在對錯。不喜歡沒必要去迎合。但不要去幹涉他人的選擇。每個人都有選擇喜惡的權利。再有就是純粹的文物意義的書寫。當時書寫的人根本就沒有按套路來寫。幾百年前的東西,就是一張廢紙,它的歷史意義也非常珍貴。所以,看待博物館裡的藏品,不能什麼東西都要用藝術性去衡量。藝術在文化的面前,很微小。


子衿tjk


題主的描述已然很細緻了,也格外留心拜讀了四幅大作,既然受邀,說不得談點兒自家看法兒,只為自我心中的理解與詮釋。
說實話,上面四幅堂而皇之懸掛在博物館的所謂書法作品,個人對右手的字體還是很有感覺的,但敗筆也格外突兀扎眼,不失為一幅吸睛的書法作品。其餘三幅則絲毫無感,或者說不能等同視之。

老話兒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但不得不說,即使眾口一譽的名師大家,也有打眼的時候。例如收藏,就有所謂的大師級人物暴殄天物,視國寶為無物,棄之如蔽屣,毀而如陶璞。

書法的美與不美,其實更多的是來自內心的認同與讚譽,本身和書法無關,而直接反映出欣賞者的心態、學識、眼光、格局和興趣。如果看法趨同甚或一致,那就說明稱頌者眾或者英雄所見略同,反之,則無外乎各花入各眼,只能獨自憑欄暗自激賞了。

假如這些字體來自出土之物,很有些年代感,那這些東西無疑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對學術有導向性的指示作用。但作為單純的現世書法作品,則明顯功力不逮造化不足,學得不像,越發顯得稚拙而完敗。

無論古人今人,都在竭力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本來是件上好之事,但這種百花齊放並不是刻意的醜化或肢解美感——假如說這是故意用此類字體襯托另一些靈秀天成的法書作品,以期人們更好的甄別選擇,那我絕對同意,否則就是故弄玄虛的譁眾取寵了。

既然稱之為書法作品,那就應該遵循其“法”,而不是為了功利目的另闢蹊徑,視其“法”為無物,直接將美感撕裂解剖,沿循以拙取勝以頹求豔的俗徑,最終將書法引入歧途,導致堂堂國粹禮崩樂壞一蹶不振。

很不幸的是,目今這樣的展出或誇耀俯拾皆是不勝枚舉,但那些俊逸神飛、奇絕古樸的純正法書卻鮮有提及,甚而鳳毛麟角,越發稀奇,這不得不說是這個時代賦予人們虛無妄做夢幻縹緲的悲哀,是為一個時代的悲歌。

唉,不說也罷😢😂


龍吟148119260


每個人對藝術的欣賞都是有一不一樣的見解的,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一個絕對“對”或“錯”的事,館閣體如此,“醜書”如此,傳統如此,流行書風也如此。

雖然人無高低貴賤之分,但是欣賞能力確實有高下之別,如每個人都懂得“欣賞”,那些被公認的畫家,文學大家,美學大師豈不都是被“吹捧”出來的?

如人的欣賞水平都一般高,那要“設計師”幹嘛?難道普通人也可以扯一塊布隨便縫縫,找一個人裹一裹就能去T臺走秀嗎?

如果人的審美水平一樣高,那結婚照何不自己拍呢?反正就是摁一下快門的事,多簡單,還省錢。

反正他們賣的也就是“審美”啊!

千萬不要死較真,術業有專攻,自己會化妝不一定就是化妝師,會縫衣服不意味就是裁縫,很簡單的道理,為何到寫字這就變了樣了呢?

每個人都會寫字,那就說明每個人都是書法家嗎?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寫字,難道每個人都會寫“書法”嗎?

古人小時候練字,學的就是古代碑帖,用的就是毛筆,所以人家不用懂“書法”,人家一些出來就是“書法”。

今人從小就用硬筆,看的是印刷體,寫的是“方塊字”“規範字”,還沒明白“古帖”是怎麼回事呢,就開始嚷嚷著“這破字,我上小學的兒子寫的都比這強”。

這去哪講道理呢?

你連一個行業都沒有了解,沒有深入接觸過,怎麼能懂呢?

最簡單的例子,每個人從小上學認字之餘也吃飯,幾乎是每天學漢字,每天都吃飯,甚至不學習的時候也得吃飯,那是不是意味著你可以看懂書法,也就可以成為“美食評論家”呢?

當然,我真沒見評論區的大師們有誰認證的“美食評論家”

我也很難想象,這要是去美食節目罵人家大廚做菜不好吃,會不會被一餅鐺子糊臉上,摳都摳不下來。

道理都一樣吧,那些說自己懂書法的人,說別人糟蹋書法的人,也不說出什麼有道理的“內行話”或者自己的體會見解,無外乎說自己“不會寫還不會看嗎?”“書法就是寫來給人看的”“不是雅俗共賞的書法都不是好字!”

這是混蛋邏輯

憑什麼人家學幾十年就得讓你一個學都沒學過的人“評”呢?你何德何能?你咋那麼謙虛呢?

但凡一個人學過書法,真正可以像模像樣臨出一本古帖的幾個字在,都不會說這種話。


藝術“美”雖然有不同見解,但是確實有水平高低的標準之分。可能有人覺著醜書醜,展覽醜,館閣醜,那都正常,畢竟人的觀察角度都各有不同,興奮點也有所差別,一個安靜的人也不喜歡看“狂草”作品。一個喜歡秀氣的人也不喜歡看顏體這樣雄強的作品。

這都是可以理解的,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見解說自己喜歡啥,討厭啥,非常正常,個人喜好而已。

噁心就噁心在那些啥也不懂呢還說“這垃圾”“那沒水平”等等這類人(多數言辭不變發表,請多留意評論區)


書法在一定程度上既然有高低之分,那一定是有衡量標準的。

如沒衡量標準,隨便一個人練幾天也都是“大師”“書法家”,練幾天就可以到達那些個“名家”一樣的水平,還至於在評論區這說這不夠格,那沒水平?


所謂“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

這就算一個標準,神采就是比形質水平高,一個有神采的作品就是比一個工工整整的作品有水平,有才氣。所以“館閣體”在書法裡的地位並不高,因為他“有形無神”。

說到形質,也是可以有可以衡量水平高低的。

練字,首先它是一門技術,其次才是一門藝術。

練字的第一步就是學會控制毛筆,因為毛筆是軟的,手指是靈活的,所以如何控制,如何隨心所欲的控制就是水平。

書法,首先是一門技術活。這個估計沒有異議,因為我實在沒見過哪個人隨隨便便拿把刀就可以成為“武術家”,也沒見過哪個人隨隨便便拿把刀就可以把菜切得跟廚師一樣。


“帖”是什麼?其實就是毛筆運動過的軌跡,從這些運筆的軌跡中,看到毛筆運動的動作。

臨帖就是為了掌握毛筆運動的規律,技巧。

多臨帖就是為了更大程度的去開發自己對毛筆的駕馭能力。

所以“像”非常重要。

一個有水平的作品,是有筆法的出處的,也就是說你這一個字裡這一筆從哪裡學來的,都能看清。

其次就是結構,章法。跟筆法是一樣的道理,你傳承的地方在何處,都可以看到,而且還能有跟古人不一樣的地方,有很多是花了心思,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之處,或者說個人風格,

你對工具的把控能力,如筆墨紙,如何運用如何變化,如何營造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你對字的理解,字取法何處,可以如何變化,如何形成自己的風格。

你對“神韻”的處理,這個需要有功夫,有閱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人才能達到這個高度,我水平不夠,還理解不了。

當到了“神韻”這一個層面之後,這種精神層面傳遞給人的信息,其中高低就很難判斷了。

能到這個水平的人,一個世紀也不會超過千八百。裡邊高水平的,自然就是古代各個朝代的佼佼者,也有一些不太知名的,或者說水平不如那些人高的,也會記錄在書史之中。


在形質層面,也就是技巧層面,高下之分就兩點,第一是變化多,第二是穩。這兩點其實都是一種功底的表現。

所以千萬別說自己不懂的書法就是“沒水平”,你不練,永遠不會知道技巧有多難。當你知道技巧高度的時候,你對其中表現非常強的作品就會產生一種敬畏,“無知才會無畏”。

當你還沒拿穩筆的時候,不要說批評這些作品,就連批評一個只會寫一橫的人的資格都沒有。

你可以說他寫的不好看,但是你說他寫的這不好,那不好,你哪來的根據呢?

每個人都有審美自由,每個人的審美水平也都有差距,這並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後天鍛鍊的。

有差距不要緊,但是不要亂“指正”,你就算把王羲之的作品拿出來,也會有人不喜歡,這個正常,但是你非要給“王羲之”挑挑錯,那真就是無知無畏了。歷史上能給張旭顏真卿挑錯的人,也得到了米芾那個水平才行。


審美水平差距是一回事,每個人都有其長處,都有所長,不可能每個人在每個領域的水平都高。所以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很正常,也是個人的自由。

但是因為審美產生的差別就說別人水平差,說別人不對,還沒點真憑實據,這就是另一回事了。

得虧互聯網評論不用負法律責任,否則監獄都得蓋到地下十層,地上都已經滿足不了了。


梁宇航


題主為什麼會說類似作品,卻被書法界認為有很高的成就呢?我想原因大至有四,其一評委學識不高,書法基功不深厚,可能是個混進書協的藝人或其他的,他欣賞這樣的字。

其二,作品的書者可能是評委會某某評審員的學生或有關聯的,哪幅作品上或下,由評委說了算。其三,作品有可能是書協成員書寫的。其四,書協認可的,不斷倡導的書風,由此決定入選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