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操盘手八大不传之秘!

1.突发利好——次新股

无论大盘处于什么状态,若遇突发性重大利好公布,往往是次新股的活跃期。因为老股会有各种各样的利益纠葛,有套牢盘,有获利盘,以及随时出现的股东减持,业绩地雷等。主力资金既不愿意为老资金抬轿,更不愿为套牢盘解套,所以往往会选择,上市不久的次新股,没有历史负担,股性活,人气足,加上资金历来喜新厌旧,自然容易形成合力受到资金追捧。

具体操作上马犇认为,次新股选择有三,其一新开板的,越新越好;其二走趋势的,这是经受市场考验被市场认同的;其三叠加热门题材的,容易引起市场资金共鸣。

2.报表时期——“三高”股

中报,年报预披露和披露期是三高股(业绩高增,高送转,高分红)的活跃周期。因为这样的公司有股本扩张的需求和条件,潜伏这样的标的,可查阅公司数据,若公积金,每股净资产值均较高,则很有可能会高送转。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崇尚资本利得,低风险高分红公司已经成为主流资金的青睐的对象。

具体操作上马犇认为,近几年监管层严打高送转,炒作有所降温,但市场对于个别绩优次新股的高送转炒作还是非常猛的,所以大家选择潜伏中报,年报股时候,可多留意次新股中的绩优标的。

3.缩量震荡——小盘股

大盘稳健但能量不足时是小盘股的活跃期,因大盘能量不能满足规模性热点的施展,所以个股行情“星星点火”,其中又以小盘股行情更为靓丽。由于量能萎缩难以满足行情的持续性,所以热点多呈现快速轮动特征,故小盘股行情往往涨势较迅捷,持续周期较短,适于短线操作,快进快出不留恋。

具体操作上马犇认为,A股进化到现阶段,仅仅是盘子小这一个因素还不够,最好叠加次新+热点+小盘,凑齐这三个因素,缩量震荡阶段,超额收益没商量。

4.休整时期——题材股

大盘休整性时期是题材股的活跃期。

因为市场休整期热点分散,个股涨跌无序,增量资金望而却步,场内存量资金只能运用热点主题概念来聚隆人气,聚集有限的资金营造赚钱效应,吸引市场开始分散的做多力量。

具体操作上马犇认为,一定一定要盯紧当时市场最为最为强势的题材热点,毫不犹豫的参与,切勿参与一些跟风的角色。

5.波段急跌——指标股

大盘波段性急跌后是权重指标股的活跃期。急跌后能令大盘迅速复位的,必然是能牵动全局的指标股。指标股“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大,在A股市场指标股筹码一般都高度集中在国家队和机构主力手中,易于拉升。

具体操作上马犇认为,大盘指标股和中小创指标股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要区分对待,一般来说除了关键点位护盘以及维稳,更应该留意中小创指标股机会。

6.调整中期——庄股

大盘调整中期是庄股的活跃周期。由于市场热点早已湮灭,疲弱市道中的庄股犹如夜幕中的一盏盏 “豆油灯”,虽不能照亮整个市场,但能使投资大众不至于绝望。同时,多少还

能诱惑“投资小众”一起来“往豆油灯里添加燃油”,或者是引来“飞蛾扑火”。

具体操作上马犇认为,庄股在调整中期活跃,此时市场人气季度低迷,没有热点,没有赚钱效应,而庄股一方面受困需要自救,另一方面筹码集中,敢参与此类个股博弈的必是赌徒,所以庄家有足够的理由来兴风作浪。操作此类个股属于艺高人胆大人为之。

7.调整尾声——超跌低价股

大波段调整进入尾声后是超跌低价股的活跃期。因为前期跌幅最大的超跌低价股风险释放最干净,技术性反弹要求最强烈。由于大势进入调整的尾声,尚未反转,新的热点难以形成,便给了超跌低价股的表现机会。

具体操作上马犇认为,市场反转,反弹最强烈的,一定是最先止跌,最先获得主力资金青睐的标的,具体表现上就是简单粗暴的放量大涨,特别是其中涨停股,大胆的参与,如此行情之下,敢于拉升打板的必是有大资金运作。

8.牛市确立——高价股

牛市行情确立是高价股的活跃期。高价股是市场的“贵族阶层”,位居市场最顶层,在大盘进入牛市阶段后,需要它们打开上档空间,为市场创造牛市空间,给中低价股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具体操作上马犇认为,市场进入此阶段,那就是进入赚钱行情,也就是普涨行情,但普涨行情也要分个三六九等,买入高价股一定一定是一个不错的策略,牛市指数是新高不断,那么领涨的个股也一定是新高不断,对应股价一定也是高高在上,买股一定不要纠结价格,喜欢买低价股的毛病也要改一改。

顶级操盘手八大不传之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