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火燒,爲何與「火燒中陽樓」的傳說有關?

孝義火燒,是山西省孝義市獨具風味的傳統麵食。它味道鮮美,口感酥脆,綿軟不粘,香鮮可口,層次均勻,質地酥脆,宜於熱吃。

孝義火燒,為何與“火燒中陽樓”的傳說有關?

孝義火燒

孝義火燒據說與“火燒中陽樓”的傳說有關。

孝義舊城中央,有一座宏偉高大、壯觀絢麗的古樓——中陽樓。樓下的四條大街,商鋪錯落,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熱鬧異常。小吃攤上人們品嚐著各種風味小吃。

相傳,此樓建於漢朝末年,為城中最高的建築,往來商客無不驚歎其建築之妙。當地百姓更是以此為傲,便對天的敬畏少了幾分。這下可惹惱了天帝,於是派火神下到凡間調查。

一天,中陽樓下忽然來了一位頭髮斑白、衣衫襤樓的老翁。老翁眉頭緊鎖,臉上並無喜色。他一邊製作燒餅,一邊高聲叫賣:“快來買燒餅,吃掉燒餅,火就不燒。”

孝義火燒,為何與“火燒中陽樓”的傳說有關?

重建後的中陽樓

老翁的叫賣聲,引來眾人圍觀。一個年青小夥問老翁:“您這燒餅,幾文錢一個?”

老翁不緊不慢地說道:“百兩黃金,千兩白銀。”

“小小燒餅,你竟然天價賣給我,這餅子就算是神仙所制也不值這般價錢,看你歲數不小,竟如此坑人!”圍觀的人們也議論紛紛,深感這老翁怪異。

老翁一看人們對他不解,就說道:“我這燒餅可不是誰想買就能買的,嫌我的燒餅貴,你自可尋個去處,我這燒餅可是供奉火神廟的仙物,別說黃金百兩,千兩萬兩你要是買去了,那也絕對不是賠本買賣!你們真是無知,大禍臨頭還敢在此造次,今日我這燒餅不賣了,你等著烤大燒餅吧!”

說罷,老翁收起攤子,朝著城門走去。

孝義火燒,為何與“火燒中陽樓”的傳說有關?

火燒

中午剛過,中陽樓突然起火,風助火勢,不多時便把中陽樓燒成灰燼。

這時,人們才想起那位老翁的話,趕緊去城門口尋找,但沒找到,卻看城門旁邊的柱子上刻著幾個字:“吃掉燒餅,火就不燒。”人們隨後就去火神廟祭拜,看到火神旁邊的神像和那位老翁頗有幾分相似,眾人這才明白,那中陽樓下賣餅的老翁根本不是凡人,而是天帝派來的人,他本是想提醒眾人要敬畏上天,卻不料眾人不買賬,這才下令火神燒了中陽樓。

此後,老百姓再也不敢輕慢上天了,家家制作燒餅,並取名為“火燒”,以此供奉天神。久而久之,“火燒”的製作技藝就流傳下來,“火燒”就成了孝義有名的麵點。

孝義火燒的大致做法是,將酵母、鹼面和涼水一起放入盆內攪成稀糊,再倒入麵粉和麵。面和好後,以手蘸涼水反覆搓揉,直到麵糰光潤時,蓋上溼布靜置三十分鐘左右,然後把麵糰放在抹了油的案板上,搓成長條,切塊,摁扁,再橫著擀成五寸長、三寸寬的厚片,然後,左手(拇指在上,其他四指在下)拿著厚片的左端,將面提起,再反腕向案板右方一甩(甩時勁頭要勻,動作要利落),只聽“啪”地一聲就橫落案板上,成為尺把長的面片。上面抹勻油酥,用左手托起面片左端輕輕向外伸長,同時右手把面片由右向左捲成卷,搓勻後揪成面劑,捏成桃形,收口朝上摁成圓餅。按此法將其餘面塊全部做完。

孝義火燒,為何與“火燒中陽樓”的傳說有關?

烤制火燒

鐵鏊在微火上燒熱,塗一層胡麻油,火燒餅坯放鏊上烙烤,烤約五分鐘,再翻過來烙正面(兩面約烤十分鐘左右)。隨後放在烤爐中,用微火烤成醬黃色即可。

如今,每逢春節,在山西汾陽、孝義一帶的人們都會製作火燒。感興趣的朋友,可到此地品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