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司機成了工會的「粉絲」,鹽田港運工聯是如何做到的?

在深圳市鹽田港口,

一個關於“孃家人”的故事

在貨車司機中廣為流傳:

貨車司機成了工會的“粉絲”,鹽田港運工聯是如何做到的?

曾經,港口附近的路況亂得像一鍋粥——貨車司機每天忙於爭搶車位,擔憂佔道停車被罰款。為解決這一痼疾,深圳鹽田港口汽車運輸業工會聯合會決定“幫司機停好車”。工會積極與政府部門溝通,開闢更多臨時停車位,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向貨車司機每隔兩小時發佈剩餘車位數,並在每個月抽取90名司機,提供免費停車10天的服務,引導司機文明有序停車。

一件“小事”,為貨車司機解決了“大問題”。

10年來,港運工聯會用一件件“小事”,將“單兵作戰”的貨車司機組織起來擰成一股和諧的力量,走出了一條發揮行業工會聯合會作用的“鹽田之路”。

貨車司機成了工會的“粉絲”,鹽田港運工聯是如何做到的?

港口建起了工聯會

深圳鹽田港,船來船往,車水馬龍,這裡是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重要門戶。

貨車司機成了工會的“粉絲”,鹽田港運工聯是如何做到的?

一直以來,港口物流行業都是鹽田的支柱產業和“用人大戶”。據統計,鹽田共有道路集裝箱運輸企業851家,運輸車輛1.3萬輛,直接從業人員約2萬人。但由於行業准入門檻相對較低,逐漸造成了多、小、散、亂的局面。

“港口汽車運輸市場掛靠經營普遍、勞動關係複雜,在處理貨物賠償、保險理賠、交通事故、勞動糾紛訴訟等問題時,貨車司機往往由於沒有組織的幫助與協調,合理訴求得不到有效表達。”首任港運工聯會主席羅為新說。

貨車司機入會,並非易事。據羅為新介紹,貨車司機流動性很強,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不固定,同時大量貨車司機屬於掛靠、承包等形式,沒有被納入企業員工範圍,企業組建工會時往往沒把他們考慮進去。

在一個民營企業佔95%以上、員工習慣“單兵作戰”的行業裡,如何讓工會建起來、轉起來?這是擺在工會人面前的首要難題。

在深圳市總工會和鹽田區黨委的領導支持下,鹽田區總工會提出了先推動建立運輸企業工會,再成立工聯會,通過工聯會促進企業建會、職工入會的工作思路。2007年9月,港運工聯會正式成立。

在非公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建工會,從來不是一條坦途。來自黨政的支持,將為工會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基於這一認識,港運工聯會堅持黨建帶動工建,並爭取政府部門支持,合力促進工會發揮作用。

2012年,鹽田街道黨工委批准設立港運工聯會黨支部,工聯會聯合相關黨組織開展了7屆職工才藝大賽和運輸行業勞動競賽;為攻克建會“釘子戶”,鹽田街道領導班子成員與工聯會一道實行包乾責任制,主要領導包乾難度最大的企業,深入企業和職工做工作;與鹽田區人力資源局一同調研,就港運行業人才發展、軟硬設施配套等提出建議;抓住運輸企業年審契機,積極宣傳工會知識,發動司機入會。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鹽田區政府批准,將最大的公共停車場劃撥專門區域,支持工會建起服務陣地——司機服務站,工會與政府聯合為司機送溫暖、送清涼,並倡導文明司機行動,使服務站逐漸成為深受司機認可的“司機之家”。

貨車司機成了工會的“粉絲”,鹽田港運工聯是如何做到的?

為解決基層工會的後顧之憂,深圳市、鹽田區兩級總工會承擔起港運工聯會人員薪酬和工作經費,並提供工作指導。這些精心培育,使工聯會擺脫了企業勞動關係制約,打破了港運企業工會和司機不敢、不會單獨面對企業行政進行協商的局面。

各級工會的努力,贏得了司機和企業的認可。2007年~2017年,在小微運輸企業大量湧現的情況下,工聯會保持建會企業數年均增長23%,覆蓋建會企業已達到812家,發展會員18700多人。

貨車司機成了工會的“粉絲”,鹽田港運工聯是如何做到的?

“司機之家”關愛多

工會組織建起來,最終還是要更好地為職工服務。

在鹽田,現任港運工聯會主席黃祖勝因為擅長調解勞動爭議案件而小有名氣。

在鹽田,現任港運工聯會主席黃祖勝因為擅長調解勞動爭議案件而小有名氣。

“鹽田港運工聯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通過調解化解勞動關係中的各類矛盾,實現用工企業和貨車司機的‘雙贏’。”黃祖勝說,每天,進出鹽田港的貨車超過1萬臺,且大多集中在鹽田港後方陸域,貨車司機眾多,也就意味著利益訴求多元,各類糾紛多發。

7年來,工聯會連續成功開展了行業工資集體協商,明確行業最低工資標準和指導工資標準。同時,成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室和人民調解員聯合會,受理法律諮詢近萬次、調解糾紛700餘起。看著面帶愁容的拖車司機和老闆抱著成摞資料走進調解室,又帶著釋然的笑容離開,黃祖勝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

貨車司機成了工會的“粉絲”,鹽田港運工聯是如何做到的?

這些潛移默化的幫助,還體現在組織建設、權益保障、職工服務、宣傳教育、反映訴求、促進發展等方面。

——港運工聯會制定了行業最低工資標準和指導工資標準,惠及行業13個工種的1.5萬會員。

——在“司機服務站”,港運工聯會劃撥辦公經費,配備專職社工,為司機提供零距離服務。

——在“司機大講堂”,邀請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面對面向司機傳遞政策信息,傾聽司機心聲,瞭解行業難題。這一平臺也成為提高司機法律意識的“培訓學校”,至今共培訓司機2800餘人。

——協調銀行降低貸款利率,解決企業和司機貸款難問題;為近200個司機家庭申請意外傷害保險;為近2500名文明司機申請醫療互助保障和二次醫保;為近1000名貨車司機提供崗前培訓,累計發放培訓補貼近60萬元……

一點一滴的關愛和服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司機主動加入工會組織。連企業代表都稱讚:“加入工聯會後,發現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員工技能水平都有提升,更重要的是,工會架起員工與企業溝通的平臺,減少了勞資糾紛,為企業發展創造了和諧環境,工會成了司機們溫暖的“家”。

貨車司機成了工會的“粉絲”,鹽田港運工聯是如何做到的?

“微陣地”全天候服務

港運工聯會的辦公室距離鹽田港不到10分鐘車程,不大的空間,3位專職工作人員。面對港口運輸業日新月異的變化和勞動關係層出不窮的問題,這裡不斷產生著創新的火花。

司機開著車四處漂泊,如何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工會活動?怎樣為司機們提供追蹤服務?港運工聯會與時俱進,擁抱新媒體,打造了一個網上“微陣地”。

2014年2月,鹽田港運工聯會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

貨車司機成了工會的“粉絲”,鹽田港運工聯是如何做到的?

公眾號建立後,服務內容包羅萬象,不但傳播“司機大講堂”“文明司機活動”的相關內容,還可以查詢停車場空位、交通信息、司機補助和工會動態,等等。如今,這個公眾號已經擁有1.1萬“粉絲”,覆蓋了經常進出鹽田港的絕大多數貨車司機。

“要更好地把司機組織起來,就必須增強司機的黏度,加強司機的微信社群建設。”於是,黃祖勝與同事開展了微信群“增粉”活動,對介紹司機進群並完成實名註冊的司機,給予文明司機積分獎勵。同時,培養司機群主隊伍,開展“鹽田我的家”“榜樣的力量”“法制宣傳月”“司機聯歡月”等活動,不斷吸納新的司機成為“粉絲”。

為進一步解決“組建難、經費缺、人手少”的問題,港運工聯會巧妙藉助車隊長和義工的幫助,形成了工會工作的合力,使工會的“毛毛根”深植於廣大司機中。

工聯會組織的工會義工隊伍別具特色。他們深入企業一線,從熱心工會事務的人才中篩選和培養工會積極分子,並與團委合作發展工會志願者,組建起一支涵蓋司機、企業管理人員和司機家屬的50多人的工會義工隊伍。由工聯會統籌,義工在司機服務站輪流值班,成為工會延伸觸角、服務司機的重要力量。

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深耕司機群體,讓工會成為越來越有活力的“職工之家”。一位工聯會的三屆老常委說:“雖然我們是兼職做工會,沒有工資,但是我願意把工會工作當作事業來幹,因為這是一個‘最接地氣’的組織!”

貨車司機成了工會的“粉絲”,鹽田港運工聯是如何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