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出“新天地” 柴桑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纪实

我们住得可舒心啦

——柴桑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纪实

九江新闻网讯(张友权 特约通讯员 董芳 记者 孔颖)傍晚时分,柴桑区新合镇西边湾村农民吕桂堂从田里劳作回来,村头的那棵千年古樟树下已经有三五成群的村民在树下纳凉了。老树后面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周围白墙青瓦的民房错落有致,清澈的溪水从山涧顺势而下,潺潺地环绕着村庄,鹅卵石装点的“灵山秀水西边湾”几个字正在无声地描述着这里的变化。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环境好、空气好,如今城里人开始羡慕我们村里人的日子啦。”细数着这里舒适的生活,吕桂堂笑逐颜开。其实,吕桂堂所述的景象只是当今柴桑区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柴桑区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打造“秀美乡村”。如今,一个个宛如田园山水画般的村庄正在悄然改变着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新农村建设建出“新天地”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让群众得实惠,环境改善了,我们住得可舒心啦!”“为了支持新农村建设,张家三嫂已带头拆除了旱厕,污水管网也在她家旁边疏通了。”“许久没回来,这次看到新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由衷欣慰,希望大家多支持!”……虽然时针已指向深夜23时,柴桑区新塘乡青山村村民理事会室内依然灯火通明。在这里,柴桑区新村办负责人和村民理事会成员、村民代表等50余人仍在激烈“辩论”,大家把新农村建设中群众的一些顾虑摆在桌面上谈,经过近3个小时的商讨,屋内传出了阵阵笑声,大家纷纷支持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柴桑区高标准规划、新理念建设,一批精品村庄逐渐显山露水,“眼见为实”的变化得到了群众的一致点赞和支持。据悉,今年柴桑区311个新农村点已完成“三清拆除”任务,“七改”工作全面铺开,绿化、改沟、改厕、改房、改塘等同步推进,沙河开发区毛桥村黄家塝被评为全省最具乡愁村庄,马回岭镇马头村中心村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村。

生活垃圾治理治出“高颜值”

“木栏固定,一红一黑两个垃圾桶合并为一组,生活垃圾‘干湿分离’分类投放,厨余垃圾回收沤肥,所产生的有机肥全部无偿提供给贫困户。”城门乡环卫所所长李江平告诉记者,目前全乡已实现了垃圾分类全覆盖,百姓分类的意识逐步增强,垃圾也能“变废为宝”。

自2015年8月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来,柴桑区高位推动,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新建11座垃圾中转站、添置32辆垃圾车和30000余只垃圾桶,配备了834名保洁员,保洁设施和人员的“全布控”,有力维护着村庄环境卫生。

为形成常态化保洁机制,柴桑区制订绩效考核办法,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纳入全区目标考评体系,各乡镇同步制订激励奖惩措施,为保洁员安上“紧箍咒”,让他们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有了更强的责任心。

农村环境整治整出“新画卷”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提升农村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今年,柴桑区加大整治力度,围绕“拆、改、清、洁、绿、新”的工作要求,将1条黄金水道、2条国道、3条高速、4条铁路、7条省道等区域全部纳入环境整治范围,涵盖全区所有农村区域,区主要领导带队对各乡镇开展工作情况现场“考试”,评比打分后,对排位前三名的予以资金奖励,各乡镇形成了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目前,全区共拆除违章建筑31000平方米、拆除铁皮瓦73200平方米,共清理各类垃圾杂物1300余吨,拆除违法牌匾广告252个,完成公共地段清理97540平方米。集镇和道路沿线补栽绿化60000株,清理道路沿线僵尸车45辆,清除干道沿线石材加工点8处,清理各类垃圾和占道杂物9000余吨,集镇新安装路灯132盏。环庐山路柴桑区段6.9公里通道绿化提升工程已经完成,共种植草皮39099平方米,栽植树木18种34569株。另外,完成铁路、高速等干道沿线外墙刷白9200余栋,平改坡完成3600余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