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康乾盛世又稱紅薯盛世?康乾盛世時普通百姓生活水平到底怎樣?

揮劍決浮雲6


明清代人口超過90%是農民,所以農民的生活水平,代表了全民普遍狀況。


公平的說,從農民生活狀況來看,飲食標準從明到清是有提高的。(美洲作物引進,土地墾荒面積增加)


明清江南農民全年大約有20個吃葷日,其餘345日吃素。當然, 這345日也不是絕對食素, 有的地區“間用魚” 。在江南一些富裕地區地區。“吃魚乾白米飯”是一種常態。


當然,農民自己不吃肉,並不代表在農忙時請僱工時也沒肉,”善使長工惡使牛”,精明的農民知道,給長工們吃得好,是一種投資,尤其是在勞動力價格比較高的江南地區,農民自己可以不吃肉,但請長工幹活必須儘量提供葷食。(不然重體力活也幹不了)


從明代開始就有規矩:江南的長工,夏秋時期是吃2天素後必須有一天見葷,而到春冬則是吃3天素必須有一天葷。也就是說,在明代江南做一名長工,一個月有5-10天時間見葷。


當然,這個”葷“放在今天也不算什麼,在明代主要是鯗肉(魚乾)豬腸而已。每斤鯗肉八個人吃,, 每斤豬腸五個人吃。等於一天每人2兩或者3兩葷食。


到清代,江南僱工的飲食標準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到夏天秋天一個月有20天見葷,春冬季則每個月有10天見葷。清代江南長工的生活待遇是一個月有10-20天見葷。而且原先的豬腸改成了豬肉,每人分配的量也有增加。


當然,就吃肉這一點來說,中國明清時期和歐洲沒法相比。(實際上今天也沒法比)


在近代歐洲人眼中, 中國人無論“多麼有錢, 地位有多高” , 消費的肉食“為數甚微” ,“好像只是為了增加食慾才夾幾塊豬肉、雞肉或別的肉吃” 。“肉切成能一口吞下的小塊, 有時甚至剁成餡, 作為`菜' 的配料使用” 。


歐洲人看來, 不管中國烹調事實上多麼講究, 肉還是少得叫人吃驚。歐洲畜牧業不僅提供大量畜力, 而且還提供相當數量的肉食和乳品。中世紀後期德國每人每年肉食達100 公斤

一位18世紀在北京工作的傳教士明確指出:人口過多,迫使中國人不養牛羊, 因為供牛羊生活的土地必須用來養活人” , “法國與中國的養牛數量至少為十比一” , 於是“田裡缺少肥料, 飯桌上缺少肉, 打仗缺少馬”。



當然,上面談的偶爾見葷的生活,還是屬於江南地區,而在華北地區就困難得多,即使是中上等人家,也吃不到什麼肉。

即使是今天,陝西,山西等地農村,雖然不愁吃肉的錢,但文化習慣上還是吃素為主,把頓頓吃肉當成過於奢侈。


閉家鎖的紅楓


“紅薯盛世”的說法是指紅薯的種植為中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飢餓問題,康乾時期的人口瘋狂增長,人口增加到一億,這是史無前例的。康乾時期,之所以被稱為“盛世”,是因為社會安定、經濟安定、政治較為穩定。標誌性成就就是人口的空前增長。所以,有人在探索這個問題時,戲謔地懲治為“紅薯盛世”。紅薯、玉米、馬鈴薯都是明朝時隨著海外貿易的發展,傳入中國,清朝時基本在中國普及。這些作物都有耐旱、產量大的特點,在貧瘠的土地也可以種植,且營養價值較高。番薯的產量甚至可以每畝數千斤。

最初傳入的廣東地區,甚至在電白建立了“番薯林公廟”,以作紀念。但清朝盛世的出現,不僅僅是因為這些高產量作物的引進。首先,是數千年封建經濟的積累,耕地面積不斷擴大,種植技術也不斷提高,使得到明清時期,農業能夠保持長足的發展。其次,人口數目的增長,還有賴於收稅方式的改變。清朝實施“攤丁入畝”,在“一條鞭法”的基礎之上改革,賦稅徹底以丁為單位收取,地錢也併入其中,稱地丁錢。這就使得地多的多納稅,地少的少納稅,農民的負擔減輕,投靠大戶的農民減少,自耕農數量增加。所以,較之前代,清代的人口突然猛增。明朝人口有六、七千萬,乾隆十四年已經是一億七千萬了。

康熙

雍正

乾隆

康乾時期從財政狀況來看,國民生產總值整體不低。國庫的財政儲備,基本在六千至七千萬兩波動,最高達到過八千萬兩。所以,康乾時期的皇帝多次大規模蠲免錢糧。土地的開墾、農耕技術的提升以及外來農作物的引進,使得糧食產量大增,每年收穫糧食達2040億斤。當時來華的英國人巴羅計算過,中國麥子的收穫率是15:1,而當時歐洲最高也只有10:1。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不必多說。但這麼富裕的國家,民眾生活是怎樣的呢?根據乾隆時期的來華的馬戛爾尼使團的記載,中國的貧富差距巨大。舉目所見,富者的房子高大華麗,貧苦者住的基本是土牆茅草屋。富者平時山珍海味,肉菜吃得不想吃,貧苦者吃糠咽菜。處於中等狀態的農戶一年的全部收入大概是32兩,衣、食、住、行、生產支出、人情往來還得花35兩,所以說一年到頭,不僅掙不到錢,還得負債。而且,根據他們的記載,盛世之下,饑荒、棄嬰、民變等現象依然存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富足。


國家人文歷史


康乾盛世是一個被後世而誇大的盛世,是比較假大空的盛世,人口到乾隆年間突破三億大關,這要放再清之前的朝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正所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當今世界能夠告訴發展,且人口暴增,主要原因就是生產力跟上去了,而在農耕的古代中國,人口和糧食比例不成正比,所以生產力的羸弱決定了人口的數量,始終都上不去,而到明晚期,玉米紅薯土豆這些西方高產的作物傳入中國,特別是清朝的建立,對其人口的爆炸有著毋庸置疑的作用,過渡了明朝末年的戰亂和清初期的休養生息,這些高作產物的推廣導致了人口的爆炸性增長。

18世紀末,馬嘎爾尼出使中國,他對此有著一些描述:貧苦的中國人生活質量相當的掩蔽,飯食不但粗,而且做飯的地方也很髒,他認為滿清是野蠻和落後的,發展停滯不前,或者說是倒退了。從他的表達來看,中國正在向衰敗和野蠻重新墮落。

康乾盛世只不過是表象罷了,是後世的吹捧,一個閉關鎖國,排斥外界,且百姓愚昧無知,思想僵化,人文精神腐朽的朝代,連統治者都是保守的,你說普通人的生活能好嗎?


歷史風雲天下


紅薯、玉米、土豆這三樣作物保證了大清的穩定,所謂的大清統治術,其實不僅僅是其愚民政策的作用,說到底清朝是一個“幸運”的朝代。因為清朝大多皇帝沒有什麼大的創舉,只是沿襲了明朝的一些制度,但是他們卻可以讓百姓吃飽,不過這也不是他們的功勞,而是他們的幸運。


康熙末年其實社會問題已經很突出了,但是為什麼那個時候沒出現什麼重大的動盪,原因就是百姓能夠吃飽。當時番薯的大規模種植,加上土豆和玉米的推廣,使得許多貧瘠的土地可以種出糧食,百姓只要能夠不被餓死,就不會選擇反抗推翻這個政府。就如同元末一樣,為什麼宋朝時期如此軟弱的漢人,會爆發出如此強烈的反抗,原因就是活不下去了。

許多人說什麼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明君最多的朝代,其實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因為就算他們什麼都不做,腐敗橫行。但是以當時糧食產量來看,百姓都不至於餓死,畢竟番薯這種作物,有土的地方大多能種。不少荒山野嶺都能變成耕地,所以清朝人口大爆發和所謂盛世,其實都是番薯和其他一些作物導致的。



直到清朝末年,魯迅痛批麻木的國人,但是其實想一想,只要不被餓死,百姓還有什麼太多的訴求?清朝的幸運就在於沒有功德,但是百姓餓不死。要是番薯在明朝早早的就推廣開來了,我相信明朝再傳個兩百年一點問題都沒有。李自成造反不也是因為要餓死嗎?


小司馬遷論史


之所以將康熙到乾隆執政這個時期稱之為"盛世",是因為在這一個時期內,人口激增突破到了3億。這是農業科學生產力進步的結果。說它們是"紅薯盛世",我倒沒有聽說過,但該時期可以養活這麼多的人口,確實與紅薯在全國的推廣種植有密切關係。紅薯對種植環境的要求比較低,產量高,營養成分高,在饑荒之年是一種很好的口糧。明朝末年,廣東地區從安南引入了紅薯,但種植範圍侷限於一隅,沒有迅速推廣到全國。明末大災荒之所以沒有辦法扭轉,就是因為農業生產力落後,沒有來得及普及紅薯種植,以至於沒飯吃的李自成等農軍起事,最後葬送了200多年的大明王朝。可見,科學技術的進步確實事關國家的生死存亡。明朝的人口,學術界一般認為是5000~6000人口,嘉靖年間為7000萬達到頂峰,從來沒有證據認為超過1億人口。這是受限於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最主要就是農業科技的落後。由於100多年的推廣,乾隆年間,紅薯這種作物已經推廣到天下,產量足以保障民眾的生存之需。同時,滿清政權的農業稅率也是中國歷史上最低的。康熙時期就奉行永不加賦的政策,長時期內稅率為5%,比明朝時期的稅率要低很多。這樣,由於低稅率和紅薯的種植,清朝的人口出現了激增。在清朝初年,平均一個家庭人口為4人,乾隆21年已經達到了8.5人。乾隆晚期,中國人口已經突破了3億,為今天的人口大國奠定了基礎。

那麼,康乾盛世時期普遍百姓的生活質量怎麼樣呢?遺憾的是,並不怎麼樣。除了紅薯技術的推廣,清朝在其他領域的生產力都是停滯的,甚至是比明朝年間更加退步。普遍人僅僅是基本解決了生存問題,但在生活質量上反而比明朝倒退了。據記載,嘉靖年間,即使不是逢年過節,北方一個普通家庭在宴客時往往有30個菜以上。而乾隆年間一箇中戶一年平均收入20兩,支出卻達到了22兩,辛辛苦苦一年,還要虧損。中戶尚且如此,普通人家生活質量如何,可想而知。


懷疑探索者


承認康乾盛世可能被誇大,但經濟增長或者人口增長還是存在的。生產力是發展的,歷史上其他更早的所謂盛世也不會怎麼樣,有的人只是活在自己的夢裡。


Deva87650831


我們常稱呼康熙為“康熙大帝”,乾隆為“乾隆大帝”,也將這兩個時期並稱為“康乾盛世”。用來稱頌二位的貢獻!

我不否認康乾二帝的貢獻!

把清朝的版圖擴展到明朝二倍!

把入侵中國的一切勢力都抵擋在國門之外!

把西方傳進來的紅薯種植技術普及大眾,減輕賦稅,讓百姓得以安穩度日!

把清朝人口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突破3億大關!

可真正的盛世是什麼樣的呢?

百姓吃糠咽菜就算盛世嗎?

官員互相吹捧就算盛世嗎?

皇帝好大喜功就算盛世嗎?

清朝皇帝的勤政也是歷朝歷代所聞名的,可一個朝代僅僅是靠皇帝的勤奮就可以的嗎?

康熙學習西方的一些思想,也發覺當時的先進思想的好處,可是他並沒有普及這些先進思想給千千萬萬的百姓。只是把種植紅薯的技術普及給了他們,讓他們可以溫飽。不難看出康熙雖然有治世的情懷,但是有一個大前提就是維護自己的統治。

乾隆自稱“十全老人”雖然文治武功堪稱皇帝中的楷模,但是正因為自己太優秀了,容不得別人說三道四。讓自己跋扈的性格作祟,閉關鎖國,在科技發展方面大大落後於西方。

徭役賦稅減輕,紅薯大面積推廣,這些得以保證百姓可以溫飽,人口得以快速增長,所以康乾盛世只不過是百姓尚能溫飽的一個結果!水分太大,不過稱為“紅薯盛世”倒是很貼切。

綜上所述,康乾盛世可能只是統治者自己的盛世,並非百姓的盛世。普通百姓還只是掙扎在溫飽線而已!

我是笑笑生,喜歡笑侃歷史,關注我,每天更新新觀點!


k笑笑生


虛胖的盛世

很多都讚歎“康乾盛世”,不過這段時期與明末相比,確實有所好轉。但是相較於漢唐的盛世來說,明顯還是顯得較為“虛胖”。

這個“虛胖”其中一方面在於科技方面,當時西方的像牛頓等等一樣傑出的科學家相繼湧現之時,當時清朝帝王是有所瞭解的。比如康熙請西方傳教士講各個學科的科學給康熙聽,但是都最終只是滿足於自己的私心,沒有全國推廣,全國人民的思想尚停留在中古之間,這就已經埋下了落後的種子。



養廉變成了養貪?

養廉制度的實施本來是想造就清廉之官,但是耗羨歸公之後,東華錄說:“康熙年間有清官,雍正年間無清官”,到乾隆之時更是看不起那些有氣節的清官。而這些錢是哪裡來了的,大家也都清楚?



所謂的康乾盛世,不管是不是與番薯這種高產作物有關。但是從當時思想上的禁止,生產力的逐漸落後,人口數量的與日俱增,統治者的察而不變,貪官的興盛。那麼當時人民的生活水平,較之於當時之世界相比,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淡看天上月


大明帝國不適當的對外開放,使得手工業,商業得到了大發展,農業生產被嚴重輕視,生產力被嚴重削弱,由於大明帝國沒有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貨幣制度,海關制度,稅收制度,貿易平衡制度,導致了全世界的白銀作為貨幣幾乎全部被運到了中國,買走了大量的中國的社會財富,導致了通貨膨脹,而長期的對外貿易活動,政府不收海關稅,國內的商人也不納稅,農民則稅負沉重,國力逐漸衰落,國家的凝聚力逐漸降低,導致了兩次國內局部戰爭,一次對外戰爭,耗盡了大明帝國最後的財政儲備,在這以後,大明帝國已經沒有能力應付內憂外患,最終導致了大明帝國國家的滅亡。

大明帝國滅亡以後,國家分裂,出現了多個割據政權,大西,大順,南明,大清政權,其中,大清國是最強大的政權。 大清國於是就打著為崇禎皇帝復仇的旗號,團結了廣大的漢族人民,知人善任,任人唯賢,制度先進,管理高效,措施得利,結束了國家分裂割據的局面,消除了戰火,避免了生靈塗炭,重新統一了國家,並建立了皇帝親自參與國家治理的中央集權制的前所未有的強大國家------大清帝國。

大清帝國在乾隆時期,在經濟總量上,還是世界第一,雖然後來,隨著西方進入蒸汽時代,大清帝國失去了世界第一的稱號,但是,大清帝國直到末年,仍然是全世界的強國之一,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瀋陽楊藝


康乾盛世的水平不高,這個是事實,它始終沒有達到明代萬曆之治的水平,雖然輕徭薄賦但是滿洲人管理經濟的水平不怎麼高,康乾盛世的水平主要體現在疆域和人口,以及經濟總量,但細緻程度不如明代的萬曆時期。而清的人口繁衍也確實跟高產的玉米番薯進入中國有關係,因為口糧極大增長了,當然人口繁衍就快了,而大清通過雍正的攤丁入畝,實質取消了人頭稅,導致限制人口數量的政治因素也被消滅了,人口就開始爆發式的增長。

但不應該過於的貶低康乾盛世,因為治理的還算可以,不是特別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