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这个品牌怎么样?为什么有人说这个牌子在中国不温不火?

郑能量166893045



铃木这个品牌应该说和马自达一样有点特立独行,说不好听的有点偏执,说好听点就是专一,不管怎么样铃木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地道”的车企,从质量到口碑都非常不错。


铃木主要专注于经济实用的小型车市场,旗下的北斗星、奥拓、雨燕等都给国人就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赢得了一致的好评。比省油看奥拓,比皮实耐用又能拉货看北斗星,如果比钢炮实力就可以看看雨燕了,而且后期的维修保养很便宜非常好养活,关键是价格也不贵。这些优点恰恰迎合我国人对车的需求,北斗星和雨燕这样的小车满大街都是,所以2010年以前在中国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最近几年国人观念有所转变,对车的需求不单单以实用性为主,更多的是偏向高大上,外观漂亮、空间大气、动力强悍还要内饰漂亮,关键是安全配置也要多。 在这种情况下铃木显得举步维艰,单纯的耐用能开已经不再是主流,最初的北斗星和奥拓用户开始考虑(或者已经换了)更贵、更高、更大、更尚的车型,而铃木却没能抓住国人的消费观念,所以铃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同样的价格可以买一辆完胜铃木配置和空间的国产车,如果是我也不会选择铃木。


迫于这种压力,铃木推出了维特拉、骁途等稍微大一点的车型,没想到国人不买账,看完配置和空间等关键卖点,发现名不副实,所以销量整体下滑;再加上与长安和昌河的不愉快,迫使铃木做出了貌似要推出中国市场的举动(具体真假不得而知),我倒是希望它卷土重来一次。

不过要说铃木不温不火,这也是事实,但是铃木曾经辉煌过,甚至是很辉煌,只不过不是铃木变了,而是国人把它“疏远了”。如果铃木稍微放下它的骄傲,姿态稍微放低一下来迎合国人,推出一些空间大一点、动力好一点的车型,我相信铃木会迎头赶上,再次取的不小的收获。


远方观世界


最近铃木深陷退出中国市场漩涡,先是确定与昌河汽车结束合作关系,然后又传出与长安的合资也将走到尽头,小道消息和澄清公告满天飞,最终是否退出还是维持其他形式的合作关系暂且不说,铃木目前的重心和精力早已不在中国却是板上钉钉了。

日本铃木始终坚持“以小为美”,几乎是日本乃至全球最专注制造小型车的车企,技术储备和研发实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销量都非常一般。不过铃木车主普遍反映良好,好开、省油、耐用是铃木的优势,容易上手且故障率低,维特拉、吉姆尼等主销车型也个性十足。

铃木旗下车型大多走的是小众路线,这本身没什么原罪,但是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消费者大多极为重视空间表现,同时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并未完全成熟,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车型还集中在走量的阶段,除了豪华和超豪华车,小众车型大多发展举步维艰,也许从一开始就预示着铃木不会大红大紫。

表现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多维度的,除了车型尺寸和空间普遍不能满足主流需求之外,车型品类偏少、更新换代缓慢、营销推广糟糕、很少引进前沿技术等等因素也导致铃木的颓势。不过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的逐渐多元化,消费结构慢慢追求个性化,貌似铃木的机会来了。


车坛速递


60秒懂车,回答你的汽车问题。

确切的说,铃木在中国不是不温不火,而是,边缘化。甚至很多错的人都不了解。

这和他的,知名度,和定位有很大关系。

铃木的定位甚至比马自达还小,中他在,全世界范围内指定为小型车和微型车,所以它的车型呢,大多是,又小又节油,然后呢,又比较有个性的车型。而铃木更注重内在品质,对内饰的做工,这个只能用一般来形容。

而铃木更专注于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的研究,以及整体性能的研究

所以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的初期,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因为中国人更要的是空间大,内饰豪华等等。

所以它的定位和中国的消费者的认知呢,有了一个时间差,但是随着这两年人们对车的认可度的提高,开始,注重外观以外的,内在品质了,铃木应该未来还是有发展的,


而且,这个世界的汽车十大知名品牌排名领悟已经超越大众,成为第九名大众,将为第十名,这也说明,人们对内在品质越来越关注了。

所以最近呢,在网上陵墓,那就有些火火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昌河铃木撤资,人们怀疑铃木会离开中国。

另一个是铃木的一款小型越野车维特拉,进入人们的视野,大家觉得这款车不错,开始有更多人来购买,把他捧为神车。

小编那也去试驾了一下给大家,看一下试驾体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8ce8ad5e397de54f15f9ead1b1ccb9f6\

60秒懂车


大家好我是【蓝天】


对于铃木这个品牌,估计人们听过,但真正意义上了解的却不多。似乎这个品牌在中国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

加上要退出中国市场,让我个人觉得异常惋惜。




铃木是日本汽车制造企业,最早以制造摩托车起家。

1955年开始生产汽车,并以微型汽车为主。这样的战略是非常对方日本市场的。


由于通用持有百分之十的股份,铃木1984年首次提供技术给中国。这样辗转20多年。铃木也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日本汽车公司之一。

铃木同时也是日本轻自动汽车的先驱。也就是如今k-car的鼻祖。如果还不理解铃木的牛逼之处。

那么铃木被中国人们所熟知的,就源自一款车型——奥拓。

而奥拓在中国曾经也是王者的存在。

从1979年诞生到今天已经有将近40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最新的是第八代车型。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有四家军工企业同时生产基于第二代奥拓进行本土化的车型,有意思的是第二代奥拓在日本已于1988年停产了。

而本土化的奥拓显然是比不过铃木奥拓的。可想而知铃木汽车的质量。所以印象中铃木最大的特色既是小巧耐用、性价比高、油耗经济性不错。

而这也是如今让人无比怀念的一点。


铃木汽车不是没火过,只在如今的中国市场无法存活,更大原因在于时过境迁。与自我的画地为牢。

这里他们一手好牌被打的稀烂除了国人自身的原因外,还有铃木自己的战略错误。


首先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从曾经的买得起到了装逼面子流。这使得铃木一直亲民的汽车形象成为了国人嗤之以鼻的反面教材,加上国人对汽车需求的变化导致铃木小车受到限制。

同时因为宣传力度的缺失导致它的知名度不高。


虽然宣传力度不够,但主力产品换代慢才是主要原因。

雨燕、天语貌似每年都有年型款,但实际上上市以来从来没有换代过,雨燕已经12年没有换代了,天语也差不多10年没有换代,在这种状况下,铃木市场竞争力还不如国产车。

产品竞争跟不上时代,导致被冷落。

但仔细看的话,就知道很多人看到日本本土的铃木车型一直流口水。然而国内的却依然百年不变让人感到绝望。



如今看来铃木汽车退出中国市场是个非常不明智的决定,因为如今中国城市交通的拥堵与物价上涨的迅速,导致小车型有了一定的市场。

人们因为生活速度的加快,对轻便,快捷,灵巧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对现的中国人来说,短距离的出行小型汽车越来越受青睐。

这或许也意味着市场就是一个圈在轮回。


对于一个热爱和懂得汽车的人,生在没有汽车文化的国土,是一件残忍的事情。


想念天空再蓝些


我的就是铃木启悦,16年4月的车,现在没什么问题,偶尔跑跑高速,没感觉漂,开始定的卡罗拉,得等一个月,等不及就买的启悦,三大件还可以,安全配置高,当时这个级别的车,不到十万,而且合资的,有六气囊,ESP挺厚道的,车身和内部空间比卡罗拉小,比捷达大。噪音大,偶有异响,油耗表显6.8,实际我估计7.0吧,曾经一箱油跑750公里,油表灯没亮,油品升级了,不抗烧了,原先93号,表显5.9,现在6.8,油箱总容积才42升,打算开个七八年,马上就国六了,希望大家现在都不要换车,再一个这个车悬挂硬,但有利有弊,转弯稳当,操控凑合,还行吧,其他铃木汽车没开过,但是雨燕前排比我这个宽敞,是外形所致吧,但是雨燕后排太小了,要是经常一两个人,雨燕,飞度就行


哈市扶贫干部



铃木的品牌没问题只是汽车产品定位和发展方向发不适合国内,它已经严重水土不服只能选择离开。而摩托车业务在国内做的非常出色,这主要和高层的决策有直接关系。


铃木的汽车产品不管是产品技术还是质量都是可以的,但就是因为产品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错误,所以才出现了不温不火的局面。其实多年前铃木的汽车业务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缩水,它的重点发展方向主要放在了摩托车上。

铃木品牌的摩托车在国内的口碑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款合资车,并且有多款经典车型可以说,旗下产品做到了均衡发展这主要与铃木的主战略目标和合作商有离不开的关系。



铃木汽车在华的失败除了产品定位和发展方向错误以外其实还和合作伙伴有直接关系。所以,铃木的品牌没问题只是选错了发展方向将精力全部投到了摩托车业务,其次不靠谱的合作伙伴也起到了住波推澜的作用。车友们,你们是如何看待铃木品牌的?


骑士分享


日本铃木这个品牌本身比较小众,在中国表现不温不火不是“人说”而是确凿的事实。

铃木两家合资企业的多款车型销量最好北斗星销量还有一千,不过昌河与铃木已经分离不再有关系,现在的销量也只能划分到昌河。

目前尚存的长安铃木销量最好的是雨燕,可月销仅有几百台;其他车型如锋驭、天语sx4、奥拓几乎没有销量,有也基本在0~10台之间。这个销量水平谈何不温不火,只有惨淡而已。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铃木对中国市场的不够重视,发展跟不上节奏。车型均已小微型车为主,虽然没有简配不过事实是配置已经低到令人发指已经简无可简了,这种车仍旧高价销售自然不会有人认可。市场反馈是最真实的评价,不管近期舆论如何引导也挽回不了铃木的颓势。

以日媒NHK消息报道,铃木计划全面推出中国市场已经实锤,铃木退股长安也开始接触只是目前还没有到公布的时机。铃木汽车的重心将从中国全面撤出,从而转向依旧保留种姓制落后而诡异的印度,这种国家似乎才是铃木的救命稻草。

汽车技术的发展铃木已经全面落后其他企业,包括日系车辆面对西方国家的汽车品牌也已经显现颓势,一田一产、三菱、斯巴鲁等系列车型不是问题频发就是与市场脱节,这些已经说明问题,日系车在中国的市场会越来越窄。


如需帮助请关注:天和Auto,趣味问答购车推荐每天更新。


天和Auto


锋驭1.4T路过,国人喜欢各种大(我也不例外,老百姓还是实用的好,提车之前也看过哈弗、众泰、启辰、逍客、缤智、三菱、RV4、铃木),在维特拉和锋驭之间也纠结了,小维外表硬朗车身太短,锋驭长10来公分感觉好看一点,总之车不错,买了不后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