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聲川:戲劇商業化的「探路者」

賴聲川:戲劇商業化的“探路者”

撰文丨沈多

文娛價值官解讀:

1月9日,由賴聲川擔任總編劇和總導演、黃磊監製的網絡喜劇《王子富愁記》在優酷上線。

作為臺灣現代劇場的拓荒者,和首位打開內地市場,並掀起劇場熱潮的臺灣戲劇人,賴聲川一直都是商業話劇的高品質代表,這次轉戰網劇,也是他的一次全新嘗試。

此前,賴聲川還將自己的專屬劇場打造成了國內首家“劇場+書局+影院”文化業態組合的劇場。

而在他作為創始人之一的烏鎮戲劇節上,我們就採訪到了這位戲劇商業化之路的實驗者,聊一聊他開發這一條戲劇產業鏈的心路歷程。

賴聲川:戲劇商業化的“探路者”

劇場是生命短暫與無常的縮影

《王子富愁記》是賴聲川創建的“上劇場”做的一次“商業探險”,這部劇場互動網絡情景喜劇,在“上劇場”實景搭建,拍攝現場即是劇場,採用的是邊拍邊播的形式,線上線下同步觀看“上公館”的爆笑日常。舞臺劇與網劇的首次碰撞,勢必會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身臨其境的觀劇體驗。

由美羅城全額投資約1億元人民幣的“上劇場”,位於徐家彙美羅城5樓,佔地約2530平方米,可容納699名觀眾(其原址是上海在新中國成立後新建的第一個劇場徐匯劇場),在臺灣創立表演工坊的30年後,2015年,這座賴聲川在內地的第一個專屬劇場,得以在上海落成。

圍繞著上劇場的是一個文化消費的生態圈,劇場與書店、電影院相互呼應,契合了賴聲川“藝術融入普通生活”的理念,同時還打造出一條文化娛樂商業鏈。

賴聲川決意做自己的專屬劇場,是在美國參加俄勒岡莎士比亞戲劇節時受到的啟發,他發現,那裡的小劇場都紛紛脫離了工會,開始自主發展,為某個導演或劇團打造的“專屬劇場”之風盛行,這也讓他萌發了初心。

觀察中國戲劇市場環境,最成熟的莫過於“北京”和“上海”,所以,賴聲川最早試水的也是北京,2002年,他的表演工坊進駐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位於北兵馬司衚衕的小劇場,但在所有技術設備都被改建一新後,卻因為政策原因不得不撤離。現在他再反思時也覺得,當時的時機之下,建立專屬劇場確實太超前。

而今,十多年過去,內地的話劇市場早已今非昔比,賴聲川和他的表演工坊也在這十多年的巡演中積累了人氣與口碑。2009年,美羅城徐春華總經理找到他,洽談表演工坊進駐事宜,經過6年的打磨,賴聲川專屬劇場——上劇場終於落成。

國內有成百上千家的民營劇團,它們的生存狀態仍似“遊牧民族”:在不同的劇場遊走、演出,甚至“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賴聲川專屬劇場的建立,或許會為它們的發展和轉變提供新思路。

賴聲川:戲劇商業化的“探路者”

數據顯示,美羅城在商業地產中的演藝經營性價比並不算高

“上劇場”開幕式當天熱鬧非凡,一半熱鬧來自於捧場的戲劇人,一半熱鬧出自旁邊餐廳等位的人群和空氣裡熱油爆炒的飯菜香。將劇場開在商場內的食肆環繞處,讓故事裡的悲歡離合中混合入油鹽醬醋味,居然也有著渾然天成的和諧意韻。

其實劇場最初的形態就是在居民區的廣場和街道,後來才被收編,變成了需要正裝進入的高級場所。而賴聲川這另闢蹊徑的選擇,正代表著一種態度,他要將戲劇從神殿上請下來,迴歸到生活日常。在他看來,21世紀的劇場不需要“膜拜”,而是“平交”——平等而坦誠地交往,在這樣的空間裡發生的觀演關係,也經歷著同樣的轉變。

契訶夫的一段話對賴聲川影響至深,“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吃飯睡覺聊天甚至做很無聊的事,為什麼舞臺上總是在殺人談戀愛?我們沒有想到在吃飯聊天時,命運已經在另外一個地方被決定了。”這讓他頓悟,戲劇的真意就是把生命搬上舞臺,“讓一切流動起來,那就是我們的能量”。

在“上劇場”的入口處,賴聲川將這幾句話手寫在牆上:“劇場的獨特魅力,在於它的現場性,它的浪漫在於,它是生命短暫與無常的縮影。”

賴聲川:戲劇商業化的“探路者”

戲劇界的“叢林法則”

30年前,將中西戲劇藝術融匯貫通後自成一派的賴聲川,以一已之力,在有劇場荒漠之稱的臺灣開闢了一片綠洲,此後,他逐漸將影響力輻射至整個華人區,BBC對他的評價是“現今中文最頂尖的劇作家”,《亞洲週刊》則將他譽為“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

由賴聲川所帶領的臺灣表演工作坊每年保持著至少推出一部原創舞臺劇的習慣,在作品的內容、題材、舞臺呈現上也不斷的推陳出新。他是一個講故事大師,對故事節奏的掌握是一流的,簡單如《暗戀桃花源》,複雜如《如夢之夢》,他都能給你講得明白有趣。

他還懂得講故事的度,總是能選擇“觀眾能夠接受”的點,既不因為過於傳統而顯得平庸,也不因為過於先鋒而變的浮誇。接地氣,有創意,雅俗共賞,是大眾對賴聲川戲劇最直觀的認知。

但賴聲川卻認為並沒有一部代表作品可以概括自己的風格,或者說,他其實是反對每一部作品都有相同的風格,在他看來,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個活著的生命,每一個生命都必須找到能夠讓它生存下去的架構和形式。他就像是一個發明家,總是都帶給觀眾全新的視聽感受,有一些作品不但從未見過,而且難以模仿。

賴聲川:戲劇商業化的“探路者”

賴聲川從來不避諱談商業的話題,他認為對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來講,商業化不會降低他任何的價值,反而是做不出藝術的人,只追求商業的話,傷害的不只是他自己,而是整個行業。

“我其實一直不斷地被放在主流的位置,可是我覺得我始終是森林裡面的那一隻獨角獸。我並不想影響那麼多人,只能說我是幸運的,在我的時代裡面,有人能夠理解我的作品,把我推到主流,我接受也珍惜,但我的個性裡面,還是一個只願意走自己路的人,而且這條路必須要跟別人不同。”

他自小在美國長大,在那裡看到了戲劇的更多生態,“比方說紐約百老匯,它的目標觀眾是海外的觀光客。它很商業化,沒錯,但是它的遊戲規則是非常殘酷的。

賴聲川:戲劇商業化的“探路者”

百老匯舞臺

每天晚上有幾十個作品同時演出,一週沒有達到60萬美金的收入,抱歉,你走人。《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不青睞,抱歉,首演你也不要演了。”即便是最商業化的話劇,也以達到一定程度的“工業精度”為最基本的前提。

表演工坊在沒有進內地市場之前,在臺灣很長一段時間也都是盈利的劇團,這在劇場是很難的事情。賴聲川的太太是表坊的運營總監,兩個人,一個主抓內容一個主理商業,分工明確。在丁乃竺的設計中,劇場的功能被放大,藝人培訓、演員經紀、駐場演出等一系列的戲劇運作模式都被一一實現。

“‘上劇場’最開始的想法是做我的新作,和表演工坊多年累積的舞臺劇,但現在也會做一些音樂劇,包括接納別人的戲來這裡演。劇場也不只是看戲,我們的會客廳可以用來辦讀書會,辦沙龍,大堂還會開放做工作室。最近我一直在想,劇場晚上有演出,但白天是空著的,我們想把這段時間利用起來,做一些戲劇普及的工作。”

賴聲川:戲劇商業化的“探路者”

賴聲川和太太丁乃竺

當下的戲劇環境,是脆弱的繁榮

2018年的“上劇場”,正有一系列的大動作,包括原班人馬出演的《如夢之夢》與“新劇本發展計劃”等已經開始籌備。

這個“新劇本發展計劃”,旨在為年輕、有潛力的戲劇編劇人才提供平臺,讓他們利用上劇場的專業戲劇資源進行創作。“上劇場”計劃每年邀請3至5名青年編劇,前來發展自己尚未發表、演出的新作品。

受邀編劇會與上劇場的專業導演、演員團隊合作,打磨劇本。賴聲川也會親臨現場,為劇本發展提供指導。與此同時,上劇場還將組建“生態戲劇同盟”,邀請有志於促進戲劇生態發展的朋友一起完成藝術創作、戲劇製作、文化活動、扶持青年藝術家,培養文化技術人才等活動。

而周迅、陳建斌聯袂主演的《雕空》以及《隱藏的寶藏》則是“上劇場”在2018年首度亮相的全新作品。此外,“上劇場”還將舉辦“2018年賴聲川《暗戀桃花源》演出季”,推出30週年紀念版,經典版,以及專屬版等3個不同版本。其他經典常設劇目《圓環物語》《水中之書》《一夫二主》《藍馬》等都將持續上演。

對賴聲川而言,戲劇是一個淨化心靈、觀照社會的藝術,所以他說:在越來越物質的時代,劇場反而成為可以處理心靈問題的地方。

上劇場運營的兩年間,整個戲劇生態的蓬勃,以及繁榮背後的“脆弱”,令他印象深刻。在他看來,舞臺劇如同手工業,臺前臺後需要投入大量努力。“這個脆弱的生態需要非常多的人一起努力。”

賴聲川:戲劇商業化的“探路者”

如果把做戲,當成修行

在賴聲川三十餘年的創作生涯裡,《如夢之夢》是他個人最愛的一部作品。

許多年前,他曾經做過一個彩色的夢,在夢裡看風景,海邊的日落,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顏色,夢中的感受十分真切,以至於他醒來後問自己:真實與夢,到底哪一個比較真?這不僅是賴聲川所有創作的源頭,也是他將戲劇視作終生信仰的原因。

八個小時時長的話劇,不僅挑戰每一位演員的極限,更挑戰著導演的掌控能力,賴聲川就如同盜夢空間裡的築夢師,營造出了一個穿越歷史與空間的龐大夢境。

他一點也不擔心觀眾看不懂或者沒有耐心,在他看來,願意來劇場待滿八小時看《如夢之夢》的人,應當也是對自己的生命有所追尋的人。“這個戲就是一場旅程,帶你看整個生命。時間不是問題,我參加法會的時間也很長,在禪定中是一種享受,戲劇也是一種修行!”

在杭州家裡的閣樓上,賴聲川建了一個小亭子,當他在構建小亭子時,便有了從亭子的開洞望出去的新角度,這個過程充滿人生哲學的意味——我們看見一個怎樣的世界,和我們看世界的方式有關;我們創造一個什麼樣的因緣,也影響到看見怎樣的一個世界。

賴聲川並不與商業為敵,因為只有被市場推崇的作品,才有機會讓更多觀眾體驗到藝術家的表達。

賴聲川:戲劇商業化的“探路者”

賴聲川:戲劇商業化的“探路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