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民心党建+X”助推乡村发展

近年来,碧江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延伸和拓展“民心党建”工程内涵,建强“支部堡垒”、完善“村规民约”、搭建“春晖平台”,创新“民心党建+X”乡村治理模式,探索党组织引领下的乡村多元治理体系,引导社会各方力量有序参与乡村治理,有效提升基层组织对村民需求的回应能力和治理能力。

建强“支部堡垒”夯实发展根基

按照“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的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该区扎实推进“民心党建+支部规范化”建设,分类分层次制定工作标准,着力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打造乡村发展“火车头”。

通过“部门+村”联帮、“强村+弱村”联建、“第一书记+村干部”联动、“党员+农户”联心等形式,明确区直部门和机关党员干部定点帮村包户,选派292名工作能力强、能打硬仗的优秀干部组建67支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配强36名驻村第一书记,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专抓脱贫攻坚工作,有效充实基层组织力量,为乡村发展奠定组织基础。

重点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员干部就奋斗在哪里”的要求,建立由村级党组织领导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的组织模式,及时将农村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同步抓党建、抓产业发展,切实解决党建与发展“两张皮”现象。2018年,将10余名致富带头人发展为党员,全区所有贫困村集体经济积累达5万元以上,创建“双超村”3个,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积累超过100万元。

同时,深入推进“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在坝黄、瓦屋、和平等贫困村相对集中的乡镇,在相邻的行政村组建联村党委,对连片区域进行协作管理,全面统筹党建扶贫、乡村治理、“三资”管理、产业项目等工作,有效促进区域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自脱贫攻坚以来,坝黄镇木弄宋家坝联村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凝聚群众,配合党委政府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狠抓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共完成“五改一化一维”工程改造1149户,在45个村民组建成智能垃圾池,全覆盖安装太阳能路灯862盏,完成组组通公路建设31.98公里,联户路硬化13.8公里。投入资金380万元,规划发展联村集体经济项目7个,联结贫困户270户871人。积极配合打造的红董农业观光园农业示范园区,实现百余名贫困户就近务工,带动发展农家乐20家,有效推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完善“村规民约”推进乡风文明

坚持以村民自治为主方向,该区探索推进“民心党建+村规民约”乡村治理模式,根据村务管理需求和民俗风情、传统美德等具体实际,把社会治安、建房审批、环境卫生、赡养老人、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公益事业、新农村建设等纳入村规民约内容,让村民真正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做,推动形成村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格局,实现以法治“定分止争”、德治“春风化雨”、自治“内消矛盾”的良好氛围。

碧江区瓦屋乡以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为契机,认真研究各村历史文化、传统家训、族规祖训,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集村民意见与建议,紧密结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各村制定专属村规民约,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同时,突出有效宣传推广,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阵地,邀请乡贤为村民讲解村规民约意义,用淳朴、简单的话语将村规民约编成顺口溜,充分利用宣传栏、板画、院坝会、家庭会等形式向农民普及,提高农民对村规民约的知晓率和认同感,确保村民100%参与执行,形成“共同制定、共同遵守、共同维护”的目标。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规民约出台后,由党员带头模范遵守,引领群众支持、维护公约制度。村支部以“最美”系列评选活动为载体,适时组织评选模范践行村规民约代表,通过红榜上墙,进行表彰奖励;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在群众大会上进行批评教育,倒逼村民自觉遵守,形成行动自觉。2018年来,该乡共评出最美家庭200户,先进个人180人。

“我们还充分发挥村级监事会监督执行作用,推进家风建设、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道德评议等活动,大力营造向上、向好、向善、向美的乡村文化氛围,形成共建共治共享“三共”的乡村治理格局。”瓦屋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杨风说。

搭建“春晖平台”提升发展水平

按照“弘扬中华文明、反哺故土亲人、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理念,该区扎实推进“民心党建+春晖社”乡村治理工作,采取“区级统筹、团组织协调、部门配合、乡镇主抓、村级主办”方式,在村(社区)因地制宜建立春晖社,聘请各领域的先进人物为会员,建立春晖人才数据库,实现“春晖力量”反哺农村、服务农业、参与治理、推动发展。目前,全区90个村(社区)已实现春晖社建设全覆盖,共礼聘春晖使者145人。

碧江区板栗园村充分发挥春晖社桥梁作用,围绕“同心战贫困·赤子报春晖”理念,大力开展春晖亲缘招商活动,动员春晖使者结合该村完好的生态、文化资源禀赋带头发展产业,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扶贫统筹谋划、同步推进,着力打造“山水、人文、乡愁、养生”相融发展的传统文创型部落。

该村有效利用100万元市级扶贫资金与春晖使者铜仁旅游公司负责人韩冰合作,共同开发集“团队拓展、主题聚会、主题食宿、多维体验(绝壁攀岩【飞拉达】)、水上拓展、军事拓展、农事体验、丛林飞跃、森林疗愈、皮划艇”为一体的白岩组“飞岩秘境”旅游项目。自今年五月份试运营以来,已接待游客1000余人,旅游销售额达10余万元,利益联结贫困户及边缘户125户295人。

“我们通过搭建春晖社平台,有效发挥春晖使者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以春晖招商等渠道,动员春晖使者带头培育发展产业、做强做实产业,带动家乡发展,推动全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治理有效。”川硐街道团委负责人龙志权说。

据了解,该区突出“春晖理念传播”和“公益项目助推”两大功能,打造一批春晖产业园、建好“春晖书院”“春晖长廊”等春晖文化宣传阵地,融合春晖感恩文化和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规家训。同时,各村春晖社积极引导在外乡友参与家乡公益事业发展,当前,全区共建成春晖产业园3个,募集春晖产业发展资金125万元,春晖公益资金5.5万元,开展春晖暖心服务活动91场次,帮扶贫困人口355人。(肖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