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儲蓄率說再見 銀行存款增速跌至「谷底」

眾所周知,國人愛存錢,流淌在意識裡,銘刻在骨子裡。不過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愛存錢的可能是上了年紀的,據調查,當下的年輕人消費升級,為數不多的餘額也偏向於互聯網金融已經各類理財產品。中年人的錢應付房價、教育以及醫療,能存下錢真的是奢望。

與高儲蓄率說再見 銀行存款增速跌至“谷底”

這就造成了當下銀行也缺錢,存款增速遭遇“滑鐵盧”。有數據顯示,今年6月,我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同比增長8.4%,跌至近40年來的“谷底”。央行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末,全國住戶存款餘額約為68.4萬億元人民幣。若按14億人口計算,中國人均存款餘額不到5萬元人民幣。

要清醒地認識到,咱們國家已不再是高儲蓄率國家。要問為什麼會這樣,還得從高房價以及投資理財等角度予以入手。

特別是房價的上漲,對居民的儲蓄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當前100城房價已保持連續11個月超過1.2萬元的均價水平,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是在增加的。簡單做個平均,大概每月有70%比例的城市房價是上漲的。近幾年,很多中小城市房價起來了,很多都是翻倍上漲。

房價只見漲不見跌,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將買房當做一種投資行為,不屑於銀行那點利息。與2008-2015年房價波動週期相比,本輪房價上漲週期中,新進入購房者的購房目的已由滿足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為主,向投資性需求為主發生根本性轉變。投資型購房行為佔到一半以上,老百姓把房產當作財富保值的首選目標。

沒錢就向銀行貸,這也就導致當下居民住房個貸增長明顯。每個月都要還房貸,加上其他各種花費,壓根剩餘不了多少閒錢,放眼四周大家都是這樣,哪裡會有錢存銀行,儲蓄率越來越低是不可避免的。

同時,現在互聯網金融和各種理財產品層出不窮,比存銀行吃利息收益高的多,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許多銀行存款,年輕人為了支付方便更是將錢轉入某寶或某信,所以現在銀行的儲蓄愈加不受大家待見。加上非法集資、傳銷等行為比較猖獗,也從一個側面轉移掉了一部分居民儲蓄存款,這些都是銀行存款之所以減少的重要原因。

國內知名財經媒體友財網表示,消失的銀行存款去哪兒可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要知道居民儲蓄可是一直被視作是保障國家金融安全、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